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报名现场确认工作由市(地)、县(市、区)招考机构统一组织,不得交由考生所在中学办理。现场确认时,考生本人持《居民身份证》原件,经招考机构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使用身份证采集设备读取考生《居民身份证》信息并进行人脸信息比对,比对通过后,当场摄像,再行采集考生指纹信息。如无《居民身份证》或因身份证采集设备无法识别的考生不得报名。考生图像采集标准参照《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报名信息采集项说明》(附件5)中的“考生照片采集标准”执行。摄像时统一使用白色背景,严禁使用考生照片摄像。
(四)资格审查
1.高级中学负责应届考生学籍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县(市、区)招考机构负责考生户籍、学籍、学力、身份等报名资格审查,市(地)招考机构负责报名资格的核查。
2.考生父或母为我省市(地)及以上人事、组织部门确认引进的优秀人才,考生父或母及本人的户籍须在报名前经户籍管理部门落户我省。考生在报名确认时需提供我省市(地)及以上人事、组织部门提供的引进优秀人才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4.考生父母一方为驻我省部队现役军人(含军队文职人员),考生因父或母随军在高考报名前将户籍落户我省的,须持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出具的随军证明、士官证或军官证和《随军报告审批表》,到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招考机构申请报名。考生父母双方为我省部队现役军人(含军队文职人员),考生随父母在高考报名前将户籍落户我省的,须持考生父母士官证或军官证,到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招考机构申请报名。
7.2025年起,身份证号前两位非“23”的考生(外来务工随迁人员子女除外)报考时须填写《黑龙江省身份证号前两位非“23”开头考生报名资格审查表》(附件6)。其中,符合条件依据参照《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规定》第二条第二项至第七项填写。例如,考生符合第二条第三项,即填写“第二条第三项”。
贫困地区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享受照顾录取考生名单由各市(地)招考机构统一复核公示后,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上传下达窗口上报。
(五)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考生所在学校、单位、乡镇、派出所或街道办事处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认定后,在《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上填写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结论(合格或不合格),并签字、盖章。
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能提供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现实表现等证明材料的,应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
1.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言行或参加邪教组织,情节严重的。
2.触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尚在处罚期内的。
(六)信息核对
考生报名信息确认后,负责受理报名、信息采集的招考机构打印《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由考生本人认真核对后,在报名登记表中抄写“我已认真核对上述报名登记表中所有信息,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确认签名,不允许他人代签。县(市、区)招考机构要对考生签名后的报名登记表进行扫描或拍照留存备查。考生确认签名后,出现信息错误和信息造假所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核对无误后,高级中学、县(市、区)和市(地)招考机构签名盖章装入考生档案袋。
二、网上报名及现场信息确认
高考报名流程为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网上缴费、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
(三)现场信息确认地点
1.户籍和学籍在我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由中学负责组织,到县(市、区)招考机构指定的地点进行信息确认。
2.往届生及其他考生在户籍所在市(地)、县(市、区)招考机构进行信息确认。
3.在上一年度符合我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条件的考生,到毕业年份学籍所在地的市(地)、县(市、区)招考机构进行信息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