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林业和草原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区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2023年度目标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深入推进林长制为重要抓手,坚持保护与发展统筹协调,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埋头苦干、狠抓落实,为林业草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一、工作开展情况
(四)林草要素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成立要素保障林地审批服务专项工作组,定期研究分析,着力破解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紧扣省、市、区确定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全力以赴优服务、重协调、强保障、促发展,审批完成珠街青龙石灰岩矿点、麒麟区越州镇220kv曲营Ⅱ回线n25-n30、n38-n43段资金迁改项目、曲靖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220kv输变电项目、曲靖市麒麟工业园区越州片区工业用水输水工程建设项目、圆角山至青龙上村乡村振兴道路工程曲靖市信义光伏组件标准厂房及综合配套建设项目(220kv曲信线、同信线供电线路新建工程)等涉林建设项目23个,涉及林地116公顷;已上报省局待审批项目5个,涉及林地40公顷;正在组织麒麟区2023年度第22批次城镇建设用地等林地报件8个,涉及林地132公顷。
(五)林草产业健康发展。一是持续开展林业技术推广工作,针对珠街街道青龙、联合两个村委会花椒树种老化问题,经过督促动员,青龙新栽植4万余株,面积800余亩,联合新栽2万余株,面积400余亩。二是积极谋划林业草原产业项目,结合林草工作实际,积极谋划麒麟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该项目现已进入国家财政、发改两部委的项目库,有望争取专债2.98亿元。通过人工商品林产权转让,积极谋划麒麟区林业产业发展项目,可望争取国开行融资贷款5.7亿元,为下一步开展双碳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困难和不足
(一)创新发展理念意识不强。重大林业草原项目储备不足,小项目、一般性项目多,骨干项目少,且项目科技含量不高,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在林政资源管理、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工作中,缺乏创新发展。
(二)城市面山植被恢复难度大。城市面山由于造林区立地条件普通极差,土层浅薄或近乎石质,成活率和保存率普遍不好,树木长势较差,抗逆性较弱,经不起自然灾害的考验。
(三)林业产业综合实力不强。麒麟区林业产业的资源基础薄弱,产品低端,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足,科技含量低,产业转型动力不足。由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投入资金大,转型发展较为缓慢。
(四)资源管护难度加大。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薄弱,火灾隐患不断增多,个别地方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未压实,火源管控不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由于城镇化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所需林地面积不断增加。同时,森林抚育、生态公益林保护、天然林保护等项目补偿标准太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林农增收困难,爱林护林积极性受到影响,森林资源管护压力大。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积极争取实施国储林项目,持续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大力开展城乡绿化美化,深入实施村庄绿化,坚持以宜林荒山荒地、受损山体、退化林地草地等为主体开展增绿补绿。完成营造林0.1万亩、义务植树160万株;林业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85%以上、产地检疫率达100%;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0.9‰。
(二)工作重点
2.科学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一要狠抓落地上图管理,坚持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实现造林种草任务落地上图全覆盖。二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沙则沙。三要坚持数量质量、存量增量并重,盘活存量要注重调整品种结构、优化林分质量,扩大增量要注重科学布局、适地适树。四要开展碳资产盘查,探索林草碳汇试点,稳步推进林草碳汇工作。五要压实各级责任,咬定青山不放松,合理确定国土绿化空间规模,在低效林改造、年度变更调整地类、闲置林地等方面想办法找空间。
4.持续强化资源保护管理。一是抓好林草湿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根据2023年监测情况,认真做好2024年度林草湿资源调查监测,以“国土三调”成果为底图,根据相应的提升途径及措施,确保森林覆盖率稳步增长。二是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坚持森林质量提升目标导向,通过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等提质增效措施,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三是持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扎实做好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工作,落实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和保险制度,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及非法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强化林草湿资源监管。积极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推进林草湿资源一张图动态管理,提升变化图斑判读质量,实现与森林督查工作深度融合、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5.强化林草要素保障能力。一是强化定额保障。既要积极争取省市局林地定额指标,全力保障各类项目林地需求,也要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科学合理调剂林地定额,切实把有限的林地定额用在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上。二是增强服务意识。要发扬“店小二”精神,提前介入、主动衔接,及时掌握重大项目建报件建设涉林需求,指导和帮助业主单位编制好、组织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和申报材料,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切实提升要素保障服务水平。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坚持把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审批前、审批中、审批后的每一环节,把事前、事中、事后的使用林地监管落到实处,严厉查处违规审批、未批先建、少批多占等问题,切实维护好林草资源安全。
6.坚决守牢防火防虫安全底线。一是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建立部门协同、信息共享、联防联控的防灭火一体化运行机制,形成“防、教、查”分工明确、协调顺畅、配合紧密、调度有序的工作体系,持续推行包片蹲点、现场督导工作模式。二是加强防火重点片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加大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将防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重点项目。三是强化属地责任,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建立网格化责任体系和非法野外用火举报奖励制度,及时发布火险预警、隐惠提示。四是强化病虫害监测预报,严防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着力抓好小蠹虫、木蠹象、扁叶蜂等常发性有害生物防治,做好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工作。五是强化行业安全生产,统筹保护与安全、发展与安全,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聚焦营造林工程实施、自然保护区管理、林草湿资源监测、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林区输电线路通道内林木安全隐患等重点,细化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强化风险分析研判和隐患排查整治,抓实林草行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