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4:聚沙成塔发电,虚拟电厂如何串起“能源珍珠”?

在国家“3060”战略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集中式与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正在迅速发展,大量不同种类的分布式能源被接入电网。尽管分布式能源具有灵活性高、易于与负荷互动以及能效利用合理等优势,但其发电效率的不稳定性却可能对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大部分分布式能源单体容量较小、数量众多且接入点分散,这也给电网调控和电力市场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虚拟电厂(VPP)的概念被引入。虚拟电厂能够聚合调度海量的分布式能源,通过第三方主体的参与,实现了对分布式能源的有效管理和调度。这一模式的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更推动了能源结构的智慧化转型。

虚拟电厂的运作模式,将众多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型的“虚拟电厂”。这样的聚合模式,不仅提高了能源管理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也为电网调控和电力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虚拟电厂是什么:

1.分布式资源的聚合与优化

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简称VPP)是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分布式能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虚拟电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电厂,而是一种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分布式电力管理系统参与电网运行调度,实现“源-荷-网”聚合优化。

2.结构——可调节性是资源层的核心

资源层的调节能力和质量决定虚拟电厂完成调度指令的能力,工商业储能作为优质的调节资源之一,是虚拟电厂大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源:目前接入资源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自身不具备调节能力,可和工商业负荷视为整体,构成一个可调节负荷。

储:可调节能力、响应速度和可靠性都较为优质的调节资源,同时具备削峰和填谷能力,虚拟电厂进行高频次大幅度响应的必备资源。

二、为什么需要虚拟电厂:

1.风光快速增加带来的填谷需求

风光装机快速增长,加剧电力系统不可控性。新能源出力主要受来风、来光影响,人为干预作用小。因此,当新能源出力与负荷用电特性不吻合时,便存在新能源电力消纳问题,处理不当会引发电力系统安全事故,且造成投资的浪费。

“鸭子曲线”变“峡谷曲线”,光伏增加带来填谷需求。“鸭子曲线”最初由美国加州电网运营商CAISO提出,即在光伏出力高峰的中午,净负荷曲线下降,随后在晚上光伏发电量下降时净负荷急剧上升。随着光伏装机增加,CAISO的净负荷曲线出现了向“峡谷曲线”的转变,即中午净需求更低,跌至零值甚至负值;傍晚负荷增加更加陡峭,其他电源必须快速爬坡出力以适应负荷的急剧攀升。

国内以山东为代表的部分省份同样有明显的填谷需求。山东装机结构与CAISO相似,截至22年底,光伏装机占比达到22.5%。在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山东省内用电负荷下降约15%,引发连续负电价现象。值得注意的是,4月29日-5月1日现货价格曲线形状类似鸭子曲线,期间10时-15时负电价出现尤为频繁,而该时段为光伏发电高峰。

2.负荷峰值屡创新高带来的削峰需求

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增速快于工业,负荷峰值增速大于用电量增速。近十年以来,我国第二产业增速相对较低,在用电结构占比明显降低,从2013年的73%下降至2022年的66%,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比之和则由2013年的25%提高至2022年的33%。

用电结构变化带来负荷新变化:

1)日负荷峰谷差更大;

2)受极端天气和消费能力等因素影响,年负荷曲线呈现夏、冬双高峰特征;

3.充电桩等新型负荷使得负荷侧复杂程度提升

充电桩加剧居民生活用电负荷峰值提升。充电桩对配电网的影响主要包括:

(3)充电负荷波动带来网络损耗等。

因此,充电桩的发展导致了削峰填谷需求的增加,但同时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本身是良好的可调节负荷,如能通过虚拟电厂进行聚合和优化,是降低充电成本和降低电网投资的双赢之选。

4.实现用户侧和电力系统高度灵活互动的远期目标

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标志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全面启动和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

蓝皮书提出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加速期(当前-2030年)用户侧目标之一为电力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分散化需求响应资源进一步整合,用户侧灵活调节和响应能力提升至5%以上,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开发利用和高效消纳。远期,将实现用户侧与电力系统高度灵活互动。

