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虽然给游戏行业带来了很多展望,但短期内,身处行业内的很多人还是会感到很焦虑。”在9月6日,腾讯云举办的2024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游戏专场中,腾讯云互联网行业技术总经理陈亮在发言中提到。
而行业对该项技术的焦虑源头,便是AI在全球科技界兴起后,外界对游戏行业的两大“拷问”:AI在游戏场景怎么落地?如何进一步发掘这一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可能性?
在AI飞速发展的同时,全球游戏市场的规模也来到了更大的量级。数据平台Statista的报告中预测,2025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2205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0.18%
但入局者不断增加的今天,研发成本的攀升、流量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整体消费意愿的变化,使得游戏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越来越多的游戏企业也加入了“卷”游戏品质的行列,包括加强研发支持、网络服务、数据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能力。
一个客观现实是,随着国内各游戏厂商的研发经验不断积累,技术的溢出效应也同步更加显著。加注AI以充分发掘游戏业务的潜力,成了众多厂商的必由之路。
伽马数据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中显示,近八成头部游戏企业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引擎开发、云技术和XR等技术领域布局;有近六成头部游戏企业已构建AI生产管线、赋能虚拟内容生产或智能营销;此外,国内TOP50游戏厂商投资AI企业已超百次。
“吉比特雷霆在AIGC方面的探索已经有一年多了,在算力层面,公司也购买了高计算性能的H100。”吉比特雷霆游戏算法负责人刘江冬在大会中提到。
他指出,公司在推进AI技术时,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技术成熟度。在AI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哪些技术切切实实解决问题、实际落地并且低成本落地,是需要去实际考虑的。
第二点则是选择游戏的业务场景。“AI可落地的业务场景很多,但公司作为一个商业组织,包括技术团队,也需要以ROI(投资回报率)为目标考虑,去分析哪些场景的ROI更高。”刘江冬说。
第三点则是前期探索。刘江冬认为,实现技术通用化、框架通用化的同时,不也要思考同场景之间的能力是否可复用。
在大会现场,陈亮也提到,虽然AI看似是过去一年在行业内产生较高的热度,但从技术角度出发,AI已经在游戏行业中“蛰伏”多年。如3D蒙皮、角色生成和自动化的UV展开等,即是传统AI在游戏里面的深度应用。
早在2019年,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就为MOBA游戏《Dota2》的电竞战队OG设计了AI训练工具“Five”,通过生成AI队友或对手,为战队选手提供训练和数据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日,作为米哈游创始人之一的蔡浩宇就在领英平台直言,AIGC已经彻底改变了游戏开发的方式。
他认为,未来的游戏创作将主要由两类人主导:一是0.0001%的顶尖从业者,二是占绝大多数的业余爱好者。而介于普通和专业之间的普通游戏开发者,则应该考虑转行。
BUD联合创始人、CEO冯文慧认为,无论一款游戏是通过产品设计或技术驱动,通过AI辅助开发都是很好的选择。“在创作初期,我们的目标是提升创作者的工作效率。通过结合编译器和代码辅助工具,例如Copilot,以及3D领域的3DCopilot,都旨在降低创作门槛,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效率。这不仅使游戏开发更加高效,还能为游戏增添趣味性,创造与传统游戏不同的体验。”她指出。
在AI变成游戏行业不得不谈的话题背后,AI本身又给游戏行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在投放素材的生成环节,我们尝试了很多AI应用。除了使用StableDiffusion等常见工具,部分视频甚至可以直接做暗声口播、游戏场景、语音合成或语音克隆,缩短了整个素材制作的周期,并且也积累了不少可复用的素材。”黄龙说。
而在大会结束后,陈亮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云游戏和AI在游戏产业中的应用一直是业界探索的热点。目前,许多团队都在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如何将这些技术融入游戏开发中。“尽管如此,以上新技术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游戏开发模式。通常的做法是,开发者会先完成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开发,然后在游戏发行阶段,可能会通过云游戏平台来提供一种新的途径,让玩家能够轻松体验游戏。这样的做法有助于解决客户端游戏体积庞大或手机性能不足等问题,但本质上,它仍然被视为一种增值服务。对于AI的应用,其在游戏开发过程中可能被用于3D贴图、UV展开等环节,而在游戏运营阶段,AI可能被用来提供自动化的客户服务。这些应用同样被视为增值服务。”
卖不动了?“月饼大战”一触即发!
纠正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2.4万件!司法部重磅公布
事关央行买卖国债、降准降息空间、外汇市场交易等,这场发布会释放重磅消息
南财智库简介
营商环境周报(第129期)|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多测合一”改革,加快构建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标准体系
周杰伦终审败诉网易《天下3》;米哈游蔡浩宇称AIGC已彻底改变游戏开发
营商环境周报(第128期)|中央发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国常会审议通过2024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营商环境周报(第127期)|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商务部将推出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