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

InformationserviceplatformforSichuaninnovationteamofnationalmodernagriculturalindustrytechnologysystem

Teamprofile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油菜创新团队的主要任务是提升我省油菜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保障食用植物油消费安全,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为油菜大省向油菜强省转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增强四川农业的科技和市场竞争力。团队第三轮建设期(2019-2023)的目标任务:

一、总体任务(团队5年总任务及考核目标)

(一)总体任务:针对四川油菜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和关键难题,重点在油菜种质资源创新、多功能油菜材料创制及应用、机械化生产材料创制及品种选育、突破性油菜品种选育、高芥酸油菜品种选育等产前环节,稻田油菜优质高效栽培、旱地油菜优质高效栽培、油菜肥料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集成应用、油菜两段收获技术与装备、油菜根肿病和菌核病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油菜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川南旱地油菜耕作新模式研制与应用等产中环节,天府菜油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秸秆综合利用等产后环节全面开展创新研究和产业化指导服务工作。

(二)考核目标:收集引进油菜新资源100份,创制新材料5份,创制育种新亲本10份(通过田间技术鉴定),筛选多用途新品系2个,育成通过登记新品种10个,研制集成共性生产技术6套(通过市级及以上专家技术鉴定),创制(改进)两段式收获机具2台,研制(改进)加工装备1套,研制(筛选)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新药剂2个,研发油脂新产品2个,建立核心试验示范基地5个,累计建立核心示范面积2000亩,累计建立辐射带动面积50万亩,新品种新技术指导服务面积800万亩,技术培训25000人次,发表报告、建议或论文20篇,申请专利(品种权)5项。

二、专项任务(分岗位5年任务)

(一)机械化生产材料创制及品种选育岗位:针对我省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根肿病发生严重的产业难题,创制、鉴定筛选或培育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基础材料、育种亲本和三系杂交种;制定适应机械化生产品种的评价技术体系;对新育成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和展示。收集引进各类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近缘植物资源或野生十字花科植物50份;杂交创制、鉴定筛选或系选培育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基础材料或育种亲本5份;组配抗倒、抗裂角、株形紧凑、成熟一致的双低油菜新组合(品系)10-20个进入省(国家)油菜新品种比较筛选试验或机收品种筛选试验;育成或引进适应机械化生产双低品种2-3个,通过国家品种登记;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100万亩;培训农业管理干部、农技人员、种子经销商、专业合作社成员、种植大户、普通农户等各类油菜产业技术人员1000人次;撰写调研报告、技术报告、生产建议或研究论文2篇;申请品种权(发明专利)2项。

(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岗位:针对甘蓝型油菜遗传背景较狭窄等问题,广泛搜集野生、近缘物种或具特殊性状材料,利用诱变、远缘杂交、游离小孢子培养、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创制、筛选、鉴定出优异种质资源、育种材料或亲本。收集、引进并评价各类育种资源材料50份;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手段创制新材料2份;育成通过省级或国家登记品种2个,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50万亩;技术培训1000人次;撰写调研报告、技术报告、生产建议或研究论文2篇。

(三)多功能油菜材料创制及应用岗位:针对油菜除榨油外,菜用、观花用、饲用等多功能专用品种少,生产效益不高、产业融合不深等产业难题,开展彩色观花材料创新创制,饲用(或苔用)油菜资源筛选并试验示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产业融合。创制彩色油菜新品系3份,筛选菜-油两用新品系或组合2个,累计建立核心示范区200亩、技术指导服务2万亩;技术培训2000人次;撰写调研报告、技术报告、生产建议或研究论文5篇;申请品种权2个。

(四)突破性油菜新品种选育岗位:持续提高油菜单产,保证油菜产量稳步提升,培育高油、宜迟播、耐湿、非转基因抗除草剂、高配合力油菜育种新材料,通过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开展突破性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选育,为四川油菜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培育突破性新材料4份,育成产量或产油量比对照增产8%以上的双低品种3个,通过登记;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75万亩;技术培训500人次;撰写调研报告、技术报告、生产建议或研究论文2篇;申请品种权1项或专利1项。

