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故障转移+Hyper-V虚机自动迁移高
可用
Windows故障转移+Hyper-V虚机自动迁移高...1
一、系统原理...3
1.1高效率的VMbus架构...3
1.2完美支持Linux系统...4
二、架构拓朴...5
2.1网络及系统架构拓朴...5
2.2域结构拓朴...5
三、实验资源列表...6
3.1网络设备...6
3.2服务器设备...6
四、Hyper-v故障转移群集配置过程...6
4.1AD域...7
4.1.1AD域的安装过程...7
4.1.2AD配置过程...13
4.2ISCSI存储...18
4.2.1ISCSI存储...18
4.2.2配置ISCSI并创建ISCSI19
4.2.3加入域组...27
4.3Hyper安装...29
4.3.1ISCSI发起程序...29
4.3.2Hyper-V安装流程...31
4.3.3故障转移群集管理...34
4.3.4新建虚拟机...40
五、验证结果...44
5.1实时迁移...44
5.2故障转移...45
六、实验结果...47
6.1注意事项...47
6.2总结...47
Hyper-V采用微内核的架构,兼顾了安全性和性能的要求。Hyper-V底层的Hypervisor运行在最高的特权级别下,微软将其称为ring-1(而Intel则将其
称为rootmode),而虚拟机的OS内核和驱动运行在ring0,应用程序运行在ring3下,这种架构就不需要采用复杂的BT(二进制特权指令翻译)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由于Hyper-V底层的Hypervisor代码量很小,不包含任何第三方的驱动,
非常精简,所以安全性更高。Hyper-V采用基于VMbus的高速内存总线架构,来自虚机的硬件请求(显卡、鼠标、磁盘、网络),可以直接经过VSC,通过
VMbus总线发送到根分区的VSP,VSP调用对应的设备驱动,直接访问硬件,中间不需要Hypervisor的帮助。
这种架构效率很高,不再像以前的VirtualServer,每个硬件请求,都需
要经过用户模式、内核模式的多次切换转移。更何况Hyper-V现在可以支持
VirtualSMP,WindowsServer2008虚机最多可以支持4个虚拟CPU;而
WindowsServer2003最多可以支持2个虚拟CPU。每个虚机最多可以使用
64GB内存,而且还可以支持X64操作系统。
和很多朋友的想法不同,Hyper-V可以很好地支持Linux,我们可以安装支
SUSELinux10SP1,其中的网卡驱动,其总线类型就是VMbus。
这对于采用Linux系统的企业来说,是一个福音,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的服务器,包括Windows和Linux,全部统一到最新的WindowsServer2008平台下,可以充分利用WindowsServer2008带来的最新高级特性,而且还可以保留原来的Linux关键应用不会受到影响。
和之前的VirtualPC、VirtualServer类似,Hyper-V也是微软的一种虚拟化技术解决方案,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Hyper-V可以采用半虚拟化(Para-virtualization)和全虚拟化
(Fullvirtualization)两种模拟方式创建虚拟机。半虚拟化方式要求虚拟机与物理主机的操作系统(通常是版本相同的Windows)相同,以使虚拟机达到高的性能;全虚拟化方式要求CPU支持全虚拟化功能(如Inter-VT或AMD-V),以便能够创建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如Linux和MacOS)的虚拟机。
从架构上讲Hyper-V只有“硬件-Hyper-V-虚拟机”三层,本身非常小
巧,代码简单,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驱动,所以安全可靠、执行效率高,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虚拟机系统性能更接近真实系统性能。