5.需求侧响应能力力争达到最大负荷的3%-5%

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目标明确。十四五前,虚拟电厂停留在个别地区、项目试点阶段,一是新能源装机占比不高,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资源需求不强;二是缺乏量化目标。2022年,《“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3%~5%,其中华东、华中、南方等地区达到最大负荷的5%左右。

虚拟电厂政策密集发布,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一环,政策力度有望持续加大。

三、虚拟电厂产业链

虚拟电厂产业链包括上游资源侧、中游负荷聚合商和下游客户。

1、上游资源侧:“正/负”资源与储能电站。“正/负”资源中“正”指发电侧,含分布式光伏、小型水电站与少数集中式发电厂;“负”指用电侧,含居民、工业、充电桩、换电站与商业和建筑物等。

2、中游负荷聚合商:通过专业技术评估用户的需求响应潜力,整合分散的需求响应资源来参与电力系统运营。可为客户提供需求侧响应、参与电力市场进行价差套利与降低偏差考核费用三项服务。

下游客户:主要含电网调度、用电用户、售电公司与新能源电站四类客户。

随虚拟电厂行业发展加速,各领域企业布局加速。虚拟电厂行业主要涉及三类企业:

1、电网系企业,主要依托电网系统建立自身竞争优势,如国电南瑞、国网信通等;

2、电力信息化企业,在智能计量、发电功率预测、提供解决方案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如东方电子、恒实科技、苏文电能、国能日新、朗新科技、远光软件、安科瑞等;

3、具备丰富分布式资源的新能源企业,如晶科科技、南网能源、芯能科技等。

其中晶科科技、南网能源得益于分布式资源丰富,未来有望成为虚拟电厂聚合商。2022年11月,晶科科技旗下的综合能源服务商晶科慧能以负荷聚合商身份组织晶科10MW/2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全程参与虚拟电厂72小时试运行,验证了该储能项目除了两充两放的基本盈利模式外,还可参与调频辅助服务获得收益。而受益电价改革,背靠南方电网的南网能源2022年底工商业装机达1360MV,2017~2022年复合增速为26.5%。

东方电子虚拟电厂业务涵盖负荷聚合商级、园区级和城市级虚拟电厂,提前多年布局,目前已有成熟应用。2022年4月,上线的“粤能投”虚拟电厂管理平台是公司服务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的成功案例。

特锐德已经建成虚拟电厂平台,实现与16个网、省、地级电力调控中心或需求侧管理中心的对接,2022年9月份,公司作为首批14家聚合商之一接入了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公司具备虚拟电厂条件的可调度的资源容量约为200万KW,报告期内参与调度的容量超过40万KW,参与调度电量超过7000万度。

四、虚拟电厂如何创造收益:

1.需求侧响应

当前我国虚拟电厂处于邀约型向市场型过渡阶段。邀约型阶段主要由政府部门或调度机构牵头组织,发出邀约信号,虚拟电厂组织资源进行响应,并获得容量/电量补贴。我国多个省份出台了需求响应细则,其中以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开展得较好。

需求侧响应补贴单价高但频率低,市场化程度低。需求响应以削峰为主,主要发生在迎峰度夏期间,主要目的在于保供。以广东省为例,2022年全年开展9次日前邀约型市场化需求响应(均发生在7月和8月);最大削峰负荷277万千瓦,最大响应申报量609万千瓦;有效响应调用收益1.63亿元。可以看到,虽然补贴最高达到5元/千瓦时(可中断负荷),但需求响应并非常态化进行,发生频率较低,有很强的计划色彩。因此随着我国电力市场体制建设逐渐完善,虚拟电厂也正从邀约型阶段向市场型阶段过渡。

2.辅助服务市场

新型电力系统持续催生对辅助服务的需求。传统电源(火电、水电等)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而新能源存在出力波动、无功缺失等特性,导致高比例新能源装机电力系统对电力辅助服务的需求提升。

3.电力现货市场

现货试点不断推进,全国推行大势所趋。2017年,南方、蒙西、浙江、山西、山东、福建、四川、甘肃等八个地区成为第一批现货试点地区,目前首批试点地区均已完成长周期结算试运行;2022年,第二批6个试点地区启动试运行;此外,宁夏、陕西、河北南网等非试点地区也出台现货方案,推动现货市场建设。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已有20个省级电网开展现货市场试运行,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也已进入五省区全模型试运行。

