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认为吊挂线的工艺适应性较差,很难适应当前的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式的混合生产。但吊挂线能自由伸缩,自由组合,并且可实现加工工件自由传输。
2
物流运输
吊挂线通过自动传输系统自动将裁片和半成品传递到员工位置,无需人为进行传递,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3
质量控制
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当质检人员发现问题时,通常已经有大量的问题半成品堆积,返工成本非常高。但吊挂线体现的是单件流生产模式,每个站位里储存半成品数量有限,并且产出成品快,运用得当不易发生批量性的质量问题。
4
数据收集
传统生产线生产数据要靠人为采集,容易导致数据信息不准确,而且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但吊挂系统可以通过电脑记录和收集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信息,并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及共享,为生产效率提升提供基础。
5
占地面积
吊挂线的占地面积较捆扎式生产减小了很多,由于吊挂线的裁片及半成品均在员工的头顶上方运行,有效利用了厂房的上部空间,从而减少了占地面积,为员工作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吊挂系统实施流程:
上线前准备事项
1、资料信息录入
进入系统之后,在系统中建立一个新款,将新产品的生产资料信息准确输入,这其中包括员工信息、款式资料信息、工序信息、衣服颜色尺码、目标产量等。其中该产品的工序信息和班组的人员信息输入有专门的导入模板,不需要手工一个个填写,将该信息复制到相应模板中,直接导入系统资源信息库即可。
2、设置系统款式路线图
吊挂系统的款式路线图就是流水线传递的路线顺序。将工作站位拖到相应的工序下方,则该工作在就进行该工序的操作。设置款式路线图的过程就是制作IE两票的过程,即:工序流程图和机位排列传递路线图。
3、设置款式路线图时注意事项
(1)保证导入系统中的工序表中流程顺序是最合理和正确的;
(2)一定数量的备用站,用于应变流水线的突发状况和调整流水线;
(3)自由站位的设置,自由站位是没有固定人员负责的机位和工序,活不紧张的员工或有等待的员工都可以去做,用于流水线平衡的调节。
二
产品上线生产
吊挂流水线分为线下和线上,一般线下的小辅助工序和部件应提前一天准备好,保证这些小附件有充足的量供应给主流水,以配合线上的生产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在流水线运行的时候进行一下操作:
1、工艺指导
2、目标产量
班组长根据小组中任务分配制定合理的日产量目标,并在吊挂线最前端的显示器上时刻显示成品产量和小组效率。
三
流水线调节
相比传动的捆包流,吊挂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易于发现流水线上存在的问题,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各个站位的半成品状况,哪里产生堆积,哪里产生等待等清晰可见。发现问题就可以通过组长和系统进行流水线的调节,解决问题。
1、流水线堵塞调节
堵塞会导致前一站位出不了站,后一站位吃不饱,通过系统开通一个备用的空站位,将一部分半成品引入备用站缓冲传递的压力;
2、员工无活等待调节
员工可以到流水线的自由站位干活,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工序的合并调整;
3、员工请假离职调节
根据线上的半成品库存状况,让半成品数量较少的员工暂时兼顾请假离职员工的工作,并且可以根据各站位的库存量进行动态的调节,以维持流水线的传递均衡。
4、产品返修调节
通过流水线质检站位的操作可以直接将不合格的产品传递到要进行返修的员工手中,返修完毕后则通过系统返回到质检站位。
使用吊挂系统的不足:
1
资金投入
吊挂线的投入资金较传统生产线要高出很多,一条线20多个工位,国内组装的设备每条线的投资动辄十几至几十万元,国外设备甚至达到百万元一条线。对目前服装行业的状况,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投资实在过大,而且投入与回报期来说,实在太远。
维修费用
技术要求
吊挂线对操作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软件部分的操作,如流水线的编排和站位调整等,不能出现差错,否则整个吊挂线的运行都可能出现问题。而制衣行业人才天生不足,一般都是小学及初中程度为主,很多出来打工的人也只是当阶段性的工作而已,不会当长期的事业去研究。
管理基础要求
流水线上的各类问题在吊挂线上都会被放大,因此吊挂线的运行需要很高的管理基础来维持,同时对班组长的调节能力、员工的配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本身管理基础较薄弱,且系统供应商不具备专业的辅导能力,很容易使吊挂线成为企业的摆设。这个问题就跟前面的问题一样,制衣厂有高中学历,想做点事的,做几年以后也就想自己创业了。
此外,对于小件针织等产品,如内衣,泳衣等就完全不适合,频繁的上下片可能会引起衣片变形等问题,因而吊挂线对产品品类还是有一定适用性。
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企业应在充分了解各类生产模式的情况下,对自身的产品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考虑未来的发展,决策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已的生产方式,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