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前言

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大理古城西郊,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7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8年以“有效”的结果通过云南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复核。学校占地面积143704.00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49435.72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51万元,馆藏图书20万册,建有千兆主干校园网,接入总带宽为1200M,拥有教学用终端计算机540台,网络信息点数600个。截止2019年8月学校教职工224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3622人。学校下设农学系、林业与园艺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与经管系、机械与信息技术系、基础部、思政教学部5系2部,结合云南省产业发展的实际,开设有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食品生物技术等30个富有特色的专业。

学校遵循“立足大理、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办学思路,坚持“以生为本、依法治校、传道授业、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秉承“求实、创新、立德、奉献”的办学精神,弘扬“艰苦奋斗、遇难弥坚、耕道养德、团结进取”的优良传统,努力把学校建成云南特色鲜明的农林类高等职业院校。

本报告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结合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从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与服务能力等方面,对20个评估指标进行分析,用详实的数据,对学校办学、专业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情况进行分析,仔细查找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差距和教训,做出自我评估。

1.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基础能力

1.1办学经费收入

表12017年~2019年办学经费收入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4919.08

4351.21

4922.18

社会捐赠经费

55

16

20

事业收入

1732.05

2194.08

2221.84

合计

6706.13

6561.29

7164.02

1.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近三年,学校财政拨款水平保持稳定,2017年财政拨款额为4919.08万元,2018年为4351.21万元,2019年为4922.18万元;年生均财政拨款额2017年为2.18万元,2018年1.4万元,2019年为1.36万元,处于云南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说明学校办学经费与学生规模相适应,教育教学经费保障有稳定的保障。

表22017年~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

4781.18

教育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

122.98

0

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14.92

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财政拨款总额

在校生数

2255

3096

3622

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2.18

1.4

1.36

1.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近三年学校通过财政拨款及自主资金,加大了对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用于教学、实验、实习、科研等仪器设备的资产总值逐年增加,2017年为1474万元,2018年为2289万元,2019年为2451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分别为0.65万元、0.73万元、0.67万元,远远超过高职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低于4000元的标准。

表32017年~2019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情况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1474

2289

2451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0.65

0.73

0.67

1.4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

学校着重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占地面积14370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9.68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44349.46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面积2149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为14.24平方米。

表4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情况

院校占地面积(平方米)

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平方米)

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平方米)

学校产权

143704

49435.72

2149

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

3335

非学校产权非独立使用

64000

20000

1684.8

生均占地面积

39.68

生均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14.24

1.5信息化教学条件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基础良好,计算机数量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1200M,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000M,教学用终端(计算机)540台,网络信息点数600个,数字资源总量1000G,上网课程数100门,主要教学场所均配备了必要的多媒体设备,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对部分专业开展虚拟实训软件,无线网络实现了全覆盖,信息化管理范围应用于:行政办公管理、教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

表5信息化教学条件情况

建设情况

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Mbps)

1200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Mbps)

1000

教学用终端(计算机)数(台)

540

网络信息点数(个)

600

数字资源总量(GB)

上网课程数(门)

100

专业虚拟实训软件

部分专业

无线网络

全覆盖

校园一卡通使用范围

校内就餐、图书借阅、校内购物

实现信息化管理范围

行政办公管理、教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

1.6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学校通过财政拨款及自主资金,加大了对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设备的投入,目前共有农学专业实训基地、动物科学实训基地、汽修专业实训基地、食品专业实训基地、园林林业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践基地数20个,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1320个,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为0.36个,基本满足现有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

表6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情况

单位:个

校内实践基地数

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1320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0.36

2.适应社会需求的师资队伍能力

2.1生师比

学校采取“引、培、聘”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的结构。截至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224人,校内专任教师163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4人,教授2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1人副高级职称46人,专任青年教师(45岁以下)126人,学校生师比为17.73:1,符合国家标准。学校针对生师比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工作,在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深入实验、实训基地锻炼,提高教师素质水平。

表7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

教职工额定编制数(人)

教职工数(人)

校生总数(人)

专任教师数(人)

生师比

双师型教师数(人)

双师型教师比例(%)

167

224

163

17.73

68

41.72

2.2“双师型”教师比例

3.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发展能力

3.1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

表8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情况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1

