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依托现有林业信息化资源,运用3S、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建设与管理的业务需求,形成“框架统一、数据共享、分级管理、注重实用”的XX省智慧林长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满足全省林长制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要求,提升全省林业资源监测、调查、管控能力,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林业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资源监测实时化、工作决策科学化、目标管理精细化、考核制度规范化、管理方式长效化的XX省林长制信息化建设目标。
2
1.2建设内容
根据XX省林业发展现状和现实需要,开展XX省智慧林长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工作,以林长制为核心,完成组织体系、信息公开、工作督查、部门协作、考核评价等工作,为XX省全面落实林长目标责任和建设任务,实现林长制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提供支撑。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对于保障绿色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全面落实林长制,进一步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推进林长制改革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最先进的林业信息技术和手段,建设XX省智慧林长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形成林长会议、部门协作、信息通报、督查考核等制度体系,统筹各方力量、强化工作措施,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第三章
平台建设
系统基于B/S架构,充分保障林业业务数据的安全与国家保密要求的需要。搭建智慧林长制综合监管平台,处理数据与信息服务,开展业务应用,提供互联网生态信息公众服务。
(一)智慧林长信息管理系统
以人员为组织架构建立林长管理系统,界定各级林长责任片区,起到管护到位、责任明确、层层考核、时时查询的作用,做到林长上下级联动,具备任务一键下发、异常定位上报、考核层级量化、指挥高效直达的目的。具体操作中要体现上下级管理范围和目标任务,通过电子栅栏(实地范围电子化)实现综合管护,缩放至村级林长、护林员层面,可直观查看到每一片林、每一块地林的管护责任人,对各级林长界定管理范围内的林长信息、林长标示牌、护林员、小班二维码、古树名木、应急设施、监测设备等进行动态定位展示,实现互信互通。
1.信息管理
支持各级林长办对林长制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的报送、查询、发布等。
(1)林长信息管理:包括林长个人信息(姓名、职务、日常联系方式)、责任区(具体位置、四至边界、面积、林地或湿地类型)等;
(2)林长科技人员信息管理:联系方式、服务内容登记与查看、林业科技服务定期报送、技术人员技术服务总结报告输出等;
(3)护林员信息管理:护林员在线状态一览(在线、离线、出围)、图上定位、实时监控、历史巡检轨迹等;
(4)文件信息管理:包括造林绿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古树名木保护、森林防火、森林康养等实施计划文件的管理。
(5)信息检索:按照行政区、关键字、模糊查询等方式实现林区查询、林长、护林员、林长科技人员查询。
(7)林长、护林员考核,包括日常考核、未巡情况考核、怠工情况考核、出责任区情况考核。
2.网格化管理
XX省各级林长划分为省、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五级责任片区网格,并落实到电子地图上,实现各级林长网格的无缝套合,以及林长及其责任信息实时联结,并将基础地理、生态红线、森林资源(湿地、古树名木、森林廊道、风景名胜区)等进行定位与展示。
图1XX省智慧林长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层级说明
(1)省级网格
(2)市级网格
(3)区(县)级网格
(4)乡镇(街道)网格
(5)村(社)级网格
3.任务管理
包括林长的年度任务(森林覆盖率、新造林、森林抚育、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下发、任务区域详细内容(小班因子属性、总体目标、年度任务等)、任务进展状态、任务完成情况、公示牌等。
(1)实现任务督查,按照任务类型、主要责任人、任务内容、任务完成情况、展现林长制任务督查内容;具体包括进度上报、进度审核、进度汇总、进度输出等。
a.进度上报
通过为五级网格中省级、市级、区(县)级、乡镇(街道)级、村(社)级提供填报表格框架,为各级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数据录入入口,可以针对具体的任务,填报任务完成情况;
b.进度审核
上级网格负责人,可以对下级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可以对审核情况进行反馈,由下级查看审核结果,也可以将下级进行批量锁定,在审核期间,不允许下级再上报数据;
c.进度汇总
可以对各级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减少数据表格汇总的工作量,对于非量化考核的指标,仍需要手工进行汇总;
(2)建立林业事件审批流程,实现对每一起林业事件的登记、审查、处置、监督、统计分析等管理。
4.考核评估
根据任务完成和工作落实情况,按照考核指标逐项打分,自动生成考核评价结果,把考核评价贯穿于工作过程的始终,实现日常考评与年终考核的无缝衔接。由上级总林长负责组织对下一级林长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智慧林长移动APP
建立林长制移动终端应用系统,各级林长通过移动终端应用便可以实时掌握所辖区域内森林资源的总体状况,快速高效地处理待办工作以及面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林长制移动终端应用平台重点实现林区信息查询、工作办理、事件上报、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其他基础应用功能。在降低工作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对各级林长履职期间工作的监督,也为林长制考核制度的建立提供基础依据。
(1)护林员管理
(2)考核评价
包括林业设施管护情况、生态公益林管护情况、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法律法规学习、出勤天数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设定响应的打分标准,并对其进行评价;
(3)巡查日志
(4)任务管理
(5)异常上报
(6)通讯录
(7)巡护查询
通过巡护查询,可显示护林员的姓名、巡护公里数、巡护时长、巡护次数、天数、明细、路线等信息并报表;
(9)信息推送
林长或者护林员步入林区与古树名木周边,实现林区与古树名木属性信息推送,包括位置、面积、类型以及其他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