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学播报: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取消消防检测维保企业资质要求后,备考中的学员坐不住了,大家开始担心“注册消防工程师”证书还有企业要吗?还要继续考“注册消防工程师吗”?注册消防工程师证书还有用吗?
消防改革核心条款解读
一.简化公众聚集场所拖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实行告知承诺管理
啥意思?我们用白话解释一下
宾馆、饭店、歌舞娱乐等场所称之为公众聚集场所,只要领到营业执照,装修好后投运前,通过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或当面提交申请,向消防部门承诺我的各项消防安全标准是符合规范的,即可投入使用、营业了。
这么开放会不会乱套?
政府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放”,给开宾馆、饭店的老板们最大程度的新人,作为老板也要做出有记录的承诺,然后消防主管部门做好日常的监管,还要鼓励群众举报。
一旦发现你的承诺失实,那么你就摊上事了,轻则责令其限期改正,重则重罚并且计入你的征信系统。
二.放宽消防产品市场准入限制
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中的13类消防产品改为自愿性认证、公共场所、住宅使用的火灾报警产品、灭火器、避难逃生产品依然强制性认证。
相反,那些市场上产品五花八门、生产要求较低的一些报警产品、灭火器等,还是必须强制认证,等将来市场成熟了再放开,这还是有道理的。
消防工程这部分产品放开后交给市场来裁决,参与市场竞争。
三.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前面讲的都是“放”的问题,放开了又不希望消防安全乱套了,怎么办?那就要做好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现在提出来“双随机、已公开”,什么意思呢?
双随机:随机选择检查的人,随机选择抽查的对象。
一公开:将结果向社会公开,同样将检查结果纳入征信系统。
我们来看看之前的状况:消防主管部门”保姆式”“地毯式”“运动式”监管方式,朝令夕改的消防审核与验收,为逃避监管责任“铺天盖地”认定火灾隐患,这种观念和方式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从企业或商家的角度来说:你时不时就来查一下,也真是不堪其扰,这也就给权利寻租提供了空间。
所以“双随机、一公开”之后对监管和被管的双方都好,企业也能积极主动把消防安全工作做好,因为一旦被查到了就要挨罚。还要纳入征信系统,征信系统就是一把恳在企业头上的利剑。
四.严格限制处罚自由裁量权
就一个意思,执法的不能你想罚多少就罚多少了,小问题当场整改或限期整改,犯了大事也有一个裁量的集体来执行,这样至少会公证一些,灰色空间是不是就可以小了许多呢?
五.强化火灾事故倒查追责,严肃消防执法责任追责
这条的意思是,无论你是设计、施工、监理、业主,还是物业、消防局、住户等等,只要发生事故就要倒查追责,将会最大限度强化事故调查和问责。
2017年杭州的"622纵火案”,一位母亲和三个孩子死亡,纵火的保姆绳之於法后,男主人林生斌先生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物业、维保、杭州消防局都告上了法庭,索赔1.4亿,国内某著名消防安全专家参与此案的调查,最终林生斌与各方达成和解,最终通过调解来解决。
六.取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
这条大家误解最深的就是“取消资质许可和取消资质”,这从本质来说就是两回事,上面说的不需要消防部门审批许可,这就叫取消资质许可;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从业条件和标准,这是不会取消的,这个就叫资质。
还有一条大家特别关心的改革“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报告不再作为消防审批的前置条件”,许多这方面的从业人员一看,完了完了,我们这些人没活干了,事实会怎么样呢?继续往下看,我后面再来分析。
这是改革的核心条款,大家从表面上看到的还是一个字放”,只强调”放”不“管”肯定不行,那一定乱套了,这就又回到了前面的“双随机、一公开”,这是主线,至于怎么“管”起来那一定是各路神仙各显神通了,下面一节我们来聊聊。
下面小编汇总信息,回答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暂停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了?
根据《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消防部门正在制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和服务标准,原注册消防工程师的注册登记流程需按照新的要求进行调整。
二.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还存在吗?
