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9天学理财”、“0基础学剪辑”……,在短视频平台上常常会刷到类似的短视频。
而最近几年,有一家上市公司,就靠着教人理财、剪辑视频等等,赚得钵满盆满,这家公司就是量子之歌。
课程都是如何变现的呢?
量子之歌在年报中的表述或许揭露了该公司的运行模式,“一旦我们将新用户引入我们的平台,我们鼓励他们参加我们的入门课程,随后,进一步购买和注册我们的高级课程。”简而言之,就是先把新用户引导到自己平台,然后有专员在引导这些注册用户付费买课。
教人做短视频,一年狂赚16亿
靠着卖课,量子之歌2024财年全年总营收达37.95亿元,同比增长23.17%;第四季度总营收为10亿元,同比增长20.73%。
其中,金融知识课程营收达13.07亿元,同比下降30.26%;技能提升课程营收16.62亿元,同比增长130.4%;休闲娱乐课程营收3.95亿元,同比增长184.26%。
从业绩表现不难看出,量子之歌的业绩增长得益于技能提升课程的贡献。
这一点从量子之歌注册用户以及付费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也能看出些许端倪,2022财年时,技能升级注册用户730万,付费学习者只有10万,占比达1.37%;2024财年时,技能升级注册用户4190万,付费学习者90万,占比达2.15%。
不过,金融知识用户情况就不太乐观了,2022财年时,量子之歌金融知识注册用户5040万,付费学习者100万,付费学习者占注册用户1.98%,2024财年时,金融知识注册用户达7060万,而付费学习者是50万,付费学习者占注册用户0.71%,已经不足2022年的一半。
年度投入多用于销售和营销
翻阅量子之歌的年报,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该公司确实很有意思。
最近两个财年,量子之歌的营收都能达到30亿级别,销售毛利率更是高达85%以上,但公司净利润整体不高,2023财年甚至亏损1.09亿元,2024财年净利润实现扭亏,达3.86亿元。
那量子之歌把钱都花哪里了?
公司最大的支出在销售和营销费用上,2023财年和2024财年,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为24.08亿元、25.87亿元,公司每收入1块钱,至少0.68元用在了销售上面。
而且,量子之歌销售和营销费用在营业成本中的占比逐年走高,2022财年至2024财年占比分别为83.7%、85.9%和90.2%。
与销售成本越来越高对比鲜明的是,量子之歌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少,2022财年,公司研发费用2.73亿元,2023财年降至2.20亿元,2024财年进一步减少至1.45亿元。
更加有意思的是,量子之歌每年还在有意的控制全职人员人数,转而聘用大量的外包员工。2022年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别拥有2007名、1029名和827名全职员工。此外,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还拥有超过2200名外包员工,外包人员占比超过70%。
对于2200多名外包成员,量子之歌的解释是,外包人员主要是辅导老师,以促进课程的交付和运营。
行业呼吁建立标准规范
一个公司,如果外包人员占了70%,那公司经营的稳定性、信息安全等将备受考验。
裁判文书网显示,菲尔莱科技多次因教育培训合同纠纷被告上法庭。
教人做短视频的“讲真”,其背后的公司是安徽登高而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登高而歌),爱企查数据显示,该公司于2023年2月27日,注册资本500万,实缴为0。
在大部分退款是根据学费退款政策支付的情况下,量子之歌2022财年至2024财年分别退款2.5亿元、2.9亿元、4.34亿元。而且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在关键的退款数据中,量子之歌缺少了单位的表述,容易令人产生误解。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