作物生产技术

510101

180

2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

510108

3

林业技术

510201

101

4

园林技术

510202

121

5

畜牧兽医

510301

434

6

食品生物技术

570101

129

7

食品质量与安全

590103

88

8

农业经济管理

510118

96

9

动物防疫与检疫

510304

118

10

园艺技术

510107

103

11

水利工程

550201

116

12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510205

70

13

动物医学

510302

99

14

设施农业与装备

510103

22

15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

510113

24

3.2专业点学生分布

学校目前共设有30个专业,主要以食品生物技术、畜牧兽医、园林园艺、作物生产、旅游类为主,经济管理、计算机、汽修类专业兼备,形成了较具特色的专业体系。其中,食品生物技术被确定为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依法治校、传道授业、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招生专业中农林类专业14个,占专业总数46.67%,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

表9专业点学生分布情况

毕业生数

19

26

44

185

61

财务管理

630301

484

233

市场营销

630701

94

31

29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60702

160

63

计算机网络技术

610202

92

27

旅游英语

670204

77

38

34

41

36

17

中药生产与加工

590201

47

18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

600112

270

86

21

汽车营销与服务

630702

66

会计

630302

236

40

23

审计

630303

95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

530304

25

资产评估与管理

630103

宠物养护与驯导

510306

28

宠物临床临床诊疗技术

510315

30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610210

1247

3.3专业教学安排

学校课程教学以理实一体课程为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2019年,学校共开设课程712门。其中,A类课程81门,占课程总数11.38%,B类课程542门,占课程总数76.12%,C类课程89门,占课程总数12.5%。

表10课程开设结构情况

课程类型

A类课

B类课

C类课

门数

81

542

89

712

门数比例(%)

11.38%

76.12

12.5

近年来,每年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公共基础课调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增设和开发对学生就业与发展有价值的新课程,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进行删减和整合,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与课程内容,科学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同步。

3.4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通过财政拨款及自主资金,加大了对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设备的投入,目前共有农学专业实训基地、动物科学实训基地、汽修专业实训基地、食品专业实训基地、园林林业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践基地数20个,其中兰花工厂化生产性实训基地被评为国家级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与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等74家省内外知名度高、实力雄厚的企业达成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为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提供良好条件。其中学校与云南皇氏乳业来思尔有限公司合作最为深入,来思尔于1996年由学校创办,现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乳品企业;学校与来思尔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派出教师到来思尔担任技术总监,来思尔安排部分员工到学校承担课程教学,建立人才共享、能进能出的“旋转门”机制。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个)

2018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时总量(人时)

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个)

74

380000

105

3.6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

2019年,学校同知名企业签署了多份订单培养协议,现共有订单专业8个,占全部招生专业的26.67%,主要集中在畜牧兽医、动物医学、作物生产技术、中药生产与加工等涉农类特色优势专业。2019年订单学生人数共177人,企业订单学生比例达14.56%,探索实践了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但覆盖面不广,应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融合,多渠道进一步增加“订单人才培养”合作企业数,完善学校订单人才培养的质量。

表12企业订单学生培养情况

专业总数

订单专业比例(%)

订单专业名称

订单专业在校生数

企业订单学生数

订单学生比例(%)

26.67

32.35

0.83

15.21

9.09

33

27.97

10.85

5.21

总计

462

169

14.56

3.7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表13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万元)

85

75

3.8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近几年,学校逐步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且合作的深度也在日益加强。目前,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主要来自大理兰国花业发展有限公司,学校与企业共建“组织培养”实训室,进行兰花组培生产和学生技能训练,为学校的日常教学生产提供支持与帮助。

表14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万元)

91.53

3.9“1+X”试点

学校试点财务数字化应用、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无人机驾驶三个“1+X”证书,其中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技能等级证将于2020年10月组织第一次考试。

4.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能力

4.1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及质量(含面向社会招生)

学校2017年、2018年、2019年的统招招生计划分别为1300人、1300人、1300人,实际招生数分别为1045人,1403人,1456人,招生计划完成率分别为80.38%,107.92%,112%,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且均为第一志愿报考,第一志愿上线比例达100%。截止2018年,学校开始自主招生,2018年、2019年的自主招生计划分别为130人、200人,实际招生数分别为22人,78人,招生计划完成率分别为16.92%,39%。

表15统招招生计划完成质量情况

计划招生数

1300

实际招生数

1045

1403

1456

第一志愿报考数

招生计划完成率

80.38

107.92

112

第一志愿上线比例

4.2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表16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

489

765

1185

154

54

当年毕业生数

535

832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96.51

99.36

4.3毕业生就业及升学

我校就业工作以学生为本,并集中体现为不断强化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建立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全面部署就业服务工作,拓宽就业服务渠道,监督就业服务成效,学校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了“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就业服务氛围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2019年直接就业率为70.65%。2019年直接升学人数占毕业生数的28.39%,升入高一级学校已成为毕业生的重要去向。

表17直接就业率情况

直接就业数

482

690

881

直接就业率(%)