根据《消防法》第三十四条,广义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指的是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是消防技术活动必不可缺的社会组织,是提升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质量保障。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会一直存在,其从业条件和服务标准会随着政策的调整发生变化。
三.《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会不会取消?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是资质条件、资质许可、服务活动、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目前资质许可制度已取消,消防部门制定的从业条件将取代《规定》中的资质条件,服务标准将取代《规定》中的服务活动、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至此,小编觉得,配套标准完善后,《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将作废。
四.全国有多少消防技术服务机构?需要多少名注册消防工程师?
根据国新办举行《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发布会上琼色副局长答记者问,据初步估算,这些措施实施后,全国每年将有10余万家公众聚集场所作出承诺后即可营业;数万家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10余万名消防专业技术人员从业不再需要到消防部]办理审批手续。
目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约数万家,需求的消防工程师人数约十余万。
五.专业技术人员是不是还包括消防设施操作员?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主要分为两类:
1.依法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并在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2.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应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在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中从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的一般操作人员。
故消防设施操作员属于一般操作人员,注册消防工程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
《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第三条:国家对依法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准入类职业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
《注册消防工程师管理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注册消防工程师,是指取得相应级别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后,从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和消防安全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暂行规定》:本规定所称消防技术服务从业人员,是指依法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并在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应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在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中从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的一般操作人员。
六.全国目前有多少名注册消防工程师?多少名消防设施操作员?
2015年至2017年共通过23939人,2018年预计通过人数不足2万人,目前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的人数为4万,人左右。
根据中国消防协会官网在2016年3月25日发表的《2016年度第一次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全国统考工作圆满结束》,目前,全国取得初级、中级建(构)筑物消防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已突破45万,取得高级建(构)筑物消防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已有78人。
建(构)筑物消防员现已更名为消防设施操作员,近几年参加考试人数呈翻倍增长,预计目前有超过80万人取得初、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由于高级消防设施操作员难度大、报考条件高,通过率低,目前通过人数极少(2019年度第二次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高级消防设施操作员报名人数仅为1180人,占总人数162405的0.7%)。
七.《消防法》会修订吗?
根据《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保障措施中的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做好政策制度衔接,落实重大改革于法于据的要求,加快推动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修订工作,抓紧清理、修改、完善与消防执法改革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清除制约改革发展的法规制度障碍,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法治保障。
八.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或公众聚集场所)会强制要求配备注册消防工程师吗?
根据《注册消防工程师管理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注册消防工程师,是指取得相应级别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后,从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和消防安全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因此,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注册消防工程师,其工作方向包含消防安全管理。
根据《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消防部门将制定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标准,目前,公众聚集场所告知承诺管理目前还没有完全具备实施条件,应急管理部正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争取尽快实施。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标准》是否强制要求配备注册消防工程师尚不确定,但根据《关于印发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将是大势所趋。此外,具备专业技能的注册消防工程师也将会成为公众聚集场所的炙热人选,公众聚集场所也正在从“被动监管"向“自我监管”转变,并做到消防自管、隐患自改、责任自负。
九.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有没有风险?
《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明确:消防事业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实施后,将构建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公开公正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服务标准》实施后,对于弄虚作假的违反违规行为将会依法惩处,严重者,实行行业退出、永久禁入。过去的积弊将被清除,从业条件和服务标准实施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进入市场,市场会对消防技术服务活动进行自我调节配置,优胜劣汰。
注册消防工程师规范从业行为,不弄虚作假,则不必担心风险问题。劝君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市场机会在哪里?