现货模式下收益波动性更强,对虚拟电厂交易能力提出要求。现货市场全天96个报价时点,报价上下限幅度相对较宽,价格波动频次高、幅度大,较难进行预测。从山东省2022年2月-2023年1月共1年的现货价格情况看,连续四小时区间内,最低价和最高价出现最多的分别是10-13时和17-20时,但最低价和最高价落在这两个区间外的概率分别为46%和45%,即如果采用固定的4小时区间调峰策略,有近半的概率无法获得完整价差套利。因此,虚拟电厂参与现货套利获得收益,需要有较强的计算能力、预测能力和交易能力。

五、推动虚拟电厂发展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

我国自2021年来鼓励通过虚拟电厂挖掘需求侧资源并组织其参与需求响应,不断出台虚拟电厂支持政策,明确将虚拟电厂作为一类并网主体和辅助服务市场参与主体。2023年9月,国家能源局公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指出电力现货市场近期建设主要任务为推动虚拟电厂等新兴主体参与交易。在政策推动下,可以预见未来虚拟电厂对市场交易的参与将进一步得到扩大。

(二)明确权责边界

目前,各地对虚拟电厂的市场准入门槛存在定义与边界差异,大多数地区将虚拟电厂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市场,只有部分地区开展了电力现货市场的准入试点。这种差异性导致了虚拟电厂在市场中的定位和参与方式的不一致性。在现行法规体系下,电力系统和市场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法规制度和规范。然而,虚拟电厂作为新兴参与者,在缺乏专门政策支持的情况下,面临如何遵守法规制度和规范、有效参与市场交易的重要问题。这也意味着虚拟电厂的建设、运营、市场准入、参与方式、监管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中,系统设计、成本分摊机制、盈利模式、交易机制等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规范。这一系列未解决的问题,使得虚拟电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为推动虚拟电厂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在法规政策层面提供更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为虚拟电厂的规范化和市场化提供更为清晰的方向。

此外,目前虚拟电厂主要依赖政府机构或电力调度机构的邀请信号来加入市场,市场化交易机制的不足导致虚拟电厂缺乏明确的技术规范和权责规定,商业应用面临较大挑战。在现有市场体系下,电力系统和市场应该加强对虚拟电厂技术规范的明确,明确其在市场中的职责和权利,为其提供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框架。这有助于提高虚拟电厂的规范性和市场化水平,为其在市场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持。

(三)强化市场机制

(四)重视网络安全

虚拟电厂的核心之一在于通信,在通过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时,需要依靠信息通信和协调控制等技术采集、组织、分类和处理大量的能源数据和信息交换,包括实时能源产生和消耗数据、设备状态信息等。在分散式电源终端接入后,将依靠电网中的大量信息,从而控制用电需求和发电输出,这一过程涉及多交易主体的用户敏感数据处理。如何保障用户用电信息的隐私性,保证用户负荷不被恶意干扰或盗取权限,将成为构建虚拟电厂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重中之重。此外,虚拟电厂由海量设备互联而成,传统电力设备和各种终端将通过数字技术并入一个复杂的大型系统中,过去有限联网的关键设备可能被暴露在新的网络风险之下,处于末端的设备也由于其较低的安全防护能力在网络攻击中格外脆弱。

六、虚拟电厂市场发展前景

首先,虚拟电厂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例如风能和太阳能,作为分散式发电源的数量不断增加。虚拟电厂以其整合分散式能源的能力成为解决电网不稳定性和不均衡性的有效方法。通过连接这些分散的发电源,虚拟电厂可以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电力供应。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能源消费大国来说,无疑会对电力供应产生极大的影响。

