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显示器尺寸选择主要集中在24-32英寸,屏幕尺寸并非越大越好,目前最合适的屏幕尺寸几乎在24-27英寸,适合多场景下使用,办公、设计、游戏等。
32英寸或更大尺寸更适合看电影或赛车游戏等,如果用于FPS类电竞,32英寸或许有些大了,玩电竞游戏相对比较累,需要左顾右盼。
2、分辨率
什么是分辨率?我们先了解一下。
我们知道,显示器显示的画面是由一个个像素点组合而成,其实分辨率就是屏幕纵横显示的像素点的数量。
假设你1K显示器,分辨率为1920X1080,意味着显示器横向有1920个像素点,而纵向有1080个像素点。
同样尺寸的显示器下,屏幕的像素点越多(分辨率越大),意味着画面表现越清晰、细腻。
所以对于设计师在选择显示器的时候,通常会比较注重分辨率,会考虑2K,甚至是4K分辨率的显示器,可以呈现作品的更多细节和清晰度。
而对于游戏玩家来说,选择显示器分辨率一定要注意,尤其玩3A大作游戏的话,2K、4K分辨率需要注意电脑的显卡性能是否可以带的动再考虑,因为分辨率越大,虽然画面更细腻、清晰,但是对显卡的性能要求也水涨船高。
3、刷新率
什么是刷新率?
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被刷新画面的次数,假设你的显示器是75Hz刷新率,也就是一秒钟可以刷新75张画面,如果你的显示器是165Hz,一秒钟可以刷新165张画面,意味着画面更加连贯、流畅、自然,可以减少画面延迟。
不过一般办公、上网、观看视频等日常使用来说,高刷新率并没有什么作用,一般60Hz/75Hz刷新率足以满足了。
但是涉及到FPS类电竞游戏,刷新率无疑变得尤为重要,高刷新率可以带来更连贯、流畅的画面,有效防止游戏画面出现拖影、延迟、模糊感和撕裂感,所以高刷新率基本是电竞显示器的标配。
4、面板类型
显示器面板类型就是显示器面板所用的材质,目前主流面板类型为TN、IPS、VA,这些面板各有特色。
VA面板在色彩和色准上相比IPS要逊色一些,但是对比度更高,黑色更纯,VA属于软屏,可以运用在曲面屏上,我们选购的曲面屏显示器99%都是VA面板。
IPS面板在色彩和色准表现是最好的,可视角度最广,不过缺点也是有的,IPS面板容易漏光,画面暗部细节比较差,黑色纯度不够。
目前各大厂商还大力推广了MiniLED背光,MiniLED背光是将LCD一整块的背光,替换成数个的LED灯作为显示器的背光源,在显示暗色和黑色的时候,可以单独控制区域背光变暗或关闭,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了显示器的对比度,且峰值亮度极高的优势。
不过MiniLED缺点也十分明显,成本较高,并且小范围的高光会出现光晕现象,虽然可以增加分区来减少光晕,不过依然无法完美解决,主要原因就是因为MiniLED的分区无法达到显示的像素级密度。
还有就是OLED,OLED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采用有机材料作为发光材料,通过电流刺激这些材料,使其发光,不需要背光灯,主要优势是对比度极高,响应速度极快,不过缺点是成本高,峰值亮度低、全屏高光亮度低,寿命短,容易烧屏。
其实每个面板都不会完全完美,所以就要看用户去权衡取舍了。
6、对比度
显示器对比度其实就是黑白颜色之间的亮度对比,并非越高越好,需要在合理的亮度值下,对比度越高,所能够显示的色彩层次越丰富。
这里说的对比度为静态对比度,有些厂商宣称的动态对比度,可以高达几十万比一,甚至为上百万比一,只是一个噱头,让消费者感觉很牛的样子,实则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还有些厂商通过盲目提高亮度的方式追求高对比度,实际使用上也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降低了显示器寿命。
一般工作的场景下,显示器的对比度最佳数值为60-80之间,而亮度最好在40到60数值之间。在玩游戏时,建议亮度和对比度调整至80到100之间,这样视觉效果会更好一些。
7、色深
