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全市涉林业的人口90多万,林业用地面积34.5hm2,占国土总面积的69%,林农人均林地0.24hm2,主要林业乡镇可达0.7hm2,其中集体林面积33.8万hm2。森林覆盖率达65.82%,森林蓄积量1180万m3。浏阳市现设36个乡镇林业工作站,均采用双重管理模式。全市林业系统人员定编266人。淳口镇位于浏阳北部,总面积2.4万hm2,人口6.2万。山地属丘陵地貌,有林地面积达1.39万hm2,是浏阳市重点林业乡镇之一[4]。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36.49万hm2,其中有林地99.51万hm2(不含经济林),活立木蓄积量4209万m3,森林覆盖率达62.96%。至2010年底,全市有林业站119个,均采用垂直管理模式,共有干部职工1258人,2010年完成林业工作站建设投资259.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万元,地方投资256.7万元。良田镇位于郴州市城区以南22km处,镇域面积8.04万hm2,总人口3.5万。山地属半山丘陵地貌,有林地面积达12868hm2[5]。淳口镇林业工作站位于浏阳市淳口镇人民政府内,管辖林地面积约1.38842hm2,该林业工作站所辖区共有林农9779人。良田林业管理服务站位于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负责管理1个镇2个村的林业事务,管辖林地面积约1.2667hm2。
1.2人员情况
目前,淳口林业工作站定编工作人员11人,外聘3人,总人数14人。其中有3人退休,4人被当地政府借调,只有7人实际在工作站工作。良田林业工作站核定编制8人,外聘2人,总人数10人。从年龄结构上看,淳口林业工作站职工中中年人所占比重最大,而良田林业工业站职工中年轻人所占比重最大。从文化程度上来看,淳口林业工作站职工中大专及以上人数占28.5%,初高中占64.2%。良田林业工作站的大专及以上人数仅占10%,中专占50%,初高中占40%,本科以上没有。两个林业工作站职工中大专及以上的人员所占比重都很低。在专业技术职称上,两个林业工作站各只有1人具有高级职称。
1.3办公条件和基础设施情况
2两种不同管理体制林业工作站的SWOT分析
SWOT分析一般用于企业竞争策略分析,这里用它对不同管理模式下两个林业工作站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为探讨新的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2.1双重领导模式的SWOT分析
2.1.1优势分析
(1)由于实行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乡镇政府能参与地方的林业事务,当乡镇林业工作站出现林业执法不规范现象,甚至个别素质低的执法人员借机贪污受贿,损害政府形象时,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对乡镇林业工作站进行质询,并要求其停止违法违规行为。(2)当林业工作遇到突发或重大事件时,乡镇政府可以及时整合资源,集中各个部门力量,应对林业事务中的困难。淳口林业工作站和当地政府建立了工作联系制度,淳口镇政府制订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都会及时发送到淳口林业工作站,便于他们及时了解情况和贯彻落实,镇里的重要活动林业站也都会参与,政府和林业工作站联系较为密切。
2.1.2劣势分析
2.1.3机会分析
乡镇政府能为林业工作站的站房等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提供便利和资金支持。淳口林业工作站站房产权归属于政府,由于淳口镇人民政府对该工作站的站房不断进行改造和完善,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投入能为该林业工作站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
2.1.4威胁分析
全国大范围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单位改革要求明确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责划分,改变“政事不分”的现状,从而政府不能干涉当地事业单位,给双重领导模式带来冲击。
2.2垂直管理模式的SWOT分析
2.2.1优势分析
(1)垂直管理通过“统一管理,直接领导”,使林业工作站有效的避免了乡镇政府的干扰,保证其上级主管部门的政令畅通[8]。良田林业工作站站房产权归林业局所有,该站“人、财、物、事”四权都统一归郴州市苏仙区林业局管理,林业站人员经费都来自地方财政全额拨款,这使得该站能保证自身在人事、财政上的相对独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方政府干扰,有利于林业行业的利益保障。(2)垂直管理的实施能更好地实行资源配置,有助于林业系统内部之间进行沟通、组织、协调,从而有利于提升林业系统凝聚力。比如,良田林业工作站的权力与资源集中在郴州市苏仙区林业局,从而使整个郴州林业系统内的1258名人员的调动、林业资金、设施的增加等,都可以统筹安排,甚至各市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互调动各自的资源。
2.2.2劣势分析
2.2.3机会分析
让一部分事业单位成为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部门是全国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当前林业部门的重点是在林业的生态建设,这将在财政政策、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方面给垂直管理模式的林业工作站提供发展的机会。
2.2.4威胁分析
乡镇政府致力于追求地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垂直管理的林业工作站往往更注重林业行业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当地政府的利益,因而垂直管理可能会导致当地政府不配合林业工作,对地方林业的发展造成威胁。
3“垂直管理+乡镇协管”管理模式的构建
根据上述两种不同管理模式的分析和评价,双重领导模式更容易体现地方政府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而垂直管理模式则更容易体现林业行业重视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理念。构建“垂直管理+乡镇协管”这一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上述两种模式的弊端,并兼顾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组织制度上保证林业工作站健康有序的发展。
3.1“垂直管理+乡镇协管”管理模式的组织构建及运行方式
3.2“垂直管理+乡镇协管”管理模式的形成机理
3.3“垂直管理+乡镇协管”管理模式的保障机制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之中,要使“垂直管理+乡镇协管”这一管理模式得以顺利实施,除了有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外,还需要一系列的保障体系来保证模式的实施。
3.3.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林业工作站基础建设基础设施、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是林业工作站开展工作的基础保证。目前我国个别乡镇林业工作站连起码的办公条件都不具备,这样使得最基本的工作都难以开展。林业工作站实行“垂直管理+乡镇协管”模式后林业部门和政府要共同致力于加大林业工作站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实现所有林业工作站有站房、办公室、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同时加快林业工作站通信网络建设,从而加快林业工作站和林业管理委员会电子化办公进程。
3.3.3注重林业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人员技术培训随着“科教兴林”战略的实施和各项林业事业改革的进行和不断发展,林业工作站人员素质已难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注重林业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对林业工作人员实行定期以及不定期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外地经验,坚持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把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的人才充实到基层林业队伍中去,增强林业人员办事和服务能力。
3.3.4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要明确林业工作站和林业管理委员会二者之间的权力、责任与义务,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监督检查林业工作站和林业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和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健全社会监督网络,构筑外部监督防线。完备的权力监督机制既需要有权力内部的监督,同时也需要有来自社会的外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