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弧的基本规定、保护装置要求、保护方式及保护测试。
本标准适用于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直流侧的电弧保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048.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弧检测器
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直流侧电弧检测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的装置。
3.2
电弧分断器
安装于光伏发电系统直流侧,接收电弧检测信号,采取隔离、短路或开关等方式实现灭弧功能的装置。
3.3
电弧保护装置
检测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弧并能够提供电弧保护功能的装置。
3.4
串联电弧
与负载串联的电弧。
注:一般发生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导线上、连接处、组件或系统其他部件中,如图1所示。
3.5
并联电弧
与负载并联的电弧。
注:一般发生于导体正负极之间,如图1所示。
3.6
对地电弧
发生于导线与接地电路之间的电弧。
注:属于并联电弧的一种,如图1所示。
3.7
故障安全原则
当装置自身发生故障时,装置能在无需任何额外触发动作的条件下使光伏发电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4基本规定
4.1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当直流侧最大系统电压大于或等于80V时,宜设置直流电弧保护。
4.2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弧保护装置(以下简称保护装置)应具有动作信号功能。动作信号可由控制器或逆变器持续发出,电弧检测信号通道与光伏组串结构如附录A所示。当保护装置在15s内接收不到动作信号时应触发保护动作,并要求如下:
a)在并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当逆变器意外断开或主网电压丢失时,外部动作信号应中断。
外部动作信号也可由其他开关或监控装置(如火灾报警系统)手动中断。
b)在孤网运行或暂时孤岛状态下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当系统关闭时,外部动作信号应中断。
4.3用于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弧保护装置中的电弧分断器应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4.4用于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弧保护可采用隔离、短路、开关或改变逆变器工作状态等方式。隔离、短路、开关方式应满足GB/T14048.3的要求。
4.5对于并联电弧保护,若有绝缘监测装置,可不设独立的对地并联电弧保护装置。
4.6保护装置应标明电弧保护装置类型,开关器件应显著标示出开和关的位置。
5保护装置要求
5.1保护装置包括电弧检测器和电弧断路器。电弧检测器和电弧断路器结构参见附录B。
5.2保护装置在检测到故障电弧并动作后,应能切断发生电弧故障的组串并发出可视的告警信号(就地信号或远程监控信号),当不能判断发生电弧故障的组串时应关停故障电弧所在的整个阵列。
5.3保护装置的过流分断能力不应小于电弧断路器安装处短路电流的1.25倍。
5.5保护装置复位可采用就地手动复位、远程手动复位或自动复位三种方式,当采用自动复位方式时,要求如下:
a)保护装置应在动作3min后自动复位;
c)当保护装置在一天内自动复位5次后,第6次复位应采用手动复位方式。
6保护方式
6.1隔离方式
6.1.1隔离方式适用于串联电弧保护,可采用隔离组串或隔离光伏发电系统的方式实现。
6.1.2隔离装置安装于光伏组串输出端或逆变器输入侧,隔离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
6.2短路方式
6.2.1短路方式适用于并联电弧保护,可采用短路组串或短路光伏发电系统的方式实现。
6.2.2短路装置宜安装于组串输出端或逆变器输入侧,短路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
6.3开关方式
6.3.1开关方式适用于串联电弧或并联电弧。
6.3.2开关装置宜安装于光伏组件或接线盒的输出端。开关装置结构如图4所示。
6.4改变逆变器工作状态
6.4.1改变逆变器工作状态可通过逆变器控制实现灭弧保护。
6.4.2改变逆变器工作状态适用于串联电弧保护。
6.5保护方式适用场景
保护方式存在适用场景如附录C所示,应合理选择。
7保护测试
7.1保护测试设备
7.1.1一般要求
用于直流电弧保护装置测试的测试系统应包括直流电源、解耦网络、线性阻抗网络、电弧发生器、电弧保护器等测试设备,线路结构图如附录D。对于需要外部直流汇流箱的逆变器方案,在汇流箱前和汇流后均应进行电弧测试。
7.1.2直流电源
7.1.2.1一般要求
测试系统应具备直流电源。直流电源可采用恒压电源或光伏阵列模拟电源。
7.1.2.2恒压电源
恒压电源应包含一个附加电阻。恒压电源根据最大功率点进行调节,要求如下:
a)恒压电源应根据7.2中电弧测试工况对应的开路电压值进行调节;
b)最大电流上限应设定为7.2中电弧测试工况对应的最大工作电流值的1.1倍;
c)根据7.2中电弧测试工况对应的总电阻值及关系式见式(1)。
R1=R2=R总电阻/2k-R3(1)
式中:
R1,R2---解耦网络保护电阻,单位为欧姆(Ω);
R总电阻---电弧测试工况对应的总电阻值,单位为欧姆(Ω);
k---解耦网络个数;
R3---线性阻抗网络电阻,单位为欧姆(Ω)。
7.1.2.3光伏阵列模拟电源
光伏阵列模拟电源要求如下:
a)光伏阵列模拟电源应根据7.2中电弧测试工况设定最大工作点电压;
b)电流上限值应设定为7.2中电弧测试工况的最大工作电流值的1.1倍;
c)R1=R2=0。
光伏阵列模拟电源可能会导致电弧保护装置误检或漏检,必要时可选用合适的光伏阵列进行复检。
7.1.3解耦网络
解耦网络将电源与被测设备解耦,避免电源对测试造成干扰。
7.1.4线性阻抗网络
线性阻抗网络拓扑结构图。
7.1.5电弧发生器
测试用的电弧模拟装置。
7.1.6电弧保护装置
电弧保护装置可独立设置,也可集成于逆变器设备内。
7.2测试步骤
应根据被测设备等级选择合适的电弧测试条件。
各项测试适用工况要求如下:
a)测试1应适用于所有被测设备,针对小电流状态下可能发生的电弧;
b)测试2适用于被测设备最大输入电流为8A以上;
c)测试3适用于被测设备最大输入电流为16A以上;
d)测试4适用于最大输入电压810V以上(最大系统电压1500V);
e)测试5适用于被测设备单个信号通道的最大输入电流为24A以上;
f)对于测试1~3,当被测设备的最大输入电压低于开路电压,应将开路电压替换为被测设备的最大输入电压,此时,最大工作电压应为被测设备最大输入电压的0.6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