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林草建设概述:勇立潮头久久为功让叶绿花香缀满三秦大地

西部网讯(通讯员杜扶阳)今天(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省上下围绕“绿化、美化、森林化”等主题,突出秦岭、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一手抓扩绿增量,一手抓提质增效,持续实施国土绿化、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荒漠化综合防治、森林生态系统提质增效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不断扩大陕西绿色版图,提升绿色质量,推动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营造林88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近4个百分点,达到45%以上,森林蓄积达6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超过57%。有陆栖脊椎野生动物792种、种子植物4600余种。一幅浓墨重彩的绿色画卷已在三秦大地上徐徐展开,美丽陕西建设的绿色生态基础越发深厚、凝实。

着力荒漠化综合防治织密黄河流域绿色网

曾几何时,“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诉说着三秦大地风沙肆虐的苦楚,“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人行尘没履、风起沙侵田”突显着陕西黄河流域特别是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窘迫。为了治沙抑尘、改善生态,1960年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成立,专研以植物措施为主的荒漠化、沙化综合治理。1978年,覆盖陕西9市68县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实施,开启了以生态工程建设为主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之路。

数十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加强荒漠化综合治理,统筹推进“三北”等生态工程建设,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54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2.9%上升到36.3%,生态质量持续好转。全省荒漠化土地面积由1999年的4671万亩减少到3975万亩,沙化土地由1999年的2183万亩减少到1834.93万亩。流动沙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860万亩减少到5.13万亩,沙区植被覆盖度由1.8%提高到58.41%。绿色向北推进了400余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黄河流域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蜕变。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补齐了陕西绿色版图。黄河流域的宝鸡、西安、延安、榆林、咸阳5市也相继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做好荒漠化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是陕西林业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核心工作。陕西将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把科学绿化贯穿到生态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链条,尊重自然科学,做到以水定绿、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应有贡献。

担好生态卫士职责守护好祖脉秦岭

新中国成立初期,秦岭木材支援全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因此形成了秦岭绿色“参差不齐”“浅浅深深”的境况。而现如今,无论是从高空俯瞰,亦或是从2022年卫星遥感影像图上观览,秦岭绿色之深、之浓重,皆是陕西之最,也是全国最绿的区域之一。

经过多年深入实施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修复等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森林抚育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截至目前,秦岭范围森林面积达到477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2%以上。共建成1个国家公园、31个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点、49个森林公园、11个湿地公园、7个地质公园和15个风景名胜区,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秦岭面积的15.81%,形成了规模庞大、相对集中连片的自然保护地群,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和“三有动物”种群类型。

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滋润涵养三秦大地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调节气候、调蓄水源、净化水质、蓄滞洪水、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生态功能,是重要的绿色水库、绿色碳库、生物基因库。陕西全境处于黄河和长江干流之间,湿地资源极为珍贵。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地类统计,陕西湿地面积30.81万公顷,约占国土空间的1.49%。

近年来,陕西认真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加强湿地资源监督管理,逐步形成以《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为核心,《全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陕西省省级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为补充的湿地保护法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重要湿地认定,不断规范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共建立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6处,国家湿地公园43处,省级重要湿地55处,初步形成了以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省级重要湿地互为补充的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经过多年保护恢复,全省湿地水鸟种类不断丰富、种群逐年增加。目前,全省湿地鸟类共9目24科121种,其中朱鹮、黑鹳、遗鸥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7种,大天鹅、白琵鹭、鸳鸯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2种,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扎实做好古树名木保护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

陕西是古树名木资源大省,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省现存古树名木72.73万棵,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散生1.14万棵、古树群271个71.59万棵。全国仅有的5株五千年以上的古树全部在陕西。

长期以来,陕西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1996年西安市制定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办法、2010年陕西省制定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古树名木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明确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养护责任人;2016年全面摸清古树名木家底,建立起古树名木信息管理平台,实行挂牌保护和动态监管,落实保护责任和保护措施,持续开展长势濒危衰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工作;率先实施古树名木扩繁保护工程,成功获得黄帝手植柏实生苗和组培苗,并搭载天宫二号进行太空育种,建立重点古树遗传基因保存延续新模式。

健全法规制度体系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陕西是林草资源大省,林地1.87亿亩,草地3200多万亩,保护好林草资源,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是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关键基础。

下一步,陕西将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黄河西岸生态带和渭河沿岸生态建设,着力打造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先行示范区;认真做好秦岭国家公园创建、秦岭国家植物园创建、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建设、秦岭大熊猫保护繁育基地建设、中国朱鹮研究中心建设等工作,编制实施新一轮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三年行动方案,高质量推进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全面做好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落实好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方案,着力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示范省建设;全面落实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扎实做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深入开展“林长制绩效提升年”活动,打造林长制示范点,引领林长制绩效全面提升;系统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厚植绿色底色,为推动美丽陕西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贡献林草力量。

