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网络应用跌倒的小黄瓜

能否将两种结构混合在一起使用?混合能够利用两者的优点同时规避两者的缺点吗?

例如Napster:文件传输使用P2P结构,文件的搜索采用C/S结构——集中式,每个节点向中央服务器登记自己的内容,每个节点向中央服务器提交查询请求,查找感兴趣的内容

进程:主机上运行的程序

客户机进程:发起通信的进程,服务器进程:等待通信请求的进程

同一主机上运行的进程之间如何通信?进程间通信机制,操作系统提供

不同主机上运行的进程间如何通信?消息交换

不同主机上的进程间通信,那么每个进程必须拥有标识符,寻址主机——IP地址,为主机上每个需要通信的进程分配一个端口号,进程的标识符:IP地址+端口号

网络应用需遵循应用层协议

带宽(bandwidth):某些应用只有在带宽达到最低要求时才“有效”:网络视频,某些应用能够适应任何带宽——弹性应用:email

典型网络应用对传输服务的需求

典型网络应用所使用的传输层服务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C/S结构:客户—Browser:请求、接收、展示Web对象,服务器—WebServer:响应客户的请求,发送对象,HTTP版本:1.0:RFC1945,1.1:RFC2068

使用TCP传输服务,服务器在80端口等待客户的请求,浏览器发起到服务器的TCP连接(创建套接字Socket),服务器接受来自浏览器的TCP连接,浏览器(HTTP客户端)与Web服务器(HTTP服务器)交换HTTP消息,关闭TCP连接,服务器不维护任何有关客户端过去所发请求的信息,即无状态

状态的协议更复杂:需维护状态(历史信息),如果客户或服务器失效,会产生状态的不一致,解决这种不一致代价高

非持久性连接的问题:每个对象需要2个RTT,操作系统需要为每个TCP连接开销资源(overhead),浏览器会怎么做?打开多个并行的TCP连接以获取网页所需对象,给服务器端造成什么影响?

持久性连接:发送响应后,服务器保持TCP连接的打开,后续的HTTP消息可以通过这个连接发送

无流水(pipelining)的持久性连接:客户端只有收到前一个响应后才发送新的请求,每个被引用的对象耗时1个RTT

带有流水机制的持久性连接:HTTP1.1的默认选项,客户端只要遇到一个引用对象就尽快发出请求,理想情况下,收到所有的引用对象只需耗时约1个RTT

HTTP协议有两类消息:请求消息(request),响应消息(response),请求消息:ASCII:人直接可读

HTTP请求消息的通用格式

上传输入的方法

POST方法:网页经常需要填写表格(form),在请求消息的消息体(entitybody)中上传客户端的输入

为什么需要Cookie?

HTTP协议无状态很多应用需要服务器掌握客户端的状态,如网上购物,如何实现?

Cookie技术:某些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session跟踪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通常经过加密)。RFC6265

Cookie的组件:HTTP响应消息的cookie头部行,HTTP请求消息的cookie头部行,保存在客户端主机上的cookie文件,由浏览器管理,Web服务器端的后台数据库

Cookie的原理

Cookie能够用于:身份认证,购物车,推荐,Webe-mail,.......

功能:在不访问服务器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端的HTTP请求。

为什么要发明这种技术?

Web缓存/代理服务器:用户设定浏览器通过缓存进行Web访问,浏览器向缓存/代理服务器发送所有的HTTP请求,如果所请求对象在缓存中,缓存返回对象,否则,缓存服务器向原始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获取对象,然后返回给客户端并保存该对象,缓存既充当客户端,也充当服务器,一般由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架设

假定:对象的平均大小=100,000比特,机构网络中的浏览器平均每秒有15个到原始服务器的请求,从机构路由器到原始服务器的往返延迟=2秒

网络性能分析:局域网(LAN)的利用率=15%,接入互联网的链路的利用率=100%,总的延迟=互联网上的延迟+访问延迟+局域网延迟=2秒+几分钟+几微秒

解决方案1:提升互联网接入带宽=10Mbps;网络性能分析:局域网(LAN)的利用率=15%,接入互联网的链路的利用率=15%,总的延迟=互联网上的延迟+访问延迟+局域网延迟=2秒+几微秒+几微秒,但是成本太高

解决方案2:安装Web缓存,假定缓存命中率是0.4,网络性能分析:40%的请求立刻得到满足,60%的请求通过原始服务器满足,接入互联网的链路的利用率下降到60%,从而其延迟可以忽略不计,例如10微秒,总的平均延迟=互联网上的延迟+访问延迟+局域网延迟=0.6×2.01秒+0.4×n微秒<1.4秒