色深指的是显示器的色彩过渡流畅度,或者说是色彩的精细程度,而显示器的Bit值,例如6Bit、8Bit、10Bit,其实就是“色深”参数,它指的是色彩的层次,例如6bit表示64灰阶,可以支持26万色,8bit表示256灰阶,可以支持1670万色,而10bit表示1024灰阶,能够支持10.7亿色,灰阶级数越多表示颜色越精细,色彩过渡更为均匀。显示器Bit值越大越好,越大意味着显示器才能拥有更鲜明的色彩层次,也更容易分辨出相近的颜色。
不过市面上有些显示器,8Bit、10Bit并非原生,厂家通过一种叫FRC像素点抖动技术抖动上去的,例如6抖8,就是让6Bit的实现十分接近8Bit的效果,还有8抖10,让8Bit的实现接近10Bit的效果,毕竟不是原生,只能是接近原生的效果。不过对于非专业用户,没有必要纠结显示器是否原生6Bit、8Bit、10Bit,更多在意的是专业设计师和调色师。
8、色准与色域
色准,指的是显示器的色彩还原准确度,表示显示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偏差,通常ΔE<3,当然数值当然越小越好,基本无法看出差异。
色域,指的是显示器显示的色彩范围,目前常见的屏幕色域标准有三种,分别是sRGB、NTSC、AdobeRGB。
1.NTSC:NTSC是电视色彩标准,属于色域最广的标准,不过如今已经过时了,现在基本没有以NTSC色彩标准的内容,只作为参考。
2.sRGB:目前的微软旗下的Windows系统和众多原生软件默认支持的色彩空间,sRGB≈72%NTSC。
3.AdobeRGB:AdobeRGB是由Adobe公司推出的色域标准,AdobeRGB≈95%NTSC。
sRGB色彩空间范围要小于AdobeRGB和NTSC色彩标准,不过sRGB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色彩空间,大多数的显示器都只支持sRGB的色域范围,近似相当于sRGB≈72%NTSC,AdobeRGB≈95%NTSC,约等于是因为即使是100%的NTSC,也不能完全覆盖到100%sRGB,所以如果显示器只标注NTSC色域算是一个坑点。其中AdobeRGB相比sRGB色域更广,能表示出更加细腻的青色和绿色。
目前很多显示器厂商标注了超过100%sRGB,例如120%sRGB、130%sRGB,属于偷换概念的行为,一般超过100%sRGB,例如120%sRGB、130%sRGB,指的是色域容积,并非色域覆盖,色域未必覆盖到100%的sRGB。
9、HDR技术
如今的显示器、手机、电视都增加了HDR技术,HDR技术相比传统的SDR可以带来更好的色彩精度、对比度以及亮度,能够同时呈现更加丰富的暗部、亮部细节,不至于暗部太过暗,而亮部太过亮的场景,提供近似于人眼视觉效果。
目前HDR根据亮度分为几个等级,HDR400、HDR500、HDR600、HDR1000等不同等级,认证等级越高越好。
市场上还有显示器厂商标注HDR10,主要是因为达不到HDR400亮度标准。有些显示器采用了HDREffect技术,这是模拟出来的HDR效果,并非真HDR,无法在游戏画面设置中开启。
无论是HDR10和HDR400,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实际效果与模拟出来差不多,HDR600拥有不错的亮度和对比度,虽然无法体验到原生的HDR明暗细节,但也会有不错的色彩标准,如果想要追求真正原生的HDR,至少选择HDR1000才有意义,不过显示器也比较贵。
液晶显示器亮度最小应该调整至40,最大为80,这样对眼睛的伤害也是最小的。显示器的分辨率越高,那么亮度应该调整的越暗。
10、G-sync和Free-sync垂直同步技术
我们知道,在显示器的固定刷新率与显卡的帧率不同步时,游戏画面可能会出现撕裂和卡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的电竞显示器会带有G-sync或者Free-sync垂直同步技术。
其实G-sync和Free-sync的工作方式、技术原理基本相同,都属于适应性的强化垂直同步技术,在一定限度内保证画面不再撕裂、卡顿、延迟等。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G-Sync需要在显示器内部安装NVIDIA研发的硬件芯片,所以会增加显示器成本,效果会更好。而FreeSync是免费开源的,也不需要独立的芯片,所以成本低,效果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