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考试常用计算公式汇总周期时间

1字节(B)=8bit1KB=1024字节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通信单位中K=千,M=百万

计算机单位中K=2^10,M=2^20

倍数刚好是1.024的幂^为次方;/为除;*为乘;(X/X)为单位

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时钟频率(Mhz)/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每个总线周期传送的字节数(b)

每秒指令数=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时钟周期数/指令平均占用总线周期数

平均总线周期数=所有指令类别相加(平均总线周期数*使用频度)

控制程序所包含的总线周期数=(指令数*总线周期数/指令)

指令数=指令条数*使用频度/总指令使用频度

每秒总线周期数=主频/时钟周期

FSB带宽=FSB频率*FSB位宽/8

P=I*CPI*T

定长编码:码长>=log2

变长编码:将每个码长*频度,再累加其和

平均码长=每个码长*频度

流水线周期值等于最慢的那个指令周期

存储器带宽:每秒能访问的位数单位ns=10-9秒

存储器带宽=1秒/存储器周期(ns)*每周期可访问的字节数

(随机存取)传输率=1/存储器周期

内存片数:(W/w)*(B/b)W、B表示要组成的存储器的字数和位数;

w、b表示内存芯片的字数和位数

存储器地址编码=(第二地址–第一地址)+1

{例:[(CFFFFH-90000H)+1]/[(16K*1024)*8bit]}

内存位数:log2(要编址的字或字节数)

[例:(2%*100ns+98%*10ns)+1/5*(5%*100ns+95%*10ns)=14.7ns]

映射时,主存和Cache会分成容量相同的组

cache组相联映射主存地址计算

主存地址=(主存容量块数*字块大小)log2(主存块和cache块容量一致)

[例:128*4096=219(27*212)

主存区号=(主存容量块数/cache容量块数)log2

Cache访存命中率=cache存取次数/(cache存取次数+主存存取次数)

数据传输速率(B/s)=磁带记录密度(B/mm)*带速(mm/s)

数据块长充=B1(记录数据所需长度)+B2(块间间隔)

B1=(字节数/记录)*块因子/记录密度

每块容量=记录长度*块化系数

每块长度=容量/(记录密度)

存储记录的块数=磁带总带长/(每块长度+每块容量)

磁带容量=每块容量*块数

双面盘片要*2因为最外面是保护面又-2N*2-2

非格式化容量=位密度*3.14159*最内圈址径*总磁道数

[例:(250*3.14*10*10*6400)/8/1024/1024=59.89MB]

总磁道数=记录面数*磁道密度*(外直径-内直径)/2

[例:8面*8*(30-10)/2*10=6400]

每面磁道数=((外径-内径)/2)×道密度

每道位密度不同,容易相同

每道信息量=内径周长×位密度

[例:10cm×10×3.14159×250位/mm=78537.5位/道]

格式化容量=每道扇区数*扇区容量*总磁道数

[例:(16*512*6400)/1024/1024=50MB]

or

格式化容量=非格式化容量×0.8

平均传输速率=最内圈直径*位密度*盘片转速

[例:[2*3.14*(100/2)]*250*7200/60/8=1178Kb/s]

数据传输率=(外圈速率+内圈速率)/2

外圈速率=外径周长×位密度×转速

[例:(30cm×10×3.14159×250位/mm×120转/秒)/8/1024=3451.4539KB/s]

内圈速率=内径周长×位密度×转速

[例:(10cm×10×3.14159×250位/mm×120转/秒)/8/1024=1150.4846KB/s]

数据传输率(3451.4539+1150.4846)/2=2300.9693KB/s

移动道数(或扇区)=目标磁道(或扇区)-当前磁道(或扇区)

虚存地址转换

(((基号)+段号)+页号)*2n(注:这里是指2的N次方)+页内偏移

a:帧计数长度

数据速率*线路长度/传播速度/帧长

数据速率*传播延迟/帧长

l停等协议最高链路利用率E=1/(2a+1)

W:窗口大小

l滑动窗口协议E=W/(2a+1)

P:帧出错概率

l停等ARQ协议E=(1-P)/(2a+1)

l选择重发ARQ协议

若W>2a+1则E=1-P

若W<=2a+1则E=W(1-P)/(2a+1)

l后退N帧ARQ协议

若W>2a+1则E=(1-P)/(1-P+NP)

若W<=2a+1则E=W(1-P)/(2a+1)(1-P+NP)

网络传播延迟=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

冲突窗口=网络传播延迟的两倍.(宽带为四倍)

最小帧长=2*(网络数据速率*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

例:Lmin=2*(1Gb/s*1/200000)=10000bit=1250字节

T=帧长/(网络段长/传播速度+帧长/网络数据速率)

网络利用率E

E=吞吐率/网络数据速率

即T=2*(S/0.7C)+2*4Tr+2Tphy

T=2S/0.7C+2Tphy+8Tr

S=网络跨距

0.7C=电波在铜缆的速度是光波在真空中的0.7倍光速

Tphy=发送站物理层时延

Tr=中继器延时

S=0.35C(Lmin/R–2Tphy-8Tr)

l传输时延=数据传输率*(网段长度/传播速度)

例:4Mb/s*(600米/200米/us)us=12比特时延(1us=10-6秒)

