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人民政府部门工作计划及总结抚州市林业局2023年工作和2024年思路情况汇报

抚州市林业局2023年工作和2024年思路情况汇报

一、2023年工作主要成效

(二)厚植生态底色,绿染山水林田。坚持以森林“量、质”齐升为目标,着力扩大绿的总量、提升绿的质量。一是营造林任务全面完成。2023年,全市共完成营造林面积39.30万亩,完成率107%,完成人工造林17.90万亩,完成率106%,完成退化林修复18.69万亩,完成率108%。二是森林经营水平持续提升。持续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完成2023年森林抚育任务7.7万亩,在资溪县、南城县、乐安县和广昌县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全年共完成任务面积为1.59万亩;三是森林城市、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公园创建成绩斐然。全市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9个、乡村森林公园32个,省级森林乡村46个,国家湿地公园7个、省级湿地公园11个,位于全省前列。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认识相对林业的实际地位有差距。我市是林业大市,森林覆盖率达67.2%,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林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林业产值增长有十分巨大的潜力。但很多地方在工作层面,往往更倾向林业的管理职能,对林业的产业属性、经济属性、金融属性重视的不够、挖掘的不够。比如各级考核指标中,专门涉及林业的很少,仅是在大农口中有所体现。

(二)队伍建设相对林业管理使命有短板。机构队伍建设弱化。抚州市12个县(区)原有基层林业工作站116个、事业编制518个,目前仅保留工作站18个、事业编制134个。而且林业工作站划归乡镇管理后,基林业工作的特殊性、技术性、服务性都得不到有效保障。林业公安队伍转隶后带来新的执法薄弱环节,如“行转刑”困难,林业部门前期调查取证困难巨大。

(三)资金保障相对林业发展需求有不足。一是缺少宏观支持政策。如林区公路、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等,上级几乎没有资金预算。二是省财政林业项目市县配套资金难以到位,面临项目要得越多,部门压力越大的尴尬局面。市县很少预算林业产业发展资金,很难发挥县区林业部门抓发展的职能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三是运转经费存在困难。比如市林业局行政运行经费每年需520万元,财政每年仅安排部门经费约260万,经费缺口约为260万。

(四)生态提质相对林业资源保护有困难。一些地方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导致乱砍滥伐、乱征滥占、乱采滥挖、乱捕滥猎等现象屡禁不止。2023年以来,抚市共办理林业行政案件370件(其中违法使用林地案件184件、滥伐林木案件45件、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案件79件),涉及林地面积65.06公顷、林木543.5立方米,涉及人数397人,罚款1612.29万元。2023年第1期森林督查问题图斑还有6个未整改到位,整改完成率85%;2023年第2期森林督查问题图斑还有3个未整改到位,整改完成率86.36%;2023年第3期森林督查问题图斑还有20个未整改到位,整改完成率48.72%。

四、2024年工作思路

(一)推进强林铸魂行动,打造林业队伍建设样板

3、以改革发展“先为拉练赛”活动为推力,打造“勇争先”创新氛围。围绕林长制、林业改革综合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国家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千万资源变千亿产值等重点任务,实施“每月一先为”拉练赛、“每月一表”通报制度,指导推动县(区)林业工作高质量同步发展。

(二)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打造林业改革发展样板

1、全面铺开27项改革措施。力争全国首创改革发展经验10项以上、确保创成5项以上。通过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提质扩效年”活动,全面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林业金融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国有林场改革、林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6大方向27项”改革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已拟定全国林业改革综合试点“提质扩效年”实施方案提交领导小组研究。加快林权登记发证和林权收储,建立林权收储平台+金融机构信贷机制。继续推进国有林场资源资产重组,完成县林业集团(公司)组建并开展实质性运营。完善林权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引导农户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促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森林科学经营、保障林木所有权权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擦亮抚州林业改革“金字招牌”,不断把改革推向纵深。

