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性能测试,以上性能指标必须要有清楚的理解,自己总结如下:
2.吞吐量(Throughput)
体现:
1.业务角度:业务数/小时或访问人数/天等
2.网络流量:字节数/小时或字节数/天等
3.服务器性能处理能力(重点):TPS(每秒事务数)和QPS(每秒查询数):
3.TPS(TransactionsPerSecond,每秒事务数)
4..QPS(QueryPerSecond,每秒查询数)
TPS和QPS的区别
个人理解如下:
1、Tps即每秒处理事务数,包括了
1)用户请求服务器
2)服务器自己的内部处理
3)服务器返回给用户
这三个过程,每秒能够完成N个这三个过程,Tps也就是N;
2、Qps基本类似于Tps,但是不同的是,对于一个页面的一次访问,形成一个Tps;但一次页面请求,可能产生多次对服务器的请求,服务器对这些请求,就可计入“Qps”之中。
例如:访问一个页面会请求服务器3次,一次访问,产生一个“T”,产生3个“Q”
5.并发数
用户数概念划分:
3.系统用户数:系统内注册的用户数量(存在一人拥有多个账号的情况)
结论:系统用户数>在线用户数>并发用户数
6.点击数HPS(每秒点击次数)
是指发起请求时,服务端对请求进行响应的页面资源对应的请求数量.
注意:
1.日常操作中,对页面的点击动作不是这里说的点击数
2.该指标只在Web项目中需要注意
例如,访问百度首页
7.资源利用率
定义:系统资源(CPU/内存/磁盘/网络)使用占比(使用量/总量*100%)
利用率指标:(没有特殊要求情况下)
1.CPU不超过75%-85%
2.内存不超过80%
8.错误率
定义:错误率指系统在负载情况下,失败交易的概率。
错误率=(失败交易数/交易总数)*100%
1.大多系统都会要求无限接近于100%成功率,因此,错误率一般都非常低
2.相对稳定的系统产生的错误率又称超时率(由网络传输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