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马爱平通讯员宋平白登忠史文石
日前,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的“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暨生态护林员探访传播活动”走进位于拉萨市当雄县的纳木错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一场护林(草)员与林草科学家面对面的深度交流活动。
此次活动是科技部主办、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参与承办的2023年“科普援藏”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与拉萨市林草局、当雄县自然资源局(林草局)共同具体组织开展。
活动小组8名队员深入护林(草)员工作一线,与6名护林(草)员同走巡护路线,感受体验护林(草)员的日常巡护工作。
护林(草)员在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和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前哨”和“尖兵”的作用。近年来,当雄县制定出台《当雄县林(草)长制工作督查制度》等3项配套制度,完成县、乡、村三级林长设置,累计设立县级林长29名、乡级林长120名、村级林长208名,实现全县8个乡(镇)28个村居包联全覆盖。
当雄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杨光富表示,通过护林(草)员常态化巡护工作,既能让纳木错的青山绿水常在,又能让群众增加收入,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自然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双赢。
多吉拉姆的家就在纳木错湖边。由于母亲生病,她顶替母亲成为保护纳木错湖的一名生态护林(草)员,享受西藏自治区给予的每人每年3500元的生态岗位补偿经费。“当上护林(草)员后,在照顾生病母亲的同时,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生活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感谢国家的政策扶持。”多吉拉姆说。
纳木错作为西藏北部大型湖泊之一,水源补给充沛,水资源储量大,生物多样性丰富,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明显,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保护区内有高原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与河流湿地,湿地类型之全、功能之完善,是全球高寒湖泊、沼泽与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典型代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