THE END
1.科普知识+更多森林 2024-12-18 高价值森林“雅”而“长”——广西国有雅长林场探索森林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4-12-17 贵州新增林草品种12个 2024-12-13 我国已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 2024-12-11 松柏为什么不怕冷? 2024-12-11 广西建成第一个罗汉松种质资源库+更多草原https://www.forestry.gov.cn/kpzs.jhtml
2.第三期国土绿化管理与落地上图技术培训班在京开班2024年12月13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第三期国土绿化管理与落地上图技术培训班在京开班,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直属单位,各省负责国土绿化、落地上图工作的业务骨干,共307人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班是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A5NzYwOA==&mid=2648218229&idx=2&sn=74d630987a2d7710a3eda129c3337e2a&chksm=89146482710bbb06b8bb3194256b7d8e74854db8b00b63d963a2452f346febc4584d543c9038&scene=27
3.新疆林草网络学堂如何在新疆林草网络学堂上完成继续教育学习? 591 从哪里看我这次培训班获得的证书? 450 如何查看我的学习情况? 344 怎么下载APP? 344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252 如何参加考试 211 必修课程的学习 127 学时 101 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一张图”年度更新的几个要点 https://xjlyt.zhixueyun.com/
4.林业法制网智慧学堂黑龙江黑河开展林草知识科普教育进校园活动2024-11-09 粤西依托资源优势推动自然教育发展2024-11-09 五大洲青少年研学团走进成都熊猫基地2024-11-06 青海省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进北京2024-11-06 《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系列丛书》发布2024-11-06 湖南开展2024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024-11-05 林草特色科普播下http://lyefzw.org.cn/list-zhihuixuetang.html
5.新疆林草网络学堂2024最新版下载新疆林草网络学堂如何查询考试成绩?新疆林草学堂app最新版分享给大家!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推出的一款掌上学习平台,除了专业的林草知识,还可以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软件介绍】 新疆林草学堂,全方位数字化学习平台,覆盖在线学习、知识运营和培训管理三大核心业务。 【软件功能】 1、 体系化配置:满足http://m.5577.com/d/642620
6.新疆林草学堂app下载安装新疆林草学堂最新版是一款专为从事林业相关的人员提供的在线学习app,内置精品课程资源,支持视频授课,还能通过平台参与课堂互动,支持系统化培训,帮助用户轻松掌握学习重点! 新疆林草学堂官方介绍 平台拥有丰富的学习内容,科学权威,还可以互动交流等等,可以给予用户更棒的移动学习体验。 http://www.danji100.com/app/166648.html
7.新疆林草网络学堂下载新疆林草学堂APPv11.2.0最新版新疆林草网络学堂手机客户端。 应用截图 应用介绍 新疆林草学堂APP是一款在线学习培训平台,平台拥有丰富的学习内容,科学权威,还可以互动交流等等,可以给予用户更棒的移动学习体验。 新疆林草学堂APP介绍: 新疆林草学堂,全方位数字化学习平台,覆盖在线学习、知识运营和培训管理三大核心业务。 https://www.qqtn.com/azsoft/784698.html
8.即将开班!国家林草局管理干部学院自然教育导师培训班开放报名(一)电脑登陆网站学习:电脑登录网站“林草网络学堂”(zglc.zhixueyun.com),进入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自然教育导师培训班进行在线学习。 (二)手机微信关注学习: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林草教育培训网”,点击菜单栏“网络学堂”,选择“林草网络学堂”,进入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自然教育导师培训班进行http://www.qgsyqsnjsl.com/newsinfo/4773133.html
9.国家林草局管理干部学院推出林草网课森林林业种植油茶国家林草局管理干部学院近日的直播将“线上送教”进一步扩展,利用国家林草局科技扶贫第一专家培训团到广西罗城开展油茶实用技术现场培训,通过罗城网络学堂做现场直播,将优质的教学内容惠及全国各地需要的企业和林农。 在线政策解读、线上技能培训、远程问诊答疑……一系列新技术通过互联网走进山间地头,由此叠加出更多新的https://www.163.com/dy/article/FE3U8OK00514927A.html
10.78m威久国际v9官网版78m威久国际v9官网版下载V6.43.45规定供您阅读itunes64位官方版可以支持新的AAC音频格式(具有更好的音质,而文件大小却更小了),同时也可以让您同本地以太网络或AirPort无线网络上的苹果电脑国家林草局:将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 1331 查看 厦门彩民喜获1052万元大奖 助力公益建设爱心厦门 2338 查看 如何在iPhone上查看较早的通话记录http://tx.qkslkus.com/
11.解决监控数据实时查看回传难题网络C学堂然而,由于自然保护区的数字化监控点位需要部署在青海、三江源头等无人区,并且涉及移动监测系统,因此无法使用常规的网络接入手段,需要通过卫星通 为了助力打造世界级国家公园的“中国名片”,满足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采集、监测、通信、定位导航、分析决策的管理需求,数字一体化林草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https://devpress.csdn.net/developer/66b5e03fa1ed2f4c8538e16f.html
12.以林草精神引领新时代林草事业——林草“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培训教育有广度。国家林草局系统共举办培训班430期,培训52048人。大力推进“林草网络学堂”建设,借助网络将培训纵深开展到基层一线,林业工作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在线学习平台注册11万余人,学习总时长超过80万小时。打造了荒漠化综合防治、国家公园建设、森林草原防火、森林可持续经营等一批培训品牌。 https://www.gwgpac.org/page91?article_id=2151&pagenum=4
13.插花与花艺设计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深圳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林草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花艺大赛经验丰富,近三年获得广东省一等奖6项,国赛一等奖2项,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赛项中国选拔赛铜牌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插花与花艺设计”负责人,主编教材2部,其中《插花与花艺设计》https://next.xuetangx.com/course/szpt65011003314/16909274
14.经济观察丨自然教育10年间:课程更加专业了,生态财富惠民了学生参加自然教育活动。 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关坝村类似,唐家河、老河沟等地都在围绕自然教育探索社区转型路径。最终目的,是通过自然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自然保护的关注度,进一步丰富国家公园周边基础设施。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管理处供图)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304/58874830.html
15.重走创业路——三维重建腾讯起点办公区腾讯云开发者社区11月12日,正值腾讯建立23周年,腾讯学堂同多媒体实验室及临境共同推出“重走创业路 —— 腾讯起点线上展览”活动。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腾讯将位于深圳华强北赛格科技园2栋的初始办公地点完成了线上的高精度三维复原,同期吸引了约3w+鹅厂人在线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浏览腾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90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