江西省林业局林业要闻铜鼓县深化林改让青山绿水成为林农“幸福靠山”

铜鼓县素有“赣西北明珠”之称,森林覆盖面积高达88.04%。近年来,铜鼓县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整合零散林地、发展林下经济、组建合作组织联农带农等举措,让林地资源、劳动力以及自然风光等要素充分激活,走出了一条生态优良、百姓富足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小山变大山,规模经营释放潜能。

铜鼓县过去林权分散,农户各自经营小片林地,因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林地缺乏管护,加上资金投入不足,长期处于低产低效状态,林业资源潜力未得到发挥。

为解决碎片化林地资源效益不足的难题,铜鼓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构建县、乡、村三级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成立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创新建立交易规则、平台搭建、信息发布、交易鉴证、服务标准、监督管理“六统一”的林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机制,“化零为整”推进林地集中连片开发,整合做大林业“资产包”。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流转各类山林面积达49万亩,累计流转交易金额4.5亿元。

三都镇大槽村村民卢涛便是改革的受益者。初冬时节,铜鼓县的高标准改造的竹林迎来丰收季。在三都镇大槽村,挺拔翠绿的毛竹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只见竹林下,村民卢涛和父亲正在挖冬笋。“自从竹林搞了高标准改造,春笋和冬笋那可是比以前多多啦!”卢涛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一边说着,卢涛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将挖到的冬笋轻轻放入身旁的编织袋,不一会儿,编织袋就被装满了。

卢涛今年34岁,原来一直在外务工,但他一直心系家乡,看到村里毛竹林发展的潜力后,便决定返乡创业,投身毛竹林改造工作,并在村里的合作社担任理事。他家有150亩毛竹林,在他的努力下,已经完成了100多亩的高标准改造。卢涛说:“竹林经过高标准改造,冬春笋明显增多,现在我每天都可以挖八十多斤冬笋,日收入五百元左右。”

在大槽村,像卢涛这样积极参与毛竹林高改的村民还有很多。村党支部书记朱勇名介绍,村民们改造毛竹林的热情十分高涨。村民曾继兰兄弟完成了近300亩的毛竹林高改,邹蛟隆5兄弟完成300多亩,曾继成完成120亩,全村累计完成4000余亩,在全县位居首位。

二、林上至林下,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冬天的铜鼓,群山银装素裹。走进铜鼓县上四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基地负责人温陆军在林间忙碌,时而踩踩土,检查土壤状况。

温陆军谈起过去他在木地板加工厂务工时,收入特别不稳定。“但现在不一样喽!”温陆军脸上洋溢起欣慰的笑容,“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优质的黄精种苗,还有专业人员定期来做技术指导,销售方面也不用我们费心。我们只要按照要求把林地管理好,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精细的加工流程与品牌的塑造推广,使得林下产品实现了质的跃升。“我们会依据小班地块的不同林情,把地块分阶段转包给农户,实行分季节种植,同时统一供应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品牌打造、销售途径等一系列配套服务。”江西省与杉同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敏学说,企业生产黄精果脯、青钱柳茶、羊肚菌等特色产品,规模化的运营模式提升了林下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周边200多名农户实现就业增收。

这是铜鼓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显著变化。针对林地分散以及撂荒等碎片化困境,铜鼓县积极发挥“有为政府”的引领职能,鼓励多元主体搞活林地经营权,把分属国有林场、村集体和农户且难以达成规模效益的林地资源整合起来,推进集中连片的开发利用。同时,充分施展“有效市场”的主导效能,由企业进行科学管控,依照不同地块的资源特性,合理规划小班,再分包到农户,由农户负责精细耕作,企业承担统购统销工作,给予全方位的市场化服务,以此收获适度规模的经济效益。

三、大手牵小手联农带农持续增收。

在铜鼓县花山生态公益型林场,村民王东生正穿梭在茂密的林间,查看黄精的生长情况。

花山生态公益型林场所在区域森林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林下经济的良好条件。林场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鼓励周边村民以多种方式参与。王东生便是其中积极响应的一员。

林场在发展林下黄精种植产业时,采取了一系列联农带农措施。林场负责前期的土地整理、种苗引进以及技术指导等基础工作。“一开始我对黄精种植一窍不通,全靠林场的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我。”王东生回忆道。他还利用林场的林地资源,在林区散养了一些羊、猪和鸡,这些禽畜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得十分健壮,为他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林权变股权,林农变股东。铜鼓县积极引导林农带山入股,与企业、合作社、国有林场等经营主体合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林业有机衔接,让小农户更好地融入大市场。

花山林场场长陈桂秀介绍,在林场通过承包林地发展林业产业的林农还有很多,他们因地制宜种植不同林下经济作物,林菌、林药、林蜂、林禽等林下经济模式和特色经济林。2022年至今,林场带动改制职工及周边村民130余人发展林下经济等产业,林农直接劳务收入500万元以上。

铜鼓县积极推行“党建+林下经济”、“党组织+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林场+合作社+林农”、“林场+企业+改制职工”等多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村民林业生产的积极性。截至目前,铜鼓县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合作方式,形成基地种植、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和森林康养的大健康全产业链,惠及当地农户1400多户,林下经济年产值达15.6亿元,带动人均增收3000余元。

THE END
1.广东各地林业机构恢复设置情况地市林业局广东省广东各地林业机构恢复设置情况 全省各地林业机构恢复设置步伐加快,自2023年以来,全省有1个地级市和29个县(区)挂牌成立林业局,1个地市新成立林业科学研究所,1个县成立林业事务中心,20个镇街设立林业工作站,进一步完善、壮大了林业基层队伍。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7MJ4KI0532GL5H.html
2.林业工作站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7篇)各乡镇林业站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落实“四到户服务”工作。一是政策法律宣传到户。乡镇林业工作站通过出动宣传车、走访入户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县林业扶贫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共计发放各类宣传单5万多份。二是林农培训到户。组织开展了以普及林业基本知识、传授林木培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为主的到户培训https://m.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1029091409_2035982.html
3.林业站工作总结14篇今年一直以来我站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面积核实率达100%,我乡的小部分杉木、核桃和西南桦地块成活率在20xx年未达到85%以上。但经过乡党委、政府组织林业站工作人员认真分析造成影响成活率的原因,我乡本着实事求是地态度,遵循实地实树的原则,认真做好补植补造适时对不合格的地块进行整改。对杉木、西南桦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653013.html
4.对消防安全的最佳方案范文(精选15篇)各乡镇林业站要严格落实消防规划和森林防火规划,将消防基础设施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消防设施和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的投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实效 各乡镇林业站领导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加强消防工作。结合道路建设、危https://www.unjs.com/fanwenku/390294.html
5.乡镇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工作汇报材料(通用10篇)乡镇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工作汇报材料 3 20xx年度,我乡在县政府和县林业局关心指导下,在站职工及社会给各界共同努力下,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森林法》,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全面完成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各项任务,开展《绿盾》行动,本着打造生态园区,绿色莲云的宗旨,把恢复生态,构建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奋斗目标,认真履行职https://www.oh100.com/a/201701/448185_2.html
6.乡镇林业工作建议6篇(全文)建议:增加林站工作人员,特别是能否到环境工程学校招对口的林业专业技术人才。 乡镇林业工作建议 第2篇 2015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转型升级年”工作重点,开拓创新,务实拼搏,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县活立木蓄积达40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77%,实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gm9333v.html
7.林业站工作总结14篇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林业站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林业站工作总结 篇1 x年,我镇林业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林业局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党https://www.qunzou.com/gongzuo/42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