目标:如果缓存有最新的版本,则不需要发送请求对象

服务器:如果缓存的版本是最新的,则响应消息中不包含对象,HTTP/1.0304NotModified

Email应用的构成组件:邮件客户端(useragent),邮件服务器,SMTP协议(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

邮件客户端:读、写Email消息,与服务器交互,收、发Email消息,Outlook,Foxmail,Thunderbird,Web客户端

SMTP协议:邮件服务器之间传递消息所使用的协议,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服务器,服务器:接收消息的服务器

SMTP交互示例

SMTP协议使用持久性连接,要求消息必须由7位ASCII码构成,SMTP服务器利用CRLF.CRLF确定消息的结束

与HTTP对比:

Email消息格式

Email消息格式:多媒体扩展

MIME:多媒体邮件扩展RFC2045,2056

邮件访问协议

邮件访问协议:从服务器获取邮件

POP协议

IMAP协议

所有消息统一保存在一个地方:服务器,允许用户利用文件夹组织消息,IMAP支持跨会话(Session)的用户状态:文件夹的名字,文件夹与消息ID之间的映射等

Internet上主机/路由器的识别问题,IP地址,域名:www.hit.edu.cn;问题:域名和IP地址之间如何映射?

域名解析系统DNS:多层命名服务器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应用层协议:完成名字的解析,Internet核心功能,用应用层协议实现,网络边界复杂

DNS根域名服务器

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无法解析域名时,访问根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如果不知道映射,访问权威域名服务器,获得映射,向本地域名服务器返回映射

全球有13个根域名服务器b

TLD和权威域名解析服务器

顶级域名服务器(TLD,top-leveldomain):负责com,org,net,edu等顶级域名和国家顶级域名,例如cn,uk,fr等;NetworkSolutions维护com顶级域名服务器,Educause维护edu顶级域名服务器

权威(Authoritative)域名服务器:组织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提供组织内部服务器的解析服务,组织负责维护,服务提供商负责维护

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

不严格属于层级体系,每个ISP有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默认域名解析服务器),当主机进行DNS查询时,查询被发送到本地域名服务器,作为代理(proxy),将查询转发给(层级式)域名解析服务器系统8

DNS查询示例

迭代查询:被查询服务器返回域名解析服务器的名字,“我不认识这个域名,但是你可以问题这服务器”

递归查询:将域名解析的任务交给所联系的服务器

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消息数分别为:一条、一条

域名递归解析过程中,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DNS查询,被查询的域名服务器代理后续的查询,然后返回结果。所以,递归查询时,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无缓存,则主机和本地域名服务器都仅需要发送一次查询

DNS记录缓存和更新

记录的更新/通知机制:RFC2136,DynamicUpdatesintheDomainNameSystem(DNSUPDATE)

