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功能。它由基础支撑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即硬件支撑和核心应用。支撑系统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图像接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移动应急平台、安全支撑系统和容灾备份系统等;应用系统包括: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风险隐患监测防控系统、预测预警系统、智能方案系统(即数字预案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应急资源管理和保障系统、应急评估系统、模拟演练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总体结构由基础支持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移动指挥平台、前端展示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还包括法律法规等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其中:移动指挥平台集软硬件与一体,通过无线网络与应急平台连为一体,实现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是基础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远程现场指挥的重要手段。
1)基础支持系统:包括有线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图像接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备份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等。
2)综合应用系统:包括应急值守(接处警)系统、重点防范单位视频监控系统、事故态势监控系统、事故预测预警系统、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联合指挥调度系统、现场应急指挥系统、应急资源保障系统、应急模拟演练系统以及地理信息服务和系统配置管理等11个应用系统。
3)应急数据库系统:指挥中心的基础数据和省级安全关键数据存储于中心数据库中。中心数据库包括基础信息数据库、空间信息数据库、预案库、工作网数据库、救援队伍数据库、应急资源数据库、应急救援装备数据库、专家库、法规库、案例库、事件信息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文档库等。
4)安全保障系统:根据国家安全保障的要求,实现应急平台通信、网络、应用等多层次的整体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场所安全、通信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状态监控、容灾备份、安全管理等。
5)移动应急平台:移动应急平台应满足现场应急通信、现场会商、指挥调度、移动办公、现场图像采集等功能。它包括:移动基础支持系统、移动应用系统、移动数据库系统以及业务承载系统等。
应急指挥系统需要集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灾害信息、预案、现场视频、GPS,辅助决策、网络会议、应急通讯为一体,能够快速的将各种需要的信息展现在领导面前,并以此作为应急预案管理分析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应急指挥系统对信息的事实显示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平战结合
市级安监部门大多数业务都是围绕“平”来展开,因此必须要“以平为主”,要确保常态下的系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快捷性。“平”时采集和存档的企业、重大危险源、应急资源等数据库信息,将成为“战”时辅助决策的重要依据,要实现“平”为“战”用,“平战结合”。
应急平台从系统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以下3大方面1)信息支撑平台:采集、传输、会议、通信。
2)决策支持平台:会议、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库、GIS、案例库、专家库、应急预案库。
统的整合问题,大大提高应急管理的综合效率。
市级平台主要功能。按照核心功能划分,应急平台也可以看作由信息获取系统、应急智能系统和决策指挥系统三个部分组成。主要功能包括:日常公共安全数据信息的汇集与报送、数字化应急预案的管理与完善隐患分析和风险评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接报与现场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分析、灾害事故的发展预测和影响分析、预警分级与信息发布、应急方案的优化确定与启动、动态的应急决策指挥和资源、力量调度、事故过程的再现与分析、应急行动的总体功效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价等。
市级应急平台应该理解为信息平台(包括信息采集、处理、上报)、指挥平台(包括通信、调度、可视化指挥)和决策平台(包括优化处置方案、辅助资源调配、动态评估、提供专家支持)的集成。
其次,从技术支撑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基于监控及会议视频系统建设,充分整合视频图像资源,对关键场所及事发现场进行监控,并通过视频会议
进行会商和异地指挥。
二是基于通讯指挥系统建设,利用有线通讯、无线通讯、卫星通讯等系统,实现集中指挥和无线指挥调度功能,指挥调度方便快捷。有的城市重点进行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
三是基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主要是以应急事件信息处理流程为核心,侧重于信息报送、分类、统计等功能,强调数据库建设,以事件为中心收集组织信息,或以服务为中心提供信息。
四是基于GIS系统建设,基于GIS技术开发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主要是利用GIS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能力,为应急救援工作的迅捷、高效开展构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基于GfS系统建设应急平台,有利于进行事故态势分析。根据态势分析可以对事故救援所需的救援力量进行定性和定量估计,为部署指挥救援提供决策参考。也有利于空间定位分析。对于灾害事故发生地的空间定位,如寻找最近合适救援机构和人员,查找受灾人员疏散地点,统计灾害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为灾后重建提供决策依据。还有利于救援与疏散路径分析。路径分析以网络图为基础,用于搜寻最短路径,用于疏散系统的优化,形成应急救援最佳路径方案。
河南应急平台主要由基础支撑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信息接报与发布系统、移动应急平台、应急指挥场所、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等组成。
2.1基础支撑系统
2.2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包括基础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事件信息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案例库和文档库等。河南应急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获取分布在各地级市和重点防灾区应急平台中的有关数据,为应急平台功能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持。
2.3综合应用系统
综合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应急值守、预报预警、综合业务管理、远程会商、辅助决策、模拟仿真等系统。各地级市和重点防灾区应急平台的综合应用系统要按照河南应急平台的数据格式要求提供相应数据,以达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效果。
2.4应急指挥场所
2。5移动应急平台
移动应急平台应满足野外现场音视频采集、现场通信和指挥调度等应急处置需要,包括移动数据库、移动应用软件以及通信设备,能够与各地级市和重点防灾区应急平台互联互通。移动应急平台应采用必要的安全措施接入河南应急平台和重点防灾区应急平台。应急现场的无线局域网采用安全措施,保障移动终端安全接人移动应急平台中的现场指挥系统。移动应急平台的计算机局域网入I21,应配置防火墙等安全防护设施。对移动应急平台中的计算机终端行为进行安全监控,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安全管理。
2.6安全保障体系
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和信息安全有关规定,依托河南政府主干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采用专用加密设备等技术手段,严格用户权限控制,确保涉密信息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等安全。加强应急平台的供配电、空调、防火、防雷、防灾等安全保护措施,及时进行网络、机房等的安全检测以及关键系统和数据的备份,逐步
完善应急平台安全管理体制。
2_7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主要是定义规范的信息采集、处理与更新流程、各部门专题信息集成的格式和标准、明确操作规范和责任以及各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网。(摘自河南省灾害应急平台研究)
应急指挥中心·网格化综合监管平台集应急指挥、执法汇总、日常监管、网格化管控、专家库等多个模块于一体,通过街道人员、行业监管人员、企业安全人员、专业服务公司、社会群众五方齐抓共管,实现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应急资源的整体调度和事故应急处理快速响应,以及安全监管的智能化管理,形成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的安全生产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