2、建设集体林业制度改革先行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按照《方案》提出的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切实加强森林经营、保障林木所有权权能、积极支持产业发展、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8项主要任务,以江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和抚州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为契机,在种树农民收益保障机制、集体林业大县利益补偿机制、发展林业规模经营、林权价值增值途径、林权投融资机制、林业财产权益保护制度、林业产业发展、集体林经营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等九个方面探索一批有效的经验做法,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三)推进高能级现代化林长制建设,打造林长制工作样板

1、打造高能级现代化林长制。力争全国首创林长制工作经验以上、确保创成3项以上。除做好年度省政府林长制考核常规要求外,持续创新抚州林长制工作的亮点、特色,做优林长制工作“抚州品牌”。在我市打造林长制升级版的基础上,推动林长制再次升级,打造高能级现代化林长制。建立“三严”责任、“三改”权能、“三提”发展、“三防”保障、“三新”转化、“三技”服务六大体系,共18项具体任务,明确林长机制、林业经营、林业产业、资源管理、林业金融、数智林业等六大林业工作现代化方向。

2、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系列行动。开展森林督查、打击毁林毁草专项、林业资源保护发展存量问题“清零行动”和森林督查变动图斑、问题图斑数量“压减行动”,确保林长责任区内的审计涉林问题和历年森林督查、环保督察等发现的涉林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开展防控松材线虫病疫攻坚行动。全面落实“清、保、改、封、补”五项防治策略;以加大除治方式创新为突破口,加快进行林分更新改造,力争局部拔除松材线虫病疫情,确保松材线虫病疫情五年攻坚行动目标实现;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全面贯彻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依托林长制平台,将森林防火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八强化、两确保”,确保森林火灾“四率”在控制范围内。重点实施好抚州市重点森林防火阻隔系统防火道路和防火隔离带两个项目,尽快发挥项目效益。

(四)推进千万资源变千亿产值,打造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样板

1、突出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加强木本粮油、林木、竹林、森林药材、干果供给能力建设。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广森林高效经营模式,采取林分改造、森林抚育等措施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差异化森林经营补助政策,重点支持中幼林抚育。推行全周期森林经营,通过采伐更新、抚育复壮、择伐补造等措施,加快低产低效林和成过熟林改造更新。推行良种良法,加大速生丰产林、国家储备林建设。加大森林城市、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公园的创建和管护力度。按时按要求完成上级下达的营造林项目,加大生态恢复和治理力度,确保森林面积、覆盖率、蓄积量稳中有升。

(五)推进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打造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样板

1、健全林业生态产品补偿机制。积极申请中央对地方的林业生态专项补偿,主要包括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补贴和公益林补偿。统一天然林管护和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政策,逐步提高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积极实施天然商品林管护补助政策。结合生态保护贡献、生态区位重要程度、森林管护难度等因素探索实行差异化补偿,通过租赁、赎买、合作等方式妥善处置重要生态区位内的集体林,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建立林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林业领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保护林业生态资源。

(六)推进产品和机制创新,打造林业金融创新样板

1、着力推进林业金融创新。大力招引社会资本。规划资源培育类、森林经营类、生态保护类、产业园链类、林下经济类、森林康旅类、基础设施类和科技信息类等林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资金作为资本金,合作社会资本投入。将符合条件的林权交易服务、林产品精深加工等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对林业贷款的支持力度。加强林权收储担保业务监管。探索基于碳汇权益的绿色信贷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发行人发行乡村振兴票据或以林权作为担保发行债券。支持保险机构创新开发各类林业保险产品,争取将林业保险产品纳入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范围,完善承保机构市场竞争机制,提升服务质效。

(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林业科技进步样板

1、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升科技供给能力,联系一批科研院所、院士专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针对抚州林业特色产业,整合、共享、提升林业科技资源,建立市级林业科技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加大引资引智力度,将全国林业最新林业科技成果引进抚州,提升一批现代产业园区,扶持一批专精特新林业企业。