其次,虚拟电厂的发展也为能源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的电力市场主要由大型发电厂和能源供应商主导,而虚拟电厂的兴起将为小型分散式能源设施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将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促进能源市场的多元化和竞争力。此外,虚拟电厂还可以使普通的能源消费者参与到能源市场中,通过出售自己的电力产生的收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虚拟电厂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整合分散式能源设施,虚拟电厂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和可靠的电力供应,解决电网不稳定性的问题。此外,虚拟电厂的兴起也为能源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然而,在虚拟电厂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解决安全和盈利模式等挑战。相信随着技术和政策的不断进步,虚拟电厂将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能源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THE END
1.浙江动态储备600万千瓦日前需求响应资源为应对冬季电力需求高峰,浙江省已储备13万千瓦可集中开展检修负荷、300万千瓦有移峰填谷能力负荷、70万千瓦空调柔性可调负荷等多项负荷资源,并建立600万千瓦的日前需求响应及250万千瓦的日内小时级需求响应负荷资源池。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将根据供需情况灵活落实各项需求侧管理措施,全力保障广大客户温暖过冬。 https://news.bjx.com.cn/html/20241217/1417124.shtml
2.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是深挖需求侧潜力需求侧是待开发的宝库 在未来能源系统中,能源的表现形式将以电力为主,但非连续的电力系统无法单靠高成本的储能来支撑,需求侧资源的开发则是重要方向。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表示,需求侧资源的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一是分布式发电资源,需要基于地方资源禀赋,通过构建微网系统实现与大电网响应。二是可调https://thj.mysteel.com/a/24121709/E4AFE8C59543AB04.html
3.电力取得一种考虑5G基站储能参与电网互动的需求响应优化方法专利金融界 2024 年 12 月 18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考虑 5G 基站储能参与电网互动的需求响应优化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4912735 B,申请日期为 2022 年 3 月。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情报员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MCNFL80519QIKK.html
4.问题突出或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地区实施高比例需求侧响应其中提出,开展典型地区高比例需求侧响应。在尖峰负荷问题突出或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地区实施高比例需求侧响应。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立需求侧灵活调节资源库,优化调度运行机制,完善市场和价格机制,充分激发需求侧响应活力,实现典型地区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5%或以上,着力推动具备条件的典型地区需求侧响应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22645
5.江苏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pdf江苏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江苏省电能管理服务公共平台江苏省需求响应中心业务支撑平台江苏省需求响应长效机制实践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需求响应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电网运营商需求响应是一种灵活高效的资源电网平衡辅助服务延缓电网投资需求响应比发电成本低约束管理需求响应年度成本更经济系统运行方电厂和电网建设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207/152207374.shtm
6.四川成都:额外补贴3元/kWh,鼓励充换电企业参加需求响应,接入虚拟“近日,四川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支持2024年成都市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十条措施相关政策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其中,《征求意见稿》中提高支持错峰充电和车网互动。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企业自愿参加电力市场化需求侧响应、接入虚拟电厂市级管理平台进行错避峰用电,通过压降充电负荷、http://news.eccn.com/news_2024102410011325.htm
7.独家解读《关于印发2023年四川省电力需求侧市场响应实施方案的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4部门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四川省电力需求侧市场响应实施方案的通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四川电网试行需求侧市场化响应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实施方案的具体申报流程、结算方式、考核范围、价格上下限暂定为3元/千瓦时和0元/千瓦时、需求响应费用来源于尖峰电价收入,采用https://sc.starrypower.cn/newspost/37F0427203DE4178BA04AAC6ACC10FE6
