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是回顾中华民族国际交往的历史足迹,审视当前国内外的实际形势,并洞察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伟蓝图,旨在与沿线国家并联合更广大的国际社会开展密切合作,通过加强各种生产以及人文要素的互联互通,携手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陈光标: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民营企业大有作为
“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在过去六年来,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甚嚣尘上的逆流,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对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对外保持进出口和国际投资的强劲态势,首先应归功于“一带一路倡议”所创造的巨大商机。
陈光标董事长与金一南少将亲密交流
陈光标董事长与金一南少将亲密交流“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一方面为民营企业安心发展打消了疑虑,提振了信心,另一方面又为民营企业大踏步进军全球市场指明了方向。
金一南少将演讲
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的总目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实现这一总目标的五大战略路径。迄今为止,我国政府已与15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由亚欧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区域,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加速形成;银行、基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相互交织,货币交换和人民币结算业务不断扩大;大批的援外干部培训以及留学生培养计划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凡此种种,均在政策、设施、资金、人才等各个方面为我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务实合作铺平了道路。
陈光标董事长在现场
抓住机遇。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机遇来自于市场。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国内的过剩产能以及竞争白热化的微利产品,可以在沿线国家找到新兴的市场需求,因此有助于回收过剩产能的残值和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机遇来自于政策。国家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资本汇兑、银行结算、出口信贷、出口退税、进口免税、产业园补贴、清关检疫等很多方面提供了政策优惠,企业要了解这些政策的细节和程序,设法把政策用足。
陈光标董事长与新西兰前总理:詹妮.希普莉亲密交流
扬长避短。企业首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再好的市场机遇,假如企业自身没有对应的优势,一切努力终将是徒劳的。不能因为看到非洲需要大量的智能手机,大家就一窝蜂地去做手机。那些是任正非、陈明永、雷军等手机大佬的优势。认识自身的劣势,意味着企业必须克制贪念,集中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业务。对于投资规模巨大、回收周期漫长的基础建设项目,与巨型的国有企业直面竞争是不明智的,王健林在马来西亚项目上的败北就是一例反面教材。但是,民营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在某些细分项目上与国有企业展开合作。
陈光标与意大利马泰奥·仑齐总理、西班牙马里亚诺·拉霍伊·布雷首相等就“世界经济与环境”等议题做交流讨论
诚信守法。把工业酒精兑水的白酒卖到俄罗斯不仅败坏了企业的名声,而且破坏了国家的形象;在波兰基建项目上低价竞标,实施过程中涨价,也导致了类似的教训;中国企业之间在“一带一路”项目上恶性竞争,造成了“肥水流入外人田”的例子不在少数。另外,通过贿赂当地官员的手段争取项目、捞取优惠的做法,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诟病。所以,信守契约,认真遵守本国、东道国以及国际法规,是企业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底线,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
规避风险。在商场上,机遇和风险永远是如影随形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企业要分清哪些是现实的机遇,哪些是潜在的机遇,而更主要的,是要建立风险的识别、预警和防范机制。要知道,作为理性的经营主体,企业追求的是长期的合理利润,而不是依靠赌博式的投机进行火中取栗。社会动荡、政府更迭、外国势力干预构成了典型的政治风险,设施落后、外汇短缺、能源匮乏,构成了典型的经济风险,观念差异、话语不同、非政府组织以及工会的力量构成了典型的社会风险。
我代表中国民营企业家表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利用发展机遇的同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的持续经营、为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