存在环上的位数=传播延迟(5us/km)*发送介质长度*数据速率+中继器延迟

l包的发送=天数*24小时(86400秒)*每秒包的速率=***==2*

可分配的网络数=2^网络号位数

网络中最大的主机数=2^主机号位数-2例:10位主机号=2^10-2=1022

IP和网络号位数取子网掩码

例:IP:176.68.160.12网络位数:22

子网:ip->二进制->网络号全1,主机为0->子网

前22位1,后为0=255.255.252.0

Ip/子网编码

1.取网络号.求同一网络上的ip

例:112.10.200.0/21前21位->二进制->取前21位相同者

(ip)/(子网)

2.路由汇聚

例:122.21.136.0/24和122.21.143.0/24判断前24位->二进制->取前24位相同者

1000100010001111

串联:R=R1*R2*....RX

并联:R=1-(1-R1)*(1-R2)*...(1-RX)

取样:最高频率*2

量化:位数=log2^级数

编码量化后转成二进制

k=冗余码

n=信息位

2^k-1>=n+k

信道带宽

模拟信道W=最高频率f2–最低频率f1

数字信道为信道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

有噪声

香农理论C(极限数据速率b/s)=W(带宽)*log2(1+S/N(信噪比))

信噪比dB(分贝)=10*log10S/NS/N=10^(dB/10)

无噪声

码元速率B=1/T秒(码元宽度)

尼奎斯特定理最大码元速率B=2*W(带宽)

一个码元的信息量n=log2N(码元的种类数)

码元种类

数据速率R(b/s)=B(最大码元速率/波特位)*n(一个码元的信息量/比特位)=2W*log2N

分组交换

CRC计算

l信息位(K)转生成多项式=K-1àK(x)

例:K=1011001=7位–1=从6开始

=1*x^6+0*x^5+1*x^4+1*x^3+0*x^2+0*x^1+1*x^0

=x6+x4+x3+1

l冗余位(R)转生成多项式=和上面一样

l生成多项式转信息位(除数)=和上面一样.互转.

例:G(x)=x3+x+1=1*x^3+0*x^2+1*x^1+1*x^0=1011

l原始报文后面增加”0”的位数.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

l生成校验码的位数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

l计算CRC校验码,进行异或运算(相同=0,不同=1)

吞吐率计算

吞吐率估算

吞吐率=每个报文内用户数据占总数据量之比*(1–报文重传概率)*线速度

有效资源利用率计算

有效利用率=实际吞吐率/理论吞吐率

例:=(7Mb/s*1024*1024*8)/(100Mb/s*1000*1000)=0.587

T=(文件大小/*换算成bit)/(上行或下行的速度Kb)/*以mb速度*/

THE END
1.知识总结第七章进程调度:介绍操作系统算运行时间我们介绍了调度的基本思想,并开发了两类方法。第一类(SJF,STCF)是运行最短的工作,从而优化周转时间(但对响应时间不利)。第二类(RR)是交替运行所有工作,从而优化响应时间(但对周转时间不利)。 补充 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是书上没有的内容,结果期中考试考了,无语子 https://blog.csdn.net/qq_51684393/article/details/124738761
2.操作系统笔记处理机调度知识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响应时间:有快的响应时 (3) 作业周转时间 注:_ 代表下标 作业i的周转时间:T_i=T_ei - T_si 其中T_ei为作业 i 的完成时间,T_si 为作业 的提交时间 平均周转时间: 作业i的周转时间:T_i=T_wi+T_ri T_wi 主要指作业 i 由后备状态到执行状态的等待时间,它不包括作业进入执行状态后的等待时间,T_ri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38048
3.性能指标响应时间并发量…聊聊性能优化的衡量指标所以说,优化性能不只是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 这里,优化性能也并不是一味的优化吞吐量和优化响应速度,而是在吞吐量和响应速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用有限的服务器资源来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 响应时间 对于响应时间来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那就是:平均响应时间和百分位数。 https://blog.51cto.com/u_15214399/5145013
4.性能测试——测试常见的指标前言 今天想和大家来聊聊性能测试常见的指标,我在这里也不喜欢说废话我们直接开始吧。 性能测试最基本要考虑以下几点: 1、时间特性,主要指的是软件产品的事物响应时间(用户发出请求到收到应答的这段时间) 2、资源利用率,包括:cpu、内存、网络、硬盘、虚拟内存(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34377879&efid=5Xmas7LbG80oAJx_HoxMFA
5.操作系统(2)处理机调度算法进程同步平均等待时间:(0 + 24 + 27)/3 = 17 周转时间:P1 = 24; P2 = 27; P3 = 30 平均周转时间:(24 + 27 + 30)/3 = 27 短作业优先 每个进程有一个CPU时间(运行时间)。利用进程的CPU时间的长度作为调度的依据,每次总是将CPU时间最短的进程调度到CPU上运行。 https://www.jianshu.com/p/7d1cffa975c9
6.活动监视器MicrosoftLearn等待应用程序的平均计数 在最近的示例间隔期间的某典型时刻等待此等待类别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的任务数。 累计等待时间(秒) 自从SQL Server 在实例上上次启动以来,或自从 DBCC SQLPERF 在实例上运行以来,任务等待此等待类别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的时间总量(秒)。 https://technet.microsoft.com/zh-cn/library/cc879320(v=sql.105).aspx
7.性能测试具体有些指标?各个指标意义及参考的合理范围?合理范围:对于在线实时交易,互联网企业通常要求在500毫秒以下,金融企业1秒以下为佳,保险企业3秒以下为佳,制造业5秒以下为佳。具体可接受的响应时间取决于用户对该响应时间的接受程度。 2.吞吐量(Throughput): 含义:指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处理的事务或请求的数量。 https://www.spasvo.com/Company/news_show.asp?id=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