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时政热点论文(精选5篇)

从2005到2006年,为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快速顺利地开展下去,我省(河南省)思想政治学科中招命题,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革新。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以旧教材知识为基础,以时事热点为载体,以人为本,灵活、开放,完全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全新的“素质评价”考试。

事实证明,这种“考试革新”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一方面,中招命题作为升学“指导棒”,它促使还在使用旧教材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进行质的飞跃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大胆的革新举措和创新精神,必将成为素质教育改革前进路上的一面鲜亮的旗帜,引领着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教学革新阔步前进。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如果能把握好这两年“考试评价”的新特点及其导向,作为一线教师,又能够进一步具体分析自己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典型性问题;如果能够带着这些思考和启示,重新审视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素质教学,一定会有诸多收获。考试的导向作用也正在于此。

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日常教学感悟,所得的几点体会,与各位同仁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新课程“中招考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笔者通过对近两年河南中招政治试卷的探究思考,发现有如下亮点:

1、多姿多彩的命题呈现形式。与传统考试命题多是纯粹的文字表述不同,近两年的中招命题呈现出变化多样的形式:例如:诗歌、谚语、对联、漫画、图表、人、物的照片等均可作为材料被选入试题。

就2006年的中招政治试题看,就有对联、漫画、地图、名人照片等多种呈现形式,完全可以与思想品德新教材课本相比美,秉承了素质教育的现代化活动教学要求,非常适合青少年的视觉感受。相比传统考卷严肃又生硬的命题,在“课改考试”多姿多彩的卷面面前,考生不再有紧张和压抑感,代之而来的是轻松愉悦之情。在如此恰切的氛围中做考试题,自然有利于考生真实水平的充分发挥。

纵览两年来试卷内容,要么以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进行设问,要么不忘体现河南家乡本土的发展变化。

2006年中招试题就凸显了时政热点问题的地位。例如从选择题中文化遗产日、和谐世界纯粹时政的考察,到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发展循环经济、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三峡大坝全线建成,社会主义荣辱观,宁西铁路的开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中部崛起(中原崛起)等重大国内时政、热点为载体,贯穿在概括体、辨析体、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各类题型中,让师生有种扑面而来的新鲜感与时代感。

3、以学生为本,处处体现了对考生的理解与尊重。

“课改考试”从内容到形式,始终以人为本,突出了考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对考生的尊重和关爱。

总之,近两年的“思想品德”考试评价,是政治学科实施开卷考试以来又一次全面的革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对新课改精神的忠实演绎;同时,也为我们课堂教学指明了航向,因为两年来我省政治学科用的还是“重知识、重理论、轻能力”的思想政治旧教材,尝试的是“重实践、重能力、求发展”的新课程要求命题,在这种“穿旧鞋,走新路”的现实面前,这种导向明确的新课程评价考试,为我们一线教师进一步深入地进行素质教学吃了定心丸,它使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和谐统一的曙光。

二、学生“课改考试”成绩中表现出的问题

05届和06届毕业生虽然用的政治课本是旧教材,但我们这两届毕业班的教师,能够全面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紧跟中招命题的新思路来进行素质教学,因此我校05和06届学生的思想品德课中招考试成绩优异。但是,细细分析,问题还是存在的,从中招成绩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主要有如下表现:

1、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不牢靠,重点知识、易混知识有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的现象。

2、审题能力差,看不清题目要求,读不出题中的有效信息;答题技巧欠缺。

3、不能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思维狭窄。

4、对时政理解不够,不能够将课本所学知识与时政及学生生活内容紧密联系。

看来,问题还真不少,那么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的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大家知道,政治学科实施的是开卷考,这使得个别学生和家长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考试时翻翻课本,资料就可以了,并因此放松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加上青少年理解能力有限,自然就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命题所灵活设问的实际问题了,更谈不上对开放性试题的创新要求了。所以答题中出现知识点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时政知识欠缺,可能与教师平时只重视课本的学习,对运用具体知识分析探究实际问题的延伸学习要求重视不够有关。有不少政治教师仅仅在考试前对学生进行时政复习盘点,且局限于时政小册子的机械学习,眼界狭隘,没有深刻领悟新课程教学要求,不能引导学生将日常知识学习与时政大背景结合起来进行能力训练。

三、由“课改考试”到思想品德课教学

认识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改评价考试”,再看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今天,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市07届学生已经全部使用新教材,如果能从引领课程改革方向的中招“新课改考试”中直接得到启示,这对我们政治课教学必将有立竿见影之作用。以下是我们两年来的探究及反思。论文参考。

1、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就是中招“考试评价”的精神。

2、把握学科优势:把时政、热点教学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时政、热点问题是政治学科大纲要求的必学内容。针对政治学时少、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实际矛盾。教师要及时做好日常重大时政内容的梳理,做好这方面的札记,并及时联系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时政延伸学习。也可以将时政搜集工作分派给对时政感兴趣的学生轮流来做,师生集中点评。这样学生很轻松地积累了许多重要时政知识,没有负担,在期末复习考试的时候也就水到渠成了。

