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电力用电侧,包括需要用电的企业、用户等。
电力需求侧响应:
指电力用户对价格或者激励信号作出响应,改变其固有的用电模式,减少(或增加)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稳定的行为。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打个比方:
通过这个比喻,我们不难看出,用电和开车一样,都会出现“高峰期”和“低谷期”,都有可能出现拥堵。
电力公司扮演“交通维护员”的职责,用有效的方式(如:需求侧响应、分时电价)疏堵,但也必须要得到每一位电力用户的配合,必须双向奔赴,才能共同保障电力这条高速公路的通畅和安全。
其实上面也解释得差不多了,为什么要需求侧响应呢?肯定是为了让大家错峰用电,避免电力通道拥堵,电网崩溃。
毋庸置疑,四川电网的规划和发展是和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这一点和高速公路也是一样的。
但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堵车的问题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高速公路只有在每个小长假、大长假的时候才会很堵,要为此去多修几条高速公路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投入大,性价比不高,势必会造成浪费。
同理,依靠电网投资建设解决问题,缺乏时效性和经济性。
“远水”解不了“近渴”。
投入过大,性价比不高
据电啵啵不完全粗略测算,通过供应侧的方式削减这5%的高峰负荷,电厂及配套电网建设投入约为400亿元,但是达到同等效果建设用户侧储能仅需投入约100亿元,实施需求侧响应仅需约10亿元/年。
经济成本孰优孰劣,显而易见。
啵啵想告诉你,你想的没错,目的是差不多的。但是他们也有本质的区别。
有序用电:
更多的是“自上而下”被动执行,由政府部门出台指导政策,供电企业和用户共同落实、共同维护供用电秩序,从而保障电网安全的一种措施。
需求侧响应:
是一种主动参与的“自下而上”的行为,根据政府部门出台的指导政策,电力用户主动参与供需调剂,调整自身用电模式,让出一部分负荷。同时,还能因此获得一些经济补贴。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是被动的,一个是主动的。如果你是用电客户,你怎么选择?
准入条件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营区内的10千伏及以上工商业电力用户,具备分时计量(全天96点负荷曲线采集能力)与数据传输条件,单个户号响应时长不低于1小时,可参与需求侧市场化响应。
参与方式
电力用户用电户号响应能力1000千瓦及以上的,可选择直接参与需求侧市场化响应。
电力用户用电户号响应能力1000千瓦以下的,须通过负荷聚合商代理参与需求侧市场化响应。
同一电力用户的不同用电户号仅可通过同一家负荷聚合商代理。
Tips:负荷聚合商
2023年年度交易代理电量10亿千瓦时及以上,或缴纳履约保障凭证额度达800万元及以上(额度不足的可自愿补交差额)的售电公司,可在电力交易平台申请成为负荷聚合商,代理电力用户参与需求侧市场化响应。
不论以何种方式参与需求侧响应,需求侧响应都以每小时可响应容量为交易标的。目前,需求响应价格的上下限暂定为3元/千瓦时和0元/千瓦时。
举个例子:
2023年8月8日(D-3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17:00前通过电力交易平台预发布8月11日(D日)响应需求。用户A于8月8日(D-3日)参与响应申报,于8月10日(D-1日)14点市场出清后中标。中标响应容量10万千瓦、出清价格2元/千瓦时、响应时段为:15:00-16:00、16:00-17:00、17:00-18:00。
假设用户A在8月11日(D日),三个时段实际响应负荷分别为15万千瓦、10万千瓦、6万千瓦,预计响应收益为51.4万元,计算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