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学名词解释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曲子词】:唐与五代时词被称为曲子词。

【雅词】:宋以后词调由俚俗转为要求雅正,称为雅词。

【艳词】:相对于雅词而言。

【侧艳词】:即艳词。

【近体乐府】:“近体乐府”是北宋人给词的定名,

【寓声乐府】:自创新曲,而寓其声于旧调。

【大词】:宋人以慢曲为大词。

【小词】:宋人以令、引、近为小词。

【南词】:北方人称词为南词,以区别于北词(曲)。

【南乐】:元人也称词为南乐。

【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诗余】:南宋初,有人编诗集,把词作附在后面,加上一个类目,就称为“诗余”

【琴趣】:后人以“琴趣”为词的别名

【叶】:凡词谱中注有叶字者,即与上句所押之韵,同属一部,而不变换他韵(关于是否一部,请检用词韵)。

【韵】:凡词谱中注有韵字者,即每阕词中,起首押韵之处。

【句】:凡词谱中注有句字者,即不押韵之句。

【豆】:凡词谱中注有豆字者,即一句中顿逗处。

【换】:凡词谱中注有换平者,必其上句皆押仄韵,至此则换平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平。凡词谱中注有换仄者,必其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则换仄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仄,既换平韵之后之后,又换仄韵。与上文之仄韵不同一部者,谓之“三换仄”。同属一部者,称为“叶仄”。既换仄韵之后之后,又换平韵者,亦同此例。

【叠】:叠字的意义是重复。故词家一般都以一首词的下片为叠。凡词谱中注有叠字者,有四处区别:一,叠句,如如梦令,如梦如梦。二,叠字,如忆秦娥后前后第三句起三字皆叠用第二句之尾三字。三,倒叠字,如调笑令,下片起首例叠上片最末二字,且二字倒转。四,叠韵,如长相思,起二句,君泪盈,妾泪盈,二句韵同。

【阕】:一首词称为一阕,这是词所特有的单位名词。

【变】:每一支歌曲,从头到尾演奏一次,接下去便另奏一曲,这叫做一变。【遍】:“变”字用到唐代,简化了一下,借用“徧”字,或作“遍”字。词的上下可称为上下遍,或上下片,或上下段。

【徧】:即遍。

【片】:在南宋,遍字又省作“片”字。

【段】:与片、遍同义。

【拍】:韩愈给拍板下定义,称之为乐句。

【么】:一首词的下遍。

【结拍】:词的结尾处,谓之结拍。但结拍井非结句。

【歇拍】:即结拍

【换头】:词从单遍发展为两遍,凡是下遍开始处的句式与上遍开始处不同的,这叫做换头。

【过腔】:即换头。

【过】:即换头。

【过片】:即换头。

【过变】:即换头。

【过处】:即换头。

【过拍】:即换头。

【重头】:一首令词,上下叠句法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重头”只有小令才有。

【双曳头】:三叠以上的词,第二叠与第一叠句式、平厌完全相同,形式上好似第三叠的双头,故名之曰双曳头。

【转调】:一个曲子,原来属于某一宫调,音乐家把它翻入另一个宫调,节奏既变,歌词亦变,便出现带“转调”二字的词调名。

【双调】: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

【促拍】:所谓“促拍”,就是乐曲节奏的改变,不过从歌词的字句之间是看不出来的。

【偷声】: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减叫做偷声,与移宫转调有关。

【减字】:即偷声。

【添字】: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增叫做添字,与移宫转调有关。

【摊破】:即添字。

【大拍】:宋人以音繁词多的曲调为大拍。

【近拍】:以旧曲翻成新调,亦可以称为近拍。

【近】:即近拍。

【令】:唐代人称小曲为小令。

【慢】:歌声延长,唱得迟缓。

【引】:宋人取唐五代小令,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名之曰引。

【犯】:犯调的本义是宫调相犯。

【大曲】:大曲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少的也有十多遍,多的可以有几十遍。

【摘遍】:从大曲中摘取其一遍来谱词演唱,称为摘遍。

【遍】:即摘遍。

【序】:大曲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曲有散序、中序,中序又称为拍序。

【歌头】:大曲歌遍之第一遍,谓之歌头。

【曲破】:大曲中序(即排遍)之后为入破。

【中腔】:所谓“中腔”,可能也就是中序的一遍。

【填词】:先有乐曲,然后依这个乐曲的声调,配上歌词。宋元以来一般人则通称“填词”。

【倚歌】:即填词。

【倚声】:即填词。

【填腔】:宋人为歌词作曲,称为“填腔”。

【自度曲】:通晓音律的词人,自写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

【自制曲】:即自度曲。

【自度腔】:即自度曲。

【自过腔】:所谓“过腔”者,是从此一腔调过入另一腔调,所谓“过腔”,仅是音律上的改变,并不影响到歌词句格。

【领字】:于词意转折处,使上下句悟结合,起过度或联系作用的字。

【词题】:宋以后,词的内容、意境和题材都繁复了。有时光看词的文句,还不知道为何而作。于是作者有必要给加一个题目。

【词序】:“词序”其实就是词题。如果用一段比较长的文字来说明作词缘起,并略为说明词意,这就称为词序。

THE END
1.100个名词解释.doc文档名称: 100个名词解释.doc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12页 该资料是网友上传,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请放心下载。 点击预览全文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https://m.taodocs.com/p-74328384.html
2.名词解释40个名词解释40个信息资源情报检索XMLS复分规范控制知识博客(Blog)RDFSOAI组配元数据知识管理OWLS后控知识本体(本体论/Ontology)元搜索(Metasearch)编码体系EncodingScheme万维网服务(Web Services)元数据收割(Harvesting)叙词法数字图书馆FRBR语义互操作检索语言语义万维网元数据登记系统MODSTopic Map全文检索因特网内容管理MARChttps://m.renrendoc.com/paper/188367825.html
3.辞海,名词解释,诗词歌赋,古诗大全,经典古诗三百首本站提供海量成语词典,字典,诗词歌赋,古诗大全,经典古诗三百首以及千万条诗词歌赋,更多关注-查辞海(www.chacihai.com)https://chacihai.com/
4.名词解释大全1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血缘家族,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禅让,少康中兴,二里头文化,夏小正甲骨文,青铜器,盘庚迁殷,人祭人殉商汤西周,纣王,牧野之战,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制礼作乐https://www.jinchutou.com/p-66552458.html
5.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66个常用名词解释不可能图形(impossible figures)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图形,人们知觉不可能图形的过程,说明了知觉是人们在感官所获得的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主动寻求解释的一个过程。人们知觉一个事物,总是赋于它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用词标志知觉对象也就是知觉者对感觉信息进行组合,寻求最佳解释的过程,知觉https://www.360doc.cn/mip/1128370662.html
6.语言学中的名词解释总结语言学中的名词解释总结 转义:以词的本义来比喻另一事物,因而双转生出另一种意义 ,这就叫…。 单义词和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象,前者叫单义词,后者叫多义词。 同义词和反义词: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叫同义词;语言中意义相反的词叫https://www.oh100.com/ahsrst/a/201704/267219_3.html
7.名词意思名词解释名词意思解释: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多数汉语名词有同数词、量词组合的功能,而一般不同副词组合,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https://www.zuowenku.net/cidian/1537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