3、注意知识整合、加强新课程命题考试的训练。

针对考前复习内容多,学生毫无头绪的事实,教师要注意对课本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知识体系进行专题演练,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加强对经典试题的解析练习,对学生的审题习惯、答题技巧进行专门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同一道题可以多角度地进行设问、引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回答问题,最终使学生对新的素质评价考题产生认同感,从而能灵活、从容地解答各类开放性试题。

综上所述,新的考试评价举措对我们政治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也是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市07届(郑州市全面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届)中招来临,“课改考试”评价的引领作用将会更加引人注目,让我们在它的启示下,沐浴着课程改革的煦风,锐意创新,更快更好地把素质教学推向前进。

参考资料:①两年来河南省政治中招考试试卷;

②两年来郑州市政治中招考试成绩统计及其考试分析。

一、时政播报

二、时政竞赛

时政知识竞赛只是竞赛形式的一种,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培养,还可以以一定的社会热点为主题组织一些形式更加灵活的竞赛:比如,2013年是改革开放35周年,可以举行以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发现家乡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的高尚情操;2013年,全国人民共同编制“中国梦”,我们可以抓住此主题举办“我的梦中国梦”小论文比赛,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把个人梦与祖国梦结合起来,并为之不懈努力。诸如此类的社会热点还有很多,只要有心有创意,老师们可以把时政竞赛进行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三、时政课堂

思想品德学科的时政性要求我们除进行时政播报和竞赛外,要开设专门的时政课。如何让时政课充满乐趣,并达到时政教学的目的,我们尝试着把时政课设为四个环节,分别是“时政速递”、“热点观察”、“漫”说时政、“时政竞答”。

“漫”说时政,是老师通过展示一些漫画让学生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一些事件,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漫画、分析漫画的能力,由于漫画带有幽默色彩,此环节深受学生们喜爱。

“时政竞答”是在前面三个环节的基础上,对整个课堂所学的一个巩固,即把本节课所涉及时政内容以试题竞赛的形式重现,让学生在竞争中巩固所学,加深印象。

四、时政论坛

五、时政渗透

一、思想品德课为什么要吹入时政风雨

(二)时政风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课堂,对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起着奠基作用,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思想品德课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理应受到思想的感化和熏陶,从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是仅凭上课之时的知识传授就能实现的。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学科知识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学生运用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的过程有一个外在条件,那就是对自身环境的认识,特别要求学生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视野,把握尽可能多的时政风雨,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不断的转化和学习,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三)时政风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中学生是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由于个性心理趋向独立,希望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对国内外时事非常关心,渴望了解国家大事,渴望了解国际风云变幻。但是,由于受自身知识、阅历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之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使他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不免带有局限性,如果不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势必会影响思想品德课任务的完成。因而,要多些吹进时政风雨,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正确的观点、立场,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帮助学生提高正确的认识,培养全面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如何让时政风雨沐浴思想品德课堂

时政风雨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通过外在感性的材料,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滋润思想品德的课堂,影响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课时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上为数极少的案例进行简单枯燥的理论陈述,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时政风雨以它的现实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以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有趣的语言魅力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时政风雨,课堂教学就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感觉。在寻找时政风雨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切合点时,教师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针对性。

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有其滞后性,其中有很多案例比较陈旧,需要教师根据情况及时补充新的内容,以便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同时增强学生关心时政的积极性,并能培养学生在良好兴趣下的自主学习精神。所以,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适时把社会上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和国内外重大事件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做,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国际国内人事直接与课本内容发生联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用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克服盲目性。(二)德育性

一、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搜集了解时政信息

二、将搜集的时政信息与教材理论知识尽量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从时事点评到开展时事专题讨论课,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____,一位教龄已18年的中学一级教师、一位____县政协第七、八届委员和________县委的副主委,他始终勤奋教学、履职尽责、建言献策,用踏实工作和劳动汗水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____5年8月,他根据教改实际撰写的论文——《试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参加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举办的教科论文评比活动,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____6年12月,他撰写的《浅谈孔孟人本主义思想观》论文,参加全省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获得二等奖。

他连续12年担任高三级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来,他认真研究高考规律,钻研考纲,每年都坚持自编高考复习资料,紧扣高考热点,尤其是在高考前编写出的时政热点复习资料,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同事的赞许。他所带课的2个班级,政治课高考平均成绩多次名列定西市第二名,甘肃省高中会考合格率每次都在96%以上。

____95年,他被县教育局评为“教坛新秀”;____96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____99年以来,他多次被所在的____三中和____中学评为年度优秀教师。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深知: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因此,他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积极参加县政协召开的会议和组织的各项活动,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

为此,____8年他被县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____9年他被县政府聘为“政风行风”评议员。

