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是有关程序、指令和数据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一个程序由若干条指令和所处理的数据组成
B.指令和数据形式上没有差别,都是一串0/1序列
C.指令和数据不能放在同一个存储中,必须分别存放在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中
D.启动程序前指令和数据都存放在外存中,启动后才被装入内存
解:答案C。指令与数据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只是取指令时取出的数据1/0组合是指令,在执行指令的时候从存储器里面时出来的是数据。D中CPU中能访问内存,不能直接访问外存(需要I/O接口,OS去控制I/O接口)
2.以下关于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方式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完成所有任务都必须执行相应的程序来完成
B.某项任务用某语言(如C++)编号程序后,一旦被启动,则马上可调至主存直接执行
C.程序执行时,CPU按指令地址自动按序到内存读取指令并执行
D.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方式称为“存储程序”控制方式
解:答案B。C++是高级语言,需要进行编译和链接生成机器语言
3.下面有关反映计算机中存储容量的计量单位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最小的计量单位是位(bit),表示一位“0”或“1”,一个字节为8位
B.最基本的计量单位是字节(Byte),因而指令、数据和地址的长度都是8的倍数
C.主存储器的编址单位一般是字节的倍数
D.主存容量为1KB,其含义是猪存储器中能存放1000个字节的二进制信
解:答案D。1KB=1024B
(1)使用更快的处理器
(2)增加处理器的个数,使得不同的处理器同时处理不同的任务
(3)优化编译生成的代码使得程序执行的总时钟周期数减少
(4)在CPU和主存之间增加Cache
5.下列选项中,描述浮点操作速度指标是()
A.MIPS
B.CPI
C.IPC
D.FLOPS
答案:D,CPI:时钟周期数;MIPS:每秒执行指令的条数;IPC:CPI的倒数,能运行多少条CPI指令。
----------------------------------------------------------------------------------------------------------------------
1.PCI1.0规范的数据线为32位,总线工作频率位33.3MHz,此时总线带宽约为()
A.33MB/s
B.133MB/s
C.266MB/s
D.533MB/s
答案:32位相当于32根线,根据总线带宽=总线频率*总线宽度/8可知,B为正确答案。
2.增加总线带宽手段很多,但以下()不能提高总线带宽
A.采用信号线复用技术
B.增加总线的时钟频率
C.采用猝发传送方式,允许一次次总线事务传送多个数据
D.增加数据线的宽度
答案:根据总线带宽公式B、D正确,C可以传送多个数据,而A的复用技术指数据和地址都可以用一根线传输,对带宽没有影响。
3.下述不正确的是()
A.总线式一组共享的信息传输线
B.系统总线中由地址、数据和控制三组传输线
C.同步总线中一定有一根时钟线,用于所有设备的定时
D.系统总线始终由CPU控制和管理
答案:D,在高速状态下由CPU控制,在低速状态下由PCI桥控制。
4.三种集中式总线控制中,()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A.链式查询
B.计数器定时查询
C.独立请求
答案:A,独立请求的效率式最高的。
假设CPU有16跟地址引脚,8根数据引脚,并用MREQ作为访存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用WR作读/写控制信号(低电平为写,高电平为读)。现有下列存储芯片:1k×4位RAM、4k×8位RAM、8k×8位RAM、2k×8位ROM、4k×8位ROM、8k×8位ROM,另外有74138译码器和各种门电路,要求最小4k为系统程序区,相邻8k为用户程序区
(1)写出对应的二进制地址码
(2)合理选用上述存储芯片,说明各选几片(1片4K×8bitROM,片4K×8bitRAM)
(3)详细画出芯片片选逻辑
4k:0000000000000000~0000FFF
8k:0001000000000000~00001FFF——>第一个4k;0010000000000000~0010FFF——>第二个4k
解析:如果选择4k×8位RAM,与ROM的地址线数一样,但选择8k×8位RAM时一共有13根地址线,片选的时候会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