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林业知识产权年度报告“上新”我国林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释放新活力
2018中国林业知识产权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面推进林业知识产权工作,加快提升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林业核心竞争力,使我国林业知识产权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账单来了
2018年有哪些新成绩?
林业发明专利占林业专利总量54.25%
林业高等院校的专利公开量6421件
2018年,全国林业科研院所的专利公开量为1450件,其中发明专利公开量为944件,占其专利公开总量的65.10%;林业高等院校的专利公开量为6421件,其中发明专利3318件,占其专利公开总量的51.67%。
截至2018年底,林业科研院所的专利公开量共计8270件,其中发明专利公开量5987件,占其专利公开总量的72.39%;林业高等院校的专利公开量共计30324件,其中发明专利公开量18446件,占其专利公开总量的60.83%(图三)。
(图三)2014-2018年林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专利公开量统计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农业农村部公告统计,2018年注册和登记的林产品地理标志共37件,占林产品地理标志总量的3.8%。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注册和登记的林产品地理标志共978件,主要有核桃、枣、板栗、木耳、杏、花椒、枸杞和油茶(图五)。
(图五)2001-2018年注册和登记的主要林产品地理标志数量
(图六)2001-2018年主要林业软件著作权人登记量
林业知识产权转化应用取得新突破
低密度木材表层压缩增强实木地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应用“一种木材密实化的方法及密实化木材”(ZL201010522617.1)等2项发明专利技术,进行技术熟化和工艺完善,在浙江南浔久盛地板有限公司改建年产1万平方米的湿热软化压缩增强地板基材示范生产线1条,生产了奥古曼、杨木、坎诺漆3个树种8个品种的表面压缩增强实木地板。产品经检测,木材的表面密度由每立方厘米0.44克提高到每立方厘米0.80克,提高80%以上,木材的硬度提高60%以上,为速生材利用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朝阳途径,从而推动人工用材林培育,促进林农增收致富。
竹缠绕复合压力管
国际竹藤中心应用“竹纤维缠绕复合管”(ZL200920121209.8)专利技术,完善了薄竹篾加工与竹缠绕复合压力管制造工艺,实现了厚度为0.91—1.00毫米薄竹篾的规模化加工。在鑫竹海(山东)管道制造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的生产线上,制造了直径1.6米的竹缠绕复合压力管,经检测产品的环刚度为每平方米5300牛顿,导热系数为每米0.165—0.205瓦特。产品在国际竹藤组织青岛科技基地(山东即墨)完成了412.52米泄洪排水工程的应用示范,专利技术已在湖北、山东和内蒙古等3家企业进行了技术转让。
高附加值环保防火系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应用“一种低成本高效木材阻燃剂(ZL201110242942.7)”等3项发明专利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技术熟化和产业化推广,研制应用于家具、地板、室内装修及建筑墙体等领域的高附加值环保防火系列材料,产品高强耐水、防霉防腐、无甲醛释放,防火等级最高达到A2级。在江苏连云港保丽森实业有限公司建成年产3万立方米阻燃耐水秸秆基家具室内装饰用复合材示范生产线1条、江苏木易阻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年产2万立方米防火耐水生态秸秆基地板用复合材示范生产线1条、湖北省福江集团有限公司建成年产1.5万立方米防火耐水生态秸秆基轻质防火门及墙体用复合材示范生产线1条,新增产值达4000万元。
天然右旋龙脑
江西林科龙脑科技有限公司应用“天然右旋龙脑提取设备”(ZL201110445240.9)发明专利技术,完善了天然右旋龙脑提取加工工艺,提取率达1.08%。在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建成年产天然右旋龙脑40吨生产线1条,完成了2031亩龙脑樟枝叶的提取加工,生产天然右旋龙脑13.18吨。
叶用枸杞“宁杞9号”
木本油料高效制油装备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应用“一种低温螺旋榨油机”(ZL201510210808.7)等3项发明专利技术,进行中试示范,以压榨茶籽饼为原料进行微乳化萃取,建立了正丁醇-水复合溶剂同步萃取油脂/皂素/磷脂工艺,实现茶籽饼中油萃取率达90%,经检测饼粕残油率为0.44%。创制多级萃取装备、闪式高效提取等两套核心装备,搭建了微乳液同步萃取油和高附加值组分示范成套装置。专利技术在湖南奇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广应用,油茶籽(饼)年加工能力为1万吨。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