90.09

82.93

70.65

4.4毕业生就业去向

表18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

毕业生数(全日制)

直接升学数(全日制)

43

139

354

自主创业数

中小微及基层就业

就业人数

417

643

790

占当年毕业生比例(%)

77.94

77.28

63.35

500强企业就业

11.40

5.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服务能力

5.1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

近三年,学校政府购买服务到款总额为1341.56万元,主要开展扶贫专项与社会人员培训专项工作,其中扶贫专项到款额1325.56万元,社会人员培训到款额16万元。

表19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

单位:(万元)

扶贫专项

448.47

371.84

505.25

1325.56

社会人员培训

社区服务

技术交易

其他服务

464.47

1341.56

5.2技术服务到款额

学校近三年技术服务到款总额为323.19万元,其中,纵向科研81.7万元,主要来自省(厅)级、校级的各类科研项目;培训服务191.49万元,主要是各类农资人员技术培训。

表20技术服务到款额

纵向科研

28.1

27.6

81.7

横向技术服务

50

培训服务

9.11

155.8

26.58

191.49

35.11

213.9

74.18

323.19

5.3职业培训

6.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改进方向

6.1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年来,在云南省教育厅和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硬件设施建设有待改善

学校在筹建时按照高职院校设置标准,对基础硬件设施进行了建设,但随着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逐年增加,现有的办学硬件设施,如占地面积、宿舍面积、教室数量、运动场馆等,已不能完全满足学校的办学需要,成为限制学校发展的一项因素。

(2)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不够稳定规范

在整个办学体系中,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科学,部分专业的教学模式还不能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规范,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需要进一步健全。

(3)“双师”团队建设需要加强

现有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双师”和“双师”团队不能满足需要,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社会影响力有待提高。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创新精神、教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4)社会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展

在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双重目标上,社会服务仍然是个软肋,特别是在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利用方面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调动;企业岗前、在岗培训和创业培训规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5)数字资源信息不畅通,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待提高

涉及学校发展的教师、学生、设备、资产、专业、课程、场所、招生、就业等运行数据变化,不能实时统一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工作重复、效率低下。

6.2发展改进的方向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为指导,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办学渠道,营造育人环境,提高办学效果,发扬工匠精神,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1)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打造“三能”师资团队

将“双师型”队伍建设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实现校企人才互动,培养“三能”教师: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训、还能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对产业岗位进行差异化分析,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确定学生未来发展就业的核心岗位,避免教授大多数学生不利于就业的简单技能。以学校特色建设为导向,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修、学习和培训,打造具有高度专业精神和良好职业形象的三能教师,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特色发展。

(2)以区域支柱产业为依托,优化专业结构实现开放发展

以云南省支柱产业需求为导向,吸引企业主动参与合作育人,培养区域支柱产业需要的不可替代性人才。对内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对外与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高职院校,进行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实现开放发展。

(3)突出学校办学优势,培植特色专业

加强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总结和凝练,突出学校办学优势。结合云南省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的产业背景,适当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以农为主,辅以非农”的专业格局。专业建设过程中,既全面推进各专业内涵建设,又要依托学校专业优势,重点培植特色专业,开拓特色办学之路。

(4)提高科研水平,使科研成果更具实效性、前瞻性

立足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需要,以教师自身的专业教学为基础,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兼顾专业、行业及地域优化合作的研究;有效地把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统一协调起来,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时效性、可行性,要看得见、抓得住、用得上,在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前提下,鼓励科学研究,对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给予必要的肯定与鼓励,提高教师通过学术研究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5)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要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完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在专业、课程、教师及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全体教职工直接参与、履行责任,扎实推进,促进教学质量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