(五)高芥酸油菜品种选育岗位:针对化工领域对高芥酸的特殊需求,立足现有科研和材料优势,走特色化、专用化、差异化之路,创制高芥酸油菜材料;培育高芥酸油菜品种;研制高芥酸油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高芥酸油菜品种;搞好高芥酸油菜产业化应用。育成芥酸含量达50%的品种2个,通过国家登记;筛选芥酸含量达55%的油菜育种材料1份,通过专家鉴定。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50万亩;技术培训500人次;撰写技术报告或生产建议或研究论文2篇;申请或获得品种权1项。

(六)稻田油菜优质高效栽培岗位:针对四川盆地稻-油两熟制下稻田土壤较为粘重、排水不畅以及秋季雨水较多影响油菜适期播种的生产问题,农机农艺融合,开展油菜耐迟直播品种筛选、迟播密植高产高效栽培研究与示范,集成稻田油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筛选出迟直播高产品种1-2个,研究集成稻田油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1套;累计建立核心示范区300亩、示范辐射带动区10万亩、技术指导服务100万亩;与传统育苗移栽方式相比,核心示范区机械化水平提高20%以上,节约生产成本20%以上;累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及油菜种植户1000人次;撰写调研报告、技术报告、生产建议或研究论文2篇。

(七)旱地油菜优质高效栽培岗位:针对我省旱地高投入、高强度、低效益的油菜种植模式,以及四川冬干、春旱、夏涝、秋绵雨的气候特点,开展轻型高效化、集约化的油菜栽培技术研究,筛选耐旱品种,进行油菜应变栽培研究,集成油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筛选耐旱油菜品种1个,集成油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一套。累计建立核心示范区300亩,辐射带动区5万亩,技术指导服务10万亩;技术培训1000人次;撰写调研报告、技术报告、生产建议或研究论文1篇。

(八)油菜肥料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岗位:针对肥料利用率不高、养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以消除土壤障碍、实现优质、绿色、高效为目标,以宜机械化生产为前提,从肥料高效利用品种筛选、专用肥配方优化等方面着手,集成油菜肥料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并示范推广。建设核心试验示范基地1个,核心示范300亩,筛选肥料高效利用品种1-2个,集成肥料高效利用关键技术1套并示范推广,召开现场暨观摩会2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户600人次,累计技术指导服务面积5万亩;攥写信息简报30篇以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专利1项,申报科技成果1项。

(九)油菜两段收获技术与装备岗位:针对我省油菜两段式收获割晒环节机械化程度低、适宜机具极少、主要靠人力完成、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的产业难题,引进消化国内外油菜割晒机及配套的拣拾脱粒机,在全省油菜生产区进行试验示范,创制(或改制)割晒机一台、改进拣拾脱粒机一台。申请专利保护1项;累计建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200亩、辐射带动区2万亩、新机具示范推广10万亩;技术培训800人次;撰写调研报告、技术报告、生产建议或研究论文1篇。

(十)油菜根肿病和菌核病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岗位:针对耕制变化导致的病虫害新风险,重点研究根肿病和菌核病发生流行新模式、及其他病虫害灾变演替规律,研制集成适宜我省机械化栽培条件下的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油菜安全高效和轻简化栽培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研究提出油菜病虫草害绿色轻简化防治新技术1-2套;建立技术核心示范应用500亩,辐射带动应用5万亩,技术指导服务面积50万亩;技术培训5000人次;撰写论文(调研报告、技术报告、生产建议)3-5篇。

(十一)油菜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岗位:针对我省油菜免耕直播和肥药减施导致出现严重恶性杂草和优势地下害虫的新风险,研究草害和地下虫害的危害演变规律、构建草害监测网络、创制全年草(虫)害高效绿色防控新技术和新模式并示范推广。研制形成油菜草害绿色防控技术1套;撰写调研报告、生产建议或论文1篇;草害和地下害虫害防治技术培训4次;现场指导10次,培训人数500人次;建立防控技术示范基地200亩,辐射带动35万亩。

(十二)川南旱地油菜耕作新模式研制与应用岗位:川南糯高粱是生产高档白酒的必须原料。针对川南油菜与高粱茬口衔接矛盾突出和栽培技术缺乏的难题,筛选适宜品种,创制适宜品种与糯高粱的栽培模式,开展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实现“白酒金三角”区域生产周年高效。筛选适宜新耕作制的油菜新品种3-5个。要求油菜品种株型较紧凑、耐密植,达双低标准,产量比对照增产3%以上;研制形成适宜油菜品种与酿酒高粱轮作(套作)配套高产栽培模式1套,通过市级或以上技术鉴定;累计建立核心示范区300亩、辐射带动区1万亩、技术指导服务5万亩,技术培训500人次;撰写调研报告、技术报告、生产建议或论文1篇。