作为一名____盟员,他热爱自己的组织,能够按照盟县委的安排部署,积极参与盟组织开展的视察、调研活动,并主动承担有关任务。

他先后参与了关于____县职业教育情况、____县退耕还林情况、____县“村村通”工程现状、____县各中学基建欠款情况、“寄宿制”小学发展状况、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等调研活动,并执笔撰写调研报告。

THE END
1.『时事政治』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汇总【时事政治】提供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汇总,包括国内外时事政治、社会时事、文化时事、经济时事热点、生态时事政治热点等以及半月谈时事政治汇总。https://ah.huatu.com/szrd/
2.时政要闻2024-12-20 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4-12-20 习近平会见贺一诚 2024-12-19 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对澳门进行视察 习近平抵达澳门 2024-12-19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4-12-19 习近平在听取https://www.samr.gov.cn/xw/szyw/index.html
3.新闻热点2024-12-19 了不起的澳门·非凡25年丨满满的幸福 2024-12-19 2024“三农”观察|乡风文明展新颜 和美乡村入画来 2024-12-19 微纪录片丨黄河边上建新家 2024-12-19 微视频|沃野绘新卷 2024-12-19 锐评100秒丨“周五下班去中国”?过境免签再优化 你我都受益 2024-12-19 盛世莲花开|柳琴与法朵http://v.china.com.cn/node_8028924_6.html
4.时政声音 习声回响 一习话 声动中国 热点专题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海外网 央视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中青在线 中国军网 法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新闻热线:400-800-0088(节目覆盖热线) 中国互联http://news.cnr.cn/native/gd/sz/index.html
5.时政热点深度解读,十二月十四日实时政治读物推荐职称评定时政热点深度解读,十二月十四日实时政治读物推荐 随着时代的发展,实时政治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如何把握时事动态,了解政策走向,成为当下读者们迫切的需求,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在十二月十四日了解实时政治时,哪些书籍是最佳的选择,通过对这些书籍的详细评测与介绍,帮助大家了解它们http://www.xuelai.net/post/43657.html
6.2022年11月时政热点汇总:最新国内外时事政治新闻(实时更新)时政热点是很多人都在关注的,其实高考生也可以多关注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对于考生们来说时事政治热点是非常有可能出现在考题中的,小编就为大家带来2022年11月时政热点汇总,最新国内外时事政治新闻,供大家查看。 一、2022年11月时政热点汇总 1、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明年起取消发放就业报到证 https://www.gk100.com/read_87107.htm
7.每月时事政治2024年时事政治2021年1月时事政治热点(国内+国际)2021-02-05 2020年12月时事政治热点(国内+国际)2021-01-06 2020年11月时事政治热点(国内+国际)2020-12-03 每月时事政治栏目为您提供最新2024年每月时事政治汇总,包含国内时政和国际时政,最新更新2024年4月时事政治。 https://www.shiyebian.net/shishi/shizheng/
8.2022最新时事政治热点松审707……》 实时政治有关的问题概要,主要包括一下几个内容: 1)最近一段时期的国内、世界、国际会议,各国的政府更替,地区、国际间争端或战争;国内和国际政治和经济重要的新闻; 2)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根源; 3)对本国或者对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影响; 4)未来有关事态的发展预测. https://www.da-quan.net/ti/2022%E6%9C%80%E6%96%B0%E6%97%B6%E4%BA%8B%E6%94%BF%E6%B2%BB%E7%83%AD%E7%82%B9.html
9.政治实时热点题目政治实时热点题目选择题 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强调以什么为中心? A.经济增长 B.人民(正确答案) C.环境保护 D.科技创新 下列哪项不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标? A.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 B.加强文化交流与互鉴 C.建立军事同盟(正确答案) D.实现共同繁荣 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碳https://wenku.baidu.com/view/63f89d97b7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c5.html
10.时事政治全国时事政治热点评论解读时政热点新闻文章【中公时事政治】提供全国时事政治热点评论文章解读,包括经济时事政治、文化时事政治、社会时政热点、生态时事新闻热点精华评论及每月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汇总。https://www.zgjsks.com/html/jszp/ggjc/shishi/
11.热点专题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2024-12-23 15:28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2024-06-30 06:00 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 2023-08-11 19:26 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2023-03-04 17:10 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奋进强军路 打好攻坚战 http://www.81.cn/rdzt/index.htm
12.2024年每日时事政治热点汇总时事政治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年每日时事政治热点汇总,包含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常见的时事政治试题、时事政治话题、时事政治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等时事政治备考内容,帮助考生通过练习时事政治考试题能更快掌握时事政治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助力2024年事业单位考生备考顺利。https://www.zgsydw.com/kaoshitiku/politics
13.政治时政热点范文12篇(全文)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内容设置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新课程以生活逻辑构建知识体系, 四个必修模块都体现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新课程背景下, 面对复杂多样的时政热点问题, 我们要善于把握高考时政热点考试的特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理性看待时政热点, 优化时政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9uvtzo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