联系地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214国道4路车终点站西侧

THE END
1.森林消防员职业资格技能报名培训网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评价机构 ZHIYEZIGEZHENGSHUPINGJIAJIGOU 学习,让您收获的不只是证书 NEWS /森林消防新闻 国家森林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 [森林消防新闻]职业资格证书森林消防员-申报条件 2021-11-27 森林消防员申报条件 [森林消防新闻]职业资格-河北省首批森林消防员队伍培训在承德举办 http://www.zspj.org.cn/xinwen2
2.[湖南省]林业资质证书查询官方网站,国家林业局证书查询二、如果去职业鉴定中心不方便的.话,可通过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电话,然后打过去咨询资格证书的真伪。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览 一、劳动部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物流师、物业管理师、经营师、策划师、营养师、秘书、项目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公关员、企业培训师、职业经理人、理财规划师、园艺师、景https://hn.zizhicanmou.com/hnlyzz-2470.html
3.人社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认证并可查询的职业能力资格证书)“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开发与交易”高新技能培训官方网站为广大从事碳排放权交易、控排企业履约等相关工作的学员提供国际内外最新的培训课程体系教材内容以及如何怎么报名参加通过的由国家人社部颁发的“CCER开发与交易”认证认可资质权威证书的学习培训课程考试的流程条http://www.tanhui.org/
4.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计划(通用5篇)加强与就业培训部门沟通协作,争取就业培训部门的配合支持。共同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确保农村劳动力培训后100%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其中40%以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一是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导向作用,提高培训效率,为提高就业能力提供职业能力认证服务。二是积极争取地方财政部门的支持,扩大农村劳动https://yjbys.com/gongzuojihua/519744.html
5.关于举办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通知证书费 10元 五、报名事项 1.人事处与信息学院共同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报名、培训、考核等相关工作。 2.报名时间:2011年11月10日、11日(两天) 3.报名要求:校内以院(部)、处为单位,校外以院校为单位,11月11日下午17:00以前统一将《北京林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报名表》(须加盖单位公章)及培训费交到信息学院http://rsc.bjfu.edu.cn/tzgg/296119160bef43ac99dff987ab4e9b23.htm
6.关于举办木材检验师(二级)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的通中国[2006]15 号)精神,进一步推动林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面规范和加强林业行业木材检验工作,提高林业行业木材检验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强化基层木材检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满足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林业企事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木材检验人员的需要,北京林业大学培训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决定,于 https://doc.mbalib.com/m/view/4677d7e4afb86800f5f2f1e7a88aaef6.html
7.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 职业技能鉴定网 职业技能鉴定网 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网 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网 职业技能证书网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 职业技能考试报名网 职业技能考试网 职业技能培训网 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网 职业技能证书网 智能财税师考试网 智能工程师考试网 中餐工艺师考试网 中草药工程师考试网 中国职业资格考试网 珠宝http://www.zyzgzs.com.cn/index_146.html
8.采购员入门十项必会基本功(超经典)是时候考个采购证书了(请选择正规渠道报考) 美国采购协会CPPM采购经理资格证书 是目前唯一获得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注册的国际采购管理职业资格证书。 培训考试城市: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无锡、济南 东莞、武汉、西安几大城市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3821180&efid=0woBZuHZ7nPxApAxLzl2fw
9.河南研升教育—资质代办学历提升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办理中心河南研升教育(www.hnbaokao.cn)服务项目:资质代办,学历提升,安监局(电工、焊工、架子工)证,建筑八大员(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员),工程师职称评审,教师资格证,建设厅技工证、特种工,三类人员等办理工程类各类证书。24小时服务热线:18939510306http://hnbaokao.cn/
10.吉林省人事考试网(二)税务师考试用书和培训与省注册税务师协会联系,电话:0431-88994791、88994450。 (三)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考试用书,考生可登陆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网站查询:www.ceiaec.org。 (四)笔译翻译考试用书,考生可登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网站查询:www.catti.net.cn。 http://wsbm.jlzkb.com/cms/root/ksdtdetail.vm?content=L-iAg-ivleaKpeWQjS_kuJPkuJrmioDmnK_otYTmoLzogIPor5UvOThkOTMyNTAtY2QxMy00ODdlLTgyNDAtMDBmZWRhNjYzZDk2
11.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认证并可查询的职业能力资格证书)碳资产管理师官方网站为广大从事碳排放权交易、履约等相关工作的学员提供国际内外最新的培训课程体系教材内容以及如何怎么报名参加通过的由国家人社部颁发的“碳资产管理师”认证认可资质权威证书的学习培训课程考试的流程条件最低需要费用多少钱和有哪些什么样的作用好处作http://www.tanzichan.cn/
12.职业资格培训网关于颁发技术工人职业资格证书的通知 关于加强考培管理和提升认证质量的通知 推荐排行 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是第三方职业资格认证的典范 高校职业技能鉴定联席会议召开(第三期) 要闻 ▎JYPC职业技能证书备受高校推崇! 喜讯 ▏JYPC被纳入政府培训采购项目!(图文) http://zyzgpx.net/
13.武汉花卉园艺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考证培训班6、签署《教育培训合同》 一式两份 本地学员请报名的时候现场上交;外地学员可以快递提交。 【考核发证】 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者,由林业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部统一印制的《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此证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部颁发林业局参与鉴定。盖有人力资源和社会**部、林https://www.91goodschool.com/course/1466-30858.html
14.培训工作汇报(通用16篇)全国职业资格统一鉴定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考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考点;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 国家公务员资格考试考点;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点与考点(NIT);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考试站;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212182044_2376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