(十三)天府菜油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岗位:以提升四川浓香菜籽油品质和“川字号”产品价值为目标,重点针对小微型油脂加工企业,研究适应其良好发展的加工工艺、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展技术工艺示范推广;开发特色化、功能化菜籽油产品;研究浓香菜籽油加工与产品标准。开展扶贫调研2次;与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基地1个;建立示范生产线1条;示范技术2项;研发油脂产品2个;研制(改进)加工装备1套;形成标准1项;到企业指导20次,现场培训或授课15次;申请专利3项;发表论文2篇。

(十四)油菜麦类秸秆综合利用岗位:积极为秸秆找出路,启动秸秆炭化及炭基肥还田、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改性材料制备和环境中污染物去除等研究,致力于打通秸秆综合利用“最后一公里”。

三、年度目标任务(团队年度任务)

2019年度:收集引进油菜新资源20份,创制新材料1份,创制育种新亲本1份(通过田间技术鉴定),建立核心试验示范基地1个,累计建立核心示范面积300亩,累计建立辐射带动面积8万亩,新品种新技术指导服务面积100万亩,技术培训5000人次,发表报告、建议或论文4篇,申请专利(品种权)1项。

2020年度:收集引进油菜新资源20份,创制新材料1份,创制育种新亲本2份(通过田间技术鉴定),育成通过登记新品种2个,建立核心试验示范基地2个,累计建立核心示范面积400亩,累计建立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新品种新技术指导服务面积150万亩,技术培训5000人次,发表报告、建议或论文4篇,申请专利(品种权)1项。

2021年度:收集引进油菜新资源20份,创制新材料1份,创制育种新亲本2份(通过田间技术鉴定),筛选多用途新品系1个,育成通过登记新品种3个,建立核心试验示范基地2个,累计建立核心示范面积500亩,累计建立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新品种新技术指导服务面积200万亩,技术培训5000人次,发表报告、建议或论文4篇,申请专利(品种权)1项。

2022年度:收集引进油菜新资源20份,创制新材料1份,创制育种新亲本2份(通过田间技术鉴定),育成通过登记新品种3个,研制集成共性生产技术2套(通过市级及以上专家技术鉴定),创制(改进)两段式收获机具1台,研制(筛选)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新药剂1个,研发油脂新产品1个,累计建立核心示范面积500亩,累计建立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新品种新技术指导服务面积200万亩,技术培训5000人次,发表报告、建议或论文4篇,申请专利(品种权)1项。

2023年度:收集引进油菜新资源20份,创制新材料1份,创制育种新亲本3份(通过田间技术鉴定),筛选多用途新品系1个,育成通过登记新品种2个,研制集成共性生产技术4套(通过市级及以上专家技术鉴定),创制(改进)两段式收获机具1台,研制(改进)加工装备1套,研制(筛选)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新药剂1个,研发油脂新产品1个,累计建立核心示范面积300亩,累计建立辐射带动面积12万亩,新品种新技术指导服务面积150万亩,技术培训5000人次,发表报告、建议或论文4篇,申请专利(品种权)1项。