THE END
1.客户机/服务器应用通常能带来较长的响应时间。客户机/服务器应用通常能带来较长的响应时间。 A、正确B、错误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软件设计的任务是将用户的要求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通常可分为()和详细设计两个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选择关系运算是从指定关系中选出符合给定条件的那些元组构成一个新的关系。 A、正确B、错误 点击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e93856a1d31740608b2b6c709b6f1b3a
2.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及与B/S的比较三、C/S、B/S结构软件技术上的比较 C/S结构软件(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客户机不是毫无运算能力的输入、输出设备,而是具有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能 力,通过把应用软件的计算和数据合理地分配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通信量和服务器运算量。由于服务器连接个数和数据https://blog.csdn.net/weixin_33860722/article/details/93370439
3.服务器磁盘响应时间长,该如何优化?2、I/O操作过多:当服务器需要频繁地进行磁盘读写操作时,会导致磁盘I/O(输入/输出)过高,这可能是因为应用程序设计不合理,或者数据库查询未进行优化,导致了大量的磁盘读写请求。 3、网络延迟:虽然网络延迟通常不直接影响磁盘响应时间,但如果网络延迟严重,可能会导致客户端请求长时间等待服务器响应,间接影响用户体验。https://shuyeidc.com/wp/22759.html
4.服务器ms什么意思?Worktile社区服务器响应时间是指从客户端发送请求到服务器,到服务器完成并返回响应的时间间隔。较短的响应时间意味着服务器处理请求的速度较快,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相反,较长的响应时间可能会导致用户等待时间过长,降低用户满意度。 服务器响应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服务器的配置、网络带宽、服务器负载等。例如,较低https://worktile.com/kb/ask/1483287.html
5.天翼云服务器技术支持响应时间分析及其优势在选择云服务器提供商时,技术支持的质量往往成为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依赖云服务运营的企业而言,技术支持的响应速度直接关系到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天翼云作为中国电信推出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其技术支持响应时间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深入分析天翼云服务器的技术支持响应时间,包括其响应机制、客户服务流程以及如何帮助https://www.mfisp.com/34029.html
6.云服务器响应时间过长怎么解决的云服务器响应时间过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优化,通过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和区域、升级硬件配置、优化应用程序代码、使用负载均衡和弹性伸缩技术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云服务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未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云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将会越来https://www.kdun.com/ask/225245.html
7.服务器响应时间30ms究竟意味着什么?产品资讯定义与意义:服务器响应时间,即从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到接收到服务器响应所经过的时间,这个时间段通常以毫秒(ms)为单位进行度量。 重要性:该指标是衡量网络传输效率的关键,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特别是在需要快速交互的应用场景(如在线游戏、实时视频会议等)中尤为关键。 https://www.jindouyun.cn/document/product/details/191246
8.性能测试中的重要指标:响应时间并发数和每秒事务数响应时间是指从用户发出请求到他们收到响应所花费的总时间。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较短的响应时间会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因为用户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等待。然而,当系统承受高负载或者处理复杂的任务时,响应时间可能会增长。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在响应时间和其他指标之间进行权衡。 https://cloud.tencent.cn/developer/article/2311564
9.(3)利用原子守恒法计算肽链中的原子数1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客户机/服务器应用通常能带来较长的响应时间。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Android平台的C/C++类库主要集中在( )。 A. Application层 B. Framwork层 C. Library层 D. Linux Kernel层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区角活动中的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https://www.shuashuati.com/ti/032502178add4bb6ac129ddd6839dcd0.html?fm=bd15bf7391f882cee802faa27eed651898
10.个常用的性能指标是什么?推荐好文1. 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响应时间是指从客户端发送请求到接收到服务器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它是用户最直接感知到的性能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响应时间越短,用户体验越好。 重要性:对于在线服务而言,响应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满意度。例如,电商网站的商品详情页加载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用户放弃购买。https://m.kexintest.com/sys-nd/2676.html
11.性能指标之响应时间腾讯云开发者社区一、响应时间 在性能测试过程中,大家都接触过响应时间、TPS、并发用户、吞吐量、事务成功率、资源使用率等非功能指标,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些指标,本文将介绍响应时间这个性能指标。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指的是从请求端发起请求开始,到请求端接收到服务器端的返回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它完整地记录了对应系统处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50215
12.性能测试的概念(重点)51CTO博客1、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定义:从用户发送一个请求到用户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数据这段时间就是响应时间 计算方法:Response time = (网络时间 + 应用程序处理时间) 合理的响应时间 2/5/10 (2秒之内给客户响应被用户认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5秒之内,比较糟糕,10秒之内,糟糕的用户体验,超过10秒,请求失败) https://blog.51cto.com/u_15080025/3916650
13.服务器接口响应时间与带宽大小有关系吗服务器接口的响应时间与带宽大小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直接比例关系。以下是带宽与响应时间之间的一些基本关系: 1. 带宽对响应时间的影响 - 数据传输阶段:在服务器处理完请求并开始发送响应数据时,带宽的大小会影响到数据传输的速度。较大的带宽可以使大量数据更快地传输到客户端,从而减少传输时间https://www.hzjcp.com/9880.html
14.性能测试中,如何衡量服务器/终端的稳定性?性能测试是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在进行性能测试时,了解服务器和终端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https://www.ctyun.cn/zhishi/p-356645
15.进程响应时间是指什么在实际应用中,进程响应时间的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解决方案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例如,在高并发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负载均衡、增加服务器数量等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可以使用压缩算法、数据分片、缓存等技术来减少数据传输量和延迟。在进程设计上,可以使用多线程https://www.elecfans.com/d/2314566.html
16.网站响应时间过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网站响应时间过长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站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展示形象、提供服务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当用户访问网站时,如果响应时间过长,就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甚至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如何优化网站响应时间,提高用户体验,已经成为网站建设和运营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网站响应时间过长的原因 https://lanren.chat/36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