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腾讯音乐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15.5%至80.1亿元,净利润为8.71亿元。其中,在线音乐订阅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36.3%;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达6620万,同比增长40.6%,付费率达到10.6%,高于去年同期的7.2%与今年第一季度的9.9%。
不过,2021年Q2,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月活为6.23亿人,与上年同期的6.51亿人相比下降4.3%。此外,在线音乐的订阅会员ARPPU(平均每付费用户的收入)出现下滑,从持续一年多的9.3元下降至9元,主要受到本季度促销活动对付费水平的影响。
“当下的音乐原创环境,私以为过于功利化了,都需要尽快成功,尽快爆红一首歌,然后火速将歌手推出去接商业演出。哪怕只红一年十个月,也不在乎。”拉拉索文化创办人、大猩猩文化传媒副总经理李伟对燃财经坦言,从唱片公司到流媒体音乐平台,再到视频平台横行的年代,音乐的产生及推广,门槛一直往下降,从精英到平民。
“但创作真正的音乐其实需要一定门槛的,现在每年的新歌基本接近100万首,但是真正的好音乐并没有增多,你会看到好多歌曲很洗脑,但是却唱不到你心里去。”李伟感慨道。
80后赵还经历过国内音乐市场的野蛮生长期,“我还保存着2007年、2008年从网上下载的MP3格式的音频,现在还会用专门的播放软件去听这些歌。”早些年,他在谷歌音乐下载了很多歌,“当时谷歌搜索出来的资源很多,排版各方面也很好,有点像后来的虾米,就觉得很带劲。”
从行业来看,李伟指出,“从独家到非独家,音乐平台的营销策略,可能会从囤积音乐,到提升服务及用户感受等方向发展,这一点,对于音乐人的推广和传播,会更有利。”
“之前我们独立音乐人、乐队跟网易云音乐合作比较多,后来也都是要签独家协议,那我们肯定不干了,这不是霸王条约吗?对于普通音乐人来说,可以说是没什么保障了。”
在线音乐平台厮杀
根据招股书,2018-2020年,网易云音乐营收分别为11亿元、23亿元、49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8亿元、16亿元、16亿元,3年累计亏损约为50亿元。2021年一季度,网易云音乐营收14.91亿元,同比增长74.6%,调整后净亏损为2.84亿元。
网易云音乐规模仅次于腾讯音乐,但腾讯音乐近三年收入超过网易云音乐近10倍,且从2018年上市以来就处于盈利状态,两者可谓对比悬殊。
财报显示,2018-2020年,腾讯音乐的营收189.85亿元、254.34亿元和291.53亿元,总和高达73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33亿元、39.82亿元和41.55亿元。2021年一季度,腾讯音乐营收78.2亿元,净利润为9.26亿元。
目前来看,国内在线音乐市场仍然处于上升期。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6.58亿,较2020年3月增长2311万,占中国网民整体的66.6%。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增长至428.9亿元。
对比“428.9亿元”这个市场规模,腾讯音乐2020年的营收已经近300亿元,留给其他平台的市场份额不到百亿元。
从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Q2,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的月活为6.23亿,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6620万,付费率达10.6%,月度ARPPU为9元。
网易云音乐与腾讯音乐相去甚远。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网易云音乐拥有1.805亿月活用户,2018年至2020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为31%;其中,在线音乐服务的月付费用户数为1600万名,社交娱乐服务的月付费用户数为32.7万名。
他认为,现在国内音乐APP都在做社交,越来越深度,反而偏离“听歌”这个最初需求,“只能说,这个平衡,很难拿捏。”
还有没有金曲?
“以前我们会说《香水有毒》、《两只蝴蝶》是网络歌曲,庞龙是网路歌手,可是现在没有这种概念了,数字发行时代,所有歌手都变成网络歌手。”赵还发现,音乐的创作环境正在急速改变。
“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半小时创作出来的《学猫叫》,2018年被抖音主播小潘潘唱出来之后,迅速火遍全网,歌曲播放量有73亿次,短视频播放量38.5亿次,几乎所有一线年轻明星都拍过这首歌的短视频。
7月11日,抖音用户“音乐人王搏”上传了一首15秒的《尿床记》,以小朋友说的“我尿床怎么了?我尿床怎么了”作为歌词,也迅速在抖音上火起来,截至8月17日,播放量超过253万次,而话题“尿床歌”,在抖音已经积累了32亿次播放。
有“抖音神曲”加持,字节跳动也搞音乐。媒体消息称,1月,字节跳动上线音乐产品飞乐、音乐发行平台BeatDynamic,对标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进军流媒体音乐;4月下旬,字节跳动成立音乐事业部,其音乐业务版图包括负责国内音乐业务的抖音音乐、中国音乐业务拓展部门以及负责国外的海外音乐部门。
“不过可以肯定,音乐平台现在对于‘爆款音乐产品’的催生能力,要远远低于视频平台。”
“所以艺术人文性强、制作精良的作品反而未必受青睐,反而是一些切合当下受众快速消费心态、及时行乐的快餐神曲更容易得到流量加持,但带来的隐忧是昙花一现,正如十五年前彩铃时代的网络歌曲,只能红极一时,却不能流芳后世。”
对此,阿明和周一却表示了一种乐观的心态。“从整个市场来看,听歌的人,审美是在提高的。在我们从业者看来,神曲总是一时的流行,有艺术内涵的音乐才能长久地流传下去,好的音乐还是能创造价值。”阿明对燃财经表示,实际上,原创音乐正在崛起,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周一也说,“音乐还是很难被垄断的,现在95后、00后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他们也在接受多元化的音乐风格。过去,独立音乐人没有机会跟大公司合作,一些音乐节也没什么人去,现在其实是在变好。”他认为,站在一个长远的角度看,很多人喜欢抖快神曲,也是因为大家的鉴赏水平还在这个层次,但依然有很多人,更加喜欢优秀的创意、好听的歌喉和精湛的演出,优秀的音乐,还是会被听到。
*题图以及部分配图来自于unsplash。文中王可、阿明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