一.此次改革浓缩成三个字“放”、“管”、“服”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国民的各方面素质和意识达到一定高度,人们就对安全感的诉求也提高了期待。国泰民安,无论是党和国家还是我们这些老百姓愿望是一致的,在这个大前提下我无条件信任最高决策层的决策智慧。
从上述六条核心改革条款,一眼就看到”放”’,一线的地方主管部门、消防工程老板、想考消防工程师的苦逼考民往往只看到表面的“放”,一部分人觉得太好了没有约束了,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完蛋了,原本就竞争激烈的消防工程谁都可以干了,如我一般的考生也很郁闷啊,辛辛苦苦考出来的证书没地方可用了。
“放”可以让许多以前不对市场开放领域的良性商机和发展空间释放出来精明。消防工程的老板们不妨在这方面动动脑子,找找机会哦。
二.“放”不是目的,要能够有效的“管”起来才行
决策层既然敢这么“放”就一定想好了怎么”管”,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惩处力度,纳入征信系统等,这些都是决策层设计时的政策导向。
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服”要跟上
决策层如此深化消防改革,归根到底的目的是要改“你要管我”为“我自己管自己”,形成全社会在消防安全方面的自律行为。
国家的监管手段多了,处罚更严格了,还动不动就上征信系统,以后做啥事情都不方便了,所以你不自律也不行啊。
“取消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报告不再作为消防主管部门的审查前置条件”、“消防工程师没地位了,没出路了”等,貌似这些技术服务机构没戏了、没活干了、活不下去了,其实恰恰相反,你看我分析的有没有道理:
1.消防技术服务毕竟是专业性非常强、涉及的面广的领域,不是所有单位都有能力或必要配备这方面专业的人才和设施的,刚才说了国家要求了我们得自律,自己又不会怎么办,还是得请消防技术服务的机构,只是说市场会淘汰一批机构,仅此而已。
2.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人才储备、设施标准和原来比一样都少不了,你想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你只能做的更好才行,所以消防工程师是少不了的,帮助业主单位做好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和维护。
3.一些特别重要、特别危险的消防重点单位(如危化行业),国家强制要求配备一定比例数量的消防工程师也是完全有可能的,2019年开年以来火灾、爆炸还少吗?所以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4.国家将加大事故调查。调查报告作为处罚的依据,那么谁来做调查、出报告,火灾事故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有,我想各行业背景、复合型的消防人才的需求空间就更大了。
消防工程师的出路在哪里?
但是种种社会迹象表明注册消防工程师证书并不会凉凉。下面小编就简单举几个例子吧。
1.跨年夜化工厂爆炸震感十足!在大家欢聚一堂准备倒数的时候,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的江苏润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蒽醌二车间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过火面积为90平方米!过火据当地居民称,在听见爆炸声的同时,明显地感受到爆炸引起的震感!
2.2019首个工作日工厂起火!化工事故并未在2018的最后一天消停,在2019首个工作日,工人们还未来得及起床上班,位于重庆万州九龙园的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五车间五硫化二磷堆放区发生自燃!目前事故情况已经得到控制,暂未造成人员伤亡。
3.2019年1月1日夜间。沧州北环东港食府附近发火灾。
4.2019年1月21日凌晨2点多位于吴中区郭巷街道姜家新村附近发生一起火灾事故,截止目前事故已造成5人遇难,其中包括3名儿童。
5.2019年1月5日下午5点13分时许,浙江足浴店火灾致18死18伤或因汗蒸房地暖爆炸。
6.2019年1月07日19时许,位于河北邯郸大名县一洗浴中心发生一起大火。
8.2019年3月25日,河北省上坟引发山火。
9.山西多地发生林火。
10.20019年1月7日江苏两起爆炸以321响水最为严重。
11.2019年4月1日,四川大凉山地区突发山火。
12.2019年4月20日,云南普洱一辆油罐车侧翻自燃引发山火。
13.2019年4月21日大连木料仓着火。
当然小编可能整理的不太完整,但是这些你认为这么多火灾,事故发生。国家会让注册消防工程师凉凉吗?注册消防工程师凉凉了,都不考了,事故不是会更多吗?所以注册消防工程师不会凉凉的,凉的是挂证的人,以后国家也会对挂证更加严惩的,而且现在消防工程师是终身制,你还敢随便挂吗?为了那点钱值得吗?
所以准备考注册消防工程师的,安心备考;不准备考的,可以考虑一下,以前是技多不压身,现在是证多不压身。
除了这些事故,还有很多公司需要拥有注册消防工程师证书的人材,国家问在《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29号令)第二章规定:
一级检测维保资质:10人以上,其中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至少6人;二级检测维保资质:6人以上,其中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至少3人;
二级安全评估资质:8人以上,其中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至少4人;
同时取得检测维保和安全评估资质:人数两项资质所需人数之和的80%,且不得低于任一单项资质条件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