THE END
1.培训培训 培训 江苏射阳蚕桑科技小院 利用农闲时间举办蚕桑培训班,提高蚕农的种养水平 进入科技小院https://stb.mae.edu.cn/site/yardphoto/6534.html
2.省林业局举办2024年乡镇林业工作站站长能力测试培训班12月13日至15日,省林业局在安顺市组织举办了乡镇林业工作站站长能力测试培训班,全市8个县(区)林业局分管领导、86个乡(镇、 街道办)林业工作机构(林业站)负责人共计127人参加。 开班式上,省林业局资源处(天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培训主要目的与意义,强调了培训纪律要求,就如何适应乡镇机构改革提出:一是务必强http://www.guizhou.gov.cn/zwgk/zdlygk/jjgzlfz/lygl/slzy/202412/t20241218_86369241.html
3.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 查看 热门专题 安徽红色旅游景点北京的红色旅游景点长春红色旅游景点江苏红色旅游景点大全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高等教育干部培训平台兴化教育局干部名单福建干部https://www.shanxiganxun.cn/ta/506/
4.林业信息中心“培”出真本领“训”出新动能本报讯(通讯员 高滨 王腊月)12月9日至13日,林业信息中心举办党员干部暨党务工作者培训班,旨在提高参训学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拓宽工作思路、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质量。 该中心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坚持政策理论与业务知识相结合,为参训学员量身打造丰富的内容课程,涵盖政治理论、林业信https://www.imfic.com.cn/lqxw/144640.html
5.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workstation.lypx.cn)。 网站Alexa排名趋势: 网站收藏|认领|报错: 通过本站收藏该站通过浏览器收藏该站该站认领和更新网址报错 网站排名查询: Google PageRankSogou RankAlexa Rank 百度权重查询360权重查询网站权重查询 http://www.fwol.cn/gotoweb.php?id=5691232&ivk_sa=1023345p
6.全国乡镇林业站在线培训平台正式启用本报讯 记者潘春芳报道 11月18日,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开通仪式暨平台使用方法培训班在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举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点击开通平台。平台开通后,全国有8万名乡镇林业站干部职工可在线参加岗位培训。 张建龙在了解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后说,平台在搞清楚林业http://www.jxlytech.cn/sf_192780CF9E5C457F9C6A8E4189B7DFA7_250_jjszdz.html
7.扎实开展“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学习活动为提高基层林业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增强工作创新能力,完善和优化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区自然资源规划局精心组织各乡镇林业站干部职工进行在线学习培训。学习内容包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丰富内涵和实践途径、林木壮苗培育技术、林地保护、林长制建设与管理,以及林业政策法规等知识。 http://www.isenlin.cn/sf_177C982B6C804815927DFFBCE8A2AB8E_209_E62CE0B4611.html
8.专技岗怎么在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学习步骤如下。根据查询国家政府网得知。1、登录全国乡镇林业站岗位培训在线平台,进入“课程中心”。2、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本年度课程,点击“立即学习”。3、按照课程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并及时完成课程测试。4、完成课程学习后,可以在课程中查看学习进度,并及时获取学习成绩。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69877426764953300.html
9.林业工作站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7篇)县林草局坚持生态导向,充分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一、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以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改造、农田林网修复完善、湿地草原保护与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XX年共组织指导完成造林5.06万亩。保证各项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和促进造林https://m.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1029091409_2035982.html
10.科技特派员年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13篇)4、技术培训推动。为增强科技特派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采取带出去请进来等各种培训方法对科技特派员进行技术培训,如我们们带领科技特派员到山西农大等大专院校进行现代农业知识培训,并聘请国家、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到乡镇基层对科技特派员进行现场培训。为满足广大农民对科技的渴求,科技特派员们活跃https://www.yjbys.com/gongzuozongjie/niandu/2221484.html
11.食品安全卫生工作计划大全(通用9篇)完善街道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加强力量配置,下移监管重心,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居委会食品安全兼职队伍,健全“一站三员”(食品安全工作站、协管员、信息员、宣传员)社区食品安全监督网,切实落实社区、居委网格化管理的责任,形成食品安全专业力量与辅助力量相结合,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网。(食安办)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jh/20220729083537_5359189.html
12.站长工作总结(通用8篇)国家林业局部署开展乡镇林业工作站站长能力测试后,各省(区、市)按照要求,积极开展了乡镇林业站站长能力测试工作。截止目前,全国25个省(区、市)已经完成今年的测试任务,占测试规划任务总数的93%,测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今年是开展乡镇林业站站长能力测试的第一年,从工作推进情况来看,各省(区、市)都十分重视此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68s47qe.html
13.乡镇林业述职报告精选在重大宣传活动节点和防火时节,乡林业站工作人员深入学校、社区和林权,宣传森林防火工作,积极做到“进学校、进社区、进林区”,做到“有队伍、有经费、有制度、有预案、有装备、有措施”(“三进六有”)。 四、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今年是全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重点年,乡林业站积极配合林业局和调查单位开展我乡的森林https://www.liuxue86.com/a/511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