2、畅通科技服务渠道。构建政府、科研院校、企业、示范基地相互融合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组建由市、县两级林业技术推广人员为主体,科技特派员、乡土专家、推广能手为补充的科技推广队伍。引导支持林农实施油茶、竹类、果木、林药、林菌、森林康旅等产业富民工程,实现以“技”生“金”,激发林农致富内生动力。搭建专家与林农、成果与生产、科技与产业之间的联系纽带,为林业经营主体提供“菜单式”供给、“订单式”需求科技服务,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一批特色明显、科技含量高、实施效果好、易于推广的长期科技示范基地。对推广项目实施项目库管理,确保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套技术、保存一片基地。

3、力促科技成果转化。以提高林业生产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围绕优良林木新品种繁育、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木本粮油等经济林及珍贵树种培育、木竹材及林化产品加工、林业生物质能源、森林灾害防控、林特资源开发利用、森林旅游等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引导科技成果对接林业产业需求,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发挥财政资金对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作用,强化项目统筹布局,突出示范性、带动性。鼓励引导林业贴息贷款以及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拓宽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市场化供给渠道,支持涉林企业的科技人员到林区开展创业与服务,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转业军人等积极参与林业创业,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八)推进资源管理升级,打造数智林业管理样板

1、夯实数智基础设施。大力引进先进的数字林业管理技术,并相应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规范,为林业资源的长久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运用先进的计算技术与遥感技术对林业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大力提升林业监管的数字化水平。同时建立全市林业共享服务平台,为抚州林业部门的整体规划与合理利用提供技术保障。对林业生产、管理、科研等活动进行全面的信息化规划,建立数字林业管理平台,实现林业产业各方面的数字化监控与管理,便于林业管理部门全面掌握省内的林业资源信息。

2、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构建覆盖全域、边界清晰的管护责任体系,合力攻坚、精准治理、靶向发力,将“5G+AI天地空”监测软件系统与火情监测预警系统同林长制智慧平台相结合。实施“四打两防一监测”管理(打击乱砍滥伐、打击乱采滥挖、打击乱征乱占、打击乱捕滥猎,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防治,森林资源监测)。实现护林员上报事件有效率达95%以上、监管员事件的处理率达100%、各级林长的履职率达100%的目标。强化护林员上报有效事件与“四打两防一监测”进行对比,倒查“一长两员”履职情况,确保林业资源网格化源头管理落实见效。

THE END
1.太仆寺旗2024年林长制工作要点2024年太仆寺旗林长制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为引领,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依法加强林草资源保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MjE2NTAzNQ==&mid=2247486412&idx=1&sn=00a86de77d9d95b5481011fd637b93f5&chksm=fb1f9a88cc68139efe29003f4ef7125d14b71d0aee8d457460aaa5eb880b885ba34c05ef5e16&scene=27
2.2024年林业工作计划林业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3篇)“林业工作计划2024”是对于林业部门或相关组织,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2024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及如何实施和完成这些任务。这份工作计划可能包括对林业资源的评估、林业保护和恢复措施的制定、林业教育和培训活动的安排、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等内容。以下是有关于林业工作计划2024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https://wenku.puchedu.cn/118553.html
3.2024林业工作思路5篇(一)总体思路。2024年,我县林业工作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围绕省、市林业建设总体目标,全面推进理念转变、治理转型,重点在生态保护、生态治理、产业发展、林业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开创全县林业创新发展新局面。 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3834
4.基建处2024年工作计划及思路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我校2024年重点工作目标及要求,结合处室职能及工作实际,现将基建工作计划及思路汇报如下: 一、基建工作年度计划 2024年是我校基建工作极具挑战的一年,重点工程谋划与建设并行,项目外业管理与内业管理同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是继续深入谋划、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https://www.lszjy.com/2024/0311/c1467a64078/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