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朋友,特别是年轻一代,都坦白自己越来越少的看电视了,很多家庭的电视机成为了客厅的摆设,打开的电视也成为了聚会时的“BGM”。
而且,很多人好像没有电视机就觉得客厅缺了点儿啥,平时在家没有电视机好像也少了点生气。这些都成为人们购买电视机的理由。
一般来说,目前主流的电视机尺寸和对应的合理的观看尺寸如下:
电视机尺寸——最佳观看距离
55英寸——2.5m~2.8m
65英寸——3.3m~3.5m
70英寸——3.5m~3.8m
75英寸——3.8m~4m
80英寸——4m~4.5m
85英寸及以上——4.5m~5m及以上
当然,每个品牌的电视机厂商给出的尺寸距离对应标准都不尽相同。其实也可以通过计算电视机屏幕高度乘以3到对角线尺寸乘以2之间计算出大致的最佳观看距离,比如,55英寸电视机的屏幕对角线长度为139.7cm,高度为71.5cm左右,计算之后最佳的观看距离就是2.14米~2.79米之间。
我们在确定电视机尺寸前可以先确定我们在客厅、餐厅和卧室观看电视的距离,反向去确定电视机尺寸,不过,也要根据自身对电视观感的需求来选择,以上尺寸只是参考,而且也建议把未来的尺寸升级考虑进去,适当买大一些的电视机也是可以的。同样也需要考虑安装电视机的墙面尺寸和电视柜尺寸,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比例。
简单来说,电视机的屏幕分辨率就是画面的解析度,分辨率越高,屏幕越能显示更加清晰更加细腻的画面,因为现在的电视机宽高比基本上都是16:9的画面,所以主流分辨率就是两种,一种是1920×1080,也被称为全高清1080P,即屏幕横向1920个像素点纵向1080个像素点,还有一种是3840×2160,屏幕横纵像素点各为3840个和2160个,就是现在市场上常说的4K屏幕。
不管是全高清还是4K,都是指屏幕像素数量,不完全代表显示细腻程度,因为即便是同样的分辨率,不同尺寸的电视机上的像素密集度也不一样。比如4K分辨率很高,但是85寸电视上的像素大小远大于65英寸电视的像素,显示细腻程度前者不如后者。但是考虑到85英寸屏幕观看距离也远于65英寸电视,所以整体观感差距不大。
根据市场上常见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搭配,客厅或者大些的卧室需要购买55英寸及以上4K分辨率的电视,小些的卧室书房餐厅如果安装50英寸以下的电视,全高清1080P的分辨率也是足够的。
目前能买到的电视机还有8K分辨率的,屏幕横纵像素分别为7680×4320,像素数量相当于4K分辨率的4倍,主要是搭载在85英寸甚至更大的电视机上,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对于清晰度的感受除了跟电视有关,也跟视频内容的清晰度有关。很多消费者和屋主抱怨,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台大电视,4K的分辨率,但是看节目感觉比较模糊。其实这是因为电视机虽然是高分辨率的,但是这只是决定了显示清晰度的上限,更重要的是片源的分辨率。建议接入支持4K的机顶盒,或者寻找4K视频文件,这样就能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了。
主流的电视屏幕通俗的描述为LCD和OLED两种,LCD就是普通液晶,电视卖场里厚度大概5cm到10cm的就是这种。还有一种非常薄的,大概1cm左右,甚至有的更薄,这种是OLED面板的电视。
LCD电视显示层和背光层是两个部分,前者负责显示每个像素的色彩,后者通常采用LED背光,负责把前面的显示层照亮,所以厚度比较厚。背光的安装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侧入式和背照式,侧入式更把机身做的薄,但是对画面亮暗控制比较差;背照式是把发光源放置在液晶面板后方,机身一般比较厚,但是可以进行精确的独立控光,而且背光分区越多,越是可以精确的让画面该亮的地方亮起来,该暗的地方暗下去,这样整体画面会更加通透更鲜艳,不会让暗部的画面显得灰蒙蒙的。
目前还有一种QLED,中文名为“量子点”屏幕,从技术本质上和LED背光的LCD液晶电视是一样的,其核心是直径在2-10纳米之间的晶粒受到光电刺激时会根据晶粒直径的大小不同而激发出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用这种背光取代普通LED背光,可以使得电视机色彩更加艳丽,亮度更高,可以有效提升电视机的对比度。
所以,从选购的角度来说,如果预算不多,对画质的要求不是太高就把选购的重点放在LCD液晶电视上,而高端LCD电视在色彩和背光上也有非常好表现,画面暗部细节往往优于OLED,所以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对厚度、色彩的饱和度和黑场的纯净度有比较高的要求,那就选择OLED电视。
HDR是高动态范围(HighDynamicRange)的英文缩写,动态范围是指画面中能够同时记录暗部画面细节和亮部画面细节的范围,现在很多照相机和摄影机支持高动态范围画面的记录,而支持高动态范围的电视机则可以显示明暗差别很大电视。
更加直白的说,就是那种亮暗差别大的画面,比如昏暗的室内和晴天的窗外、夕阳落下的海滩等等,可以让画面中该亮的地方很亮,该暗的地方很暗,并且充分保留这些地方的画面细节,不至于亮的地方太亮一片白看不清,太暗的地方一片黑。
换一种说法也是提升了画面的对比度,让画面细节更加丰富。
支持HDR的电视需要非常高端的背光模组,一般是高端的电视支持的程度比较好,对画面有比较高的消费者重点考虑支持HDR的电视。
主流的色深有8bit和10bit的,简单的说,8bit指的是R、G、B每个子像素能显示2的8次方个颜色,那么屏幕上每个像素就能显示256×256×256即16777216个颜色,而10bit的屏幕面板每个像素的子像素能显示2的10次方个颜色,那么每个像素能显示1024×1024×1024即1073741824也就是大概10亿个颜色,体现在显示上,后者无疑比前者更加能显示鲜艳多彩的画面,而且播放高色深的画面或者视频的时候,可以避免渐变色颜色的色阶。
动态补偿是因为在把屏幕面板像素的响应速度提升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只是提升硬件的显示效果,无法提升提升视频源的帧数,所以就需要通过MEMC动态补偿技术来对画面流畅度进行提升。这种技术通俗的来说就是在原有的视频的每一帧中间插入经过处理器计算出的新的一帧,以提升原有视频的帧数,目前主流的插针方案是在中间对前后两帧进行分析,经过计算生成介于两帧画面的新画面,这样就可以让高速运动的画面看起来更加流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