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5.28湖北
针对其中的落实“三用电”要求,电网头条将持续进行科普式解读。
即电力需求响应的简称。
简单来说,就是用电负荷有“高峰”和“低谷”,为了保障用电供需平衡,号召大家一起“削峰填谷”,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当电力供应紧张(或过剩)、出现时段性电力电量不足(或富余)时,电网企业根据供需形势,在能源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经济激励为主的措施,邀约具有负荷调节能力的用电客户在双方约定的特定时段主动调减(或增加)用电负荷,有效实现削峰填谷,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然后,客户按主动调减(或增加)的用电负荷获得一定补偿(补贴)。
越多用电客户响应这种号召,就越有利于实现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2022年,国家能源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
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加强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整合分散需求响应资源,引导用户优化储用电模式,高比例释放居民、一般工商业用电负荷的弹性。
力争到2025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3%~5%,其中华东、华中、南方等地区达到最大负荷的5%左右。
电力需求响应可以分为削峰和填谷需求响应。
需要用电客户在用电高峰期间减少用电。
需要用电客户在用电低谷期间增加用电。
电力需求响应可分为日前、小时级、分钟级、(准)秒级响应。
电网企业于需求响应执行前数小时,通过语音、短信等形式向协议客户发出响应执行通知;收到响应执行通知的客户在响应时段自行完成负荷调节。
电网企业于需求响应执行前30分钟,通过电力需求侧实时管理系统向协议客户发出调节指令,经客户确认参与后,利用需求响应终端与客户自有系统的联动策略,自动完成负荷调节。
电网企业在电网紧急情况下,通过平台向协议客户发出控制指令,利用专变负控终端或精准负荷控制终端等负荷控制装置的分路跳闸功能,自动完成负荷控制,实现电网紧急情况下的精准调控负荷。
哪些客户有条件
成为需求响应客户
鼓励具备智能控制系统的中央空调、储能设施等负荷大的用户和负荷集成商参与;
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
有的地区会随机选取一定比例的居民客户体验参与需求响应。
低压居民体验客户可在首次完成邀约答复后,自动转为需求响应客户。
参与需求响应
领补贴!
参照各地已出台的电力需求响应实施方案,参与需求响应的客户会领到相应的补贴。有的补贴还包括容量补贴和电量补贴两部分。
以浙江为例↓
高压客户补贴通过电费退补方式发放,一般在本次响应后下一季度首月减免相应金额的电费。
低压客户补贴,在本次响应执行后的2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费补贴方式发放。
目前,国家鼓励推广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空调负荷等主体,以负荷聚合商或虚拟电厂等形式参与需求响应。
电网企业深化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融合贯通各类数字化平台,支持多种主体参与需求响应,着力强化负荷管理,打造“一键响应”新模式。
电力需求响应在多方共同参与下,能在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之余,进一步汇聚负荷侧资源,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形成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合力。
在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统一组织下,国网江苏电力于2021年春节期间,3天6次实施全省范围填谷电力需求响应,累计填谷1651.53万千瓦,合计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消纳达11553.78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4.61万吨,创当时全国填谷需求响应消纳电量新高。
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经理吕卓表示:“每次在接到需要响应邀约后,通过供电公司协助开发的园区低碳数智管理平台,可一键启动响应策略,快速压降500千瓦左右负荷。”
预计2023年冀北电网最大负荷3080万千瓦,如果最大负荷的10%通过虚拟电厂响应市场价格信号进行实时填谷响应,初步测算,一个供热季可多消纳新能源近3亿千瓦时。
企业主毕胜民算了一笔经济账:“企业已接入虚拟电厂的电熔镁负荷如果全部参与调峰,按±15%可调节区间计算,可调容量将达到±1万千瓦。这部分负荷进入辅助调峰市场交易,按每天调峰1小时计算,全年可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21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