一台华为5752-SI
两台G6S
两台xenserver的虚机
以下截图每一步细节都有,重复性的截图我就略过了,如若无图,可直接下一步,
或者默认即可。
添加角色和功能向导
或基于功能的安装(默认下一步及可)
选择本地服务器
由于AD域需要DNS服务的组件,所以我们需要选中DNS服务。
选择功能(默认下一步)
添加角色和功能
确认安装服务
DNS服务安装完成
AD域的安装
AD域安装完成,并将此服务器提升为域控制器
创建一个新的域,并指定根域名(这时候就已经用到DNS服务了)
配置目录还原模式密码
DNS选项(无视,下一步即可)
域名的配置
域配置的条件检查(正常如图所示)
进入AD域的管理界面,并开始配置AD域
新建一个组织单位(OU)
新建组织单位并且命名
添加域组成员
重复的已跳过,选择安排ISCSI服务器
默认安装到完成即可
创建ISCSI目标
选择分区将新建成ISCSI虚拟磁盘
给虚拟磁盘命名
创建Hyper-v的仲裁磁盘
新建ISCSI目标
指定目标主机名称
指定哪台主机有访问权限
将需要连接的主要都给权限
是否需要CHAP安全认证
等待进度条读取完成,关闭当前菜单
再新建一块磁盘
磁盘命名为Date(数据盘)
给磁盘分配大小
其它的与仲裁磁盘创建相似,所以省略,直接按照上图设置即可(至此两块磁盘都创建完成)
将首先DNS设置为域控制器IP(因为它也是DNS服务提供者)
在系统,更改计算机名里面修改。需要与前面你创建的根域名对应上(DNS也要设置为域控服务器IP,不然无法加入到域)
输入域服务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后面的Hyper-v1和v2也需要相同的方式加入到域)
在仪表盘里面选中ISCSI发起程序,需要注意的事,必须先加入到域,加域会重启,
ISCSI服务器必须先加入到域并开始运行服务后,其它客户端才可使用(客户端也必须加入到域)
选择发现选项卡,输入ISCSI服务提供IP
选择连接到目标
会出现两个磁盘,选择自动配置即可
打开计算机管理里面的磁盘管理,将ISCSI磁盘联机并格式化,(格式化只需要一台做就可以了)
两台的步骤基本相同,就不细分了
选择安装Hyper-V服务
添加角色里面将故障转移群集选中
选择下一步继续
选中一块网卡充当虚拟交换机的网卡,需要两块网卡命名一致,不然迁移会出故障
允许交换机实时迁移
默认即可,后续故障转移的共享磁盘设置完毕后还需要修改此项
安装完成即可
开始设置故障转移群集
验证故障转移群集配置,配置完毕并正常的话,会自动创建群集的。
默认下一步
所有服务器,从图所示可看见两台服务器都已经加入域
选择运行所有测试
确认所需要验证的配置,即可下一步。(默认下一步即可)
这个验证过程大概在5分钟左右
如图所示,配置通过。
开始创建群集
创建群集的向导,并且为群集命名和设置群集的Vip,并且在域组内会添加自动添加该成员。
确认创建
创建群集完成
创建群集共享卷,创建完成后,它会自动生成到C盘的ClusterStorage\Volume1\目录下
将虚拟硬盘和虚机存放到共享存储目录下
新建虚机
为虚机分配内存
分配网络,还是一样,强调两台母机的网卡名一致
为虚机分配硬盘大小
镜像引导
虚机创建完成,我在每台母机上按照命名创建了一台测试机,后面就开始验证了。
从图中可知,迁移是从22:00分开始,采用的是实时迁移
从图中可知Hyper-v2在21:49分虚机是正常运行的,并且已经正常运行4天多。
我在21:52的时候重启了Hyper-v2的服务器,模仿故障发生时的场景。
从上述的的验证结果来看,本次实验的Windows故障转移+Hyper-V虚机自动迁移高可用是成功的,
Hyper-v在windows2008R2就已经有这个服务,但在windows2012的时候有一次大幅度的更新,所以建议在一项新的群集项目中,采用windows2012及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这样系统的稳定性,业务的可用性和服务可操作性都有的很大的保障。
故障转移中的所有角色必须都是同一个作用域下才行。在域下面的服务器角色默认
本文档的适用范围在windows2012及windows2012R2,无法适用于其它版本的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