8.2023年河北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方案:持续推进节能战略,坚持需求1.坚持政府主导。各级电力运行管理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电网企业组织实施,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响应,落细落实需求侧管理各项措施。 2.坚持科学调剂。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结构、电网负荷特性、用电构成等因素,科学配置各地区电力资源,合理均衡采取需求侧管理措施,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https://www.iesplaza.com/article-8525-1.html
9.虚拟电厂,豹变前夜以广东电力现货交易和需求侧响应的情况为参考,我们测算,需求响应退补后,预计每年广东省内虚拟电厂的收益空间约为83亿元,对应预计全国虚拟电厂收益空间约为870亿元。我国涉及虚拟电厂业务的企业包括:1)虚拟电厂聚合商,相关标的:恒实科技;2)虚拟电厂软件平台服务商,相关标的:国能日新、国电南瑞、国网信通、东方电子、远光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4491
10.虚拟电厂的投资逻辑腾讯云开发者社区Q: 电力期货市场和机制方面不完善 ,您 预计后续什么时候会有相应的政策出台, 会针对这方面有一定的解决方案吗? A: 虚拟电厂这个概念能够框进来的点实际上很,多政策可能会针对工商业储能去参与到需求侧响应的市场、电网侧的共享储能电站,或者去参与到电力现货市场、调频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政策反而有可能都会陆续的去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089741
11.电力需求侧管理,缓解电力系统峰值压力同时系统可以作为区域电力需求侧平台和电力负荷管理平台的子系统,接受上级平台的需求响应指令,成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安科瑞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一直以来为企业提供需求侧管理和负荷管理解决方案。 图1 AcrelEMS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网络结构https://blog.csdn.net/Acrel_Fanny/article/details/135753221
12.工信部等十部门:鼓励电网企业联合充电整车企业等积极开展智能(四) 需求侧响应示范,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作为园区负荷的调控中心,聚合峰谷电价、光伏发电、储能及负荷特性,满足需求侧的精准响应。通过与当地供电公司高度协同,结合储能特性,通过对负荷的无感柔性调控,可实现高达 20%负载的需求侧响应,支撑电力供需平衡,有力支持当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五)5G 智慧https://mchd.in-en.com/html/chd-2447119.shtml
13.电力需求响应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能源思考需求侧多能互补优化与供需互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网公司电力需求侧协调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建设,累计研发完成“荷e联”“荷e查”“荷e营”等需求响应终端、互动响应与运营支撑主站软件、资源普查与潜力核证分析软件、自动需求响应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平台等科研成果,在北京、河北、山东、浙江等12个省试点应用。https://www.china5e.com/energy/news-1151086-1.html
14.吉林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形成全电量“中长期+现货切实加强需求侧管理,建立电力需求侧响应管理平台,配置可调节负荷资源库管理和需求响应全过程管理功能。按照不低于最大负荷3%的标准,逐步建立和不断滚动调整可调节负荷资源库。研究出台需求响应补偿价格标准,利用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季节性电价和尖峰电价增收资金、跨区跨省富余清洁能源电力现货交易购电差价盈余资金、发电https://cn.solarbe.com/news/20221110/58296.html
15.招标公告中国南方电网对电力市场环境下实现省-地两级电网多元负荷需求侧响应交易与管理方法开展研究,探索多元分散负荷的响应特性和潜力,分析多层级、多主体、多类型需求侧管理体系下各因素的耦合关系,提出可行的面向多元负荷的需求侧管理框架和相应的协同管理调度方法,对建立规模化、多样化和常态化的电力需求侧响应综合管理机制提供具体分析实例http://www.bidding.csg.cn/zbgg/1200345413.jhtml
16.提升电力需求侧管理数字化水平运用电力监控系统,实现智能用电该系统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企业电网的电力监控、能耗统计、负荷预测、照明控制、主要负荷监控、充电桩运营管理、光伏发电监控、储能管理和需求响应等功能,提升企业配电和用电智能化程度,助力企业实现可靠、安全、节能和有序的用电。同时,该系统还可作为区域电力需求侧平台和电力负荷管理平台的子系统,可以接收https://www.nongjx.com/tech_news/detail/49831.html
17.重庆打造中西部首个省级虚拟电厂平台加快负荷管理从“政府指令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10月15日,2024中国(重庆)数字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大会——2024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创新大会在渝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重庆率先在国网内实现高速电力线通信省级全覆盖,并上线运行了中西部地区首个省级虚拟电厂平台,标志着我市负荷管理从“政府指令”向“市场调节”模式加快转变。 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Tk2MDU5MA==.html
18.虚拟电厂如何实现需求侧调峰虚拟电厂通过集成和管理分散的电力资源,能够实现对电力需求侧响应的灵活调节。具体来说,虚拟电厂实现需求侧调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需求侧分析:对用户可调负荷资源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用电时间段、用电量等数据。 资源聚合:通过虚拟电厂平台,将分散的用户可调负荷资源进行聚合,形成可调负荷资源池。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1/15/76278076_11267836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