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讲到教学时,经常想到是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对着台下的学生滔滔不绝,学生或安静的听老师讲课,或举手提问,这似乎是学习的经典画面,在这个画面中,老师、学生、教室,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学习的场景,而在线教育打破空间的限制,把教学从线下真实的教室搬到了线上,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硬件等先进科学工具服务教育并促进教育的升级改造。
在线授课只是教育的方式,方式可提升效率,但内容永远大于方式,教学内容是教育的核心资源,一般在线教育机构从招生到课程体系到教研,都有自己的一整套体系,一个完整的在线教育体系不仅需要一个方便使用的在线授课产品,更需要一个可以媲美线下某一领域教育机构的完整产业与服务链体系的全面的教学体系,而这个教学体系的背后是由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LMS,LearningManagementSystem)来支撑的。
一、在线教育平台的产品结构
根据服务的内容和面向的对象的不同我们将在线教育平台划分为教学终端、业务中台、基础服务和教学质量分析系统,各个系统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教学终端:为学员提供技术服务,是面向学员的学习工具,为用户提供直播、录播或者二者组合的教学模式。业务中台:为学员提供教研教学服务,根据职责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学和教务两部分,教学部分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划和设计,比如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的指定等,而教务部分主要是对教学中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分配,比如教师管理、学员管理、班级管理等。基础服务:为业务中台提供基础服务,比如教学资料、题目、教室等,这些都是通过业务中台,为前端的教学终端提供系统的教学服务,比如每次课程的预习复习资料、考试测评、课程评价等内容。教学质量分析系统:是通过对各学习场景产生的学习数据,如课堂学习数据、课前课后学习数据、测评数据、课程评价等内容,分析和评估以起到检验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方式的作用。
拆解在线教育的服务流程,从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学习情境的创设、信息资源的设计与提供,到学习评价,因为要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在线教育服务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工作流程,而是一个不断优化和调整的循环的流程。
这个过程中的分工包括销售团队、主讲老师团队、助教团队、课程研发团队、教研团队、教服团队、客服团队等,我们可以看出在线教育公司的链条比线下机构的链条要长得多,这就使得在线教育这件事本身组织的难度会急剧加大,而LMS教学管理系统则是在线教育公司的护城河,它帮助在线教育机构科学合理的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式和提升教学效果,是在线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学管理系统的几个核心内容
在分析教学管理系统之前我们有几个概念需要明确一下: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了应设置的课程、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按等级确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级别: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按某一标准区分的高下差别”,所以对于在线教育行业,级别指则是用来评估用户学习水平的评估标准,比如传统教育中的一年级、二年级。
课程: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课程内容被拆分成多个课节形成该课程的大纲。
课节:课节是课程按课程大纲划分的课程内容的最小单位,课程的内容由若干个课节组成。
1.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明确各级别的教育目标,规定了每个级别应设置的课程、课程开设的顺序,它为学员提供体系清晰、架构合理、逻辑通顺、内容完整的学习内容,教学计划和课程是多对多的关系,即一个教学计划会包含多个课程,一个课程会属于多个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教学计划是多个教学目标的组合,只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而明确的教学目标一般是以课程目标来体现的,它需要有对学习结果的衡量标准,比如学分、期末考试等。
(2)差异性原则:这种差异包括四方面:
相同的学习目标下学员间的个体差异:比如学员的学习基础级别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教学计划的制定既要有面向全体学员的基本教学计划,又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员提出适当的更高的教学计划。比如英语这门学科,要达到CET-6级别,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来实现提高班、精英班、暑期班等多种模式,以不同的教学节奏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
不同的学习目标的差异,同样是零基础的学员,达到CET-4级别和CET-6一定会有着不同的教学计划;
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比如同样是英语课程,对于一个英语专业的人来说是必修课,而对于一个体育专业的人来说他可能是一个选修课。
所以影响教学计划的因素可以总结为:课程体系、级别、课程以及课程类型。
2.课程
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以“学科目标(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节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的线索相互衔接,各类教学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无论教学活动通过大班课、小班课还是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的,都会以课程为依据,为学员提供课堂上,课堂后的教学服务,所以课程的研发对于在线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3.班级
班级是教育机构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的目的,将学习基础(级别)大体相同、学习目标相同的学员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通常由主讲老师、班主任、助教和一群学员组成。
班级的教育目的是通过教学计划来定义的,包括班级上要上的课程,每门课程对应的教材、以及课程下课节上设定的讲授、自学和测评需要的教学资料。
为班级的每次教学活动安排教学内容和分配教师资源的过程就是排课(配课),安排教学内容指的是按教学计划安排班级教学活动的过程,班级和课程是多对多的关系,即一个班级可能会开设多门课程,一门课程也会有多个班级。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我们期望的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对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主讲老师+班主任的双师模式教学,一个主讲老师,一个辅导老师(班主任),共同给学员进行辅导,主讲老师主要进行课程讲授,辅导老师进行课下辅导,这样既可以解决主讲老师教学产能的问题,也让学员有小班课的课程服务体验,可以实现大班教学、小班服务、个性体验,比如一个主讲老师可能会面对上百个学员,但是每个学员都会安排一个班主任,学员体验到的会是小班服务和个性化辅导教学。
4.教室管理
直播教室的核心是RTC实时音视频服务,结合IM服务实现直播课程中老师和学员的音视频互动。
直播教室中的用户身份一般包括主讲老师、助教和学员,但是一般根据课程营销的需要,我们一般会对学员的身份再进行细分,比如在当学员对班级、课程的情况不怎么了解的时候,就想要学员购买班级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引入了旁听生的概念,学员可以先以旁听生的身份加入到班级,跟老师、学员进行互动讨论、提问咨询,当然也可以预览一部分课程,当他对整个班级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再决定是否需要购买加入;同时翻转课堂教学也是比较常见的,老师可以是学生,学生也可以是老师,所以教室中用户身份需要可以灵活的进行控制。
5.教学数据
课堂上的学习数据:
基本的数据有:比如直播上课过程中,参与人数、峰值人数,新用户、老用户、人均观看时长,用户的互动次数,用户上课使用的设备等基础数据。
我们可以针对数据进行分析课程的有效参与率(出勤在几分钟以上算有效用户),课堂参与率等,课堂活跃度等,来评价一场直播的质量水平,精准分析每一场课堂的效果,为后续迭代教学内容和跟进学员复习情况做参考,再深度分析;
课堂下的学习数据:
比如观看直播回放的数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数据,课后作业数据、阶段测试数据,这些数据的积累,初阶应用在学员的错题集,帮助老师对下一堂课的内容进行调整以帮助学员实现学习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更进一步将这些教育资源和数据沉淀下来形成在线教育平台本身的能力,比如AI技术辅助教学。
教育行业属于数据资源非常丰富的行业,目前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技术在蓬勃的发展,这些技术的核心其实就是数据,所以在线教育平台数据的积累和沉淀,将来才会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千人千种培养模式,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育。
三、总结
当下社会在线教育的热度只增不减,然而很多人,包括互联网巨头依旧把在线教育当作一个互联网的“流量生意”,并没有把它当成教育产业认真对待。
我觉得接下来在线教育的竞争,会是教育本质上的竞争,教育的本质是首先保障教学结果,为了提高效率和效果,在线教育公司需要通过技术来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分配。
一套全面灵活的教学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前端产品不断变化产品形态和打法、专注教学质量和用户体验,打造核心的内容、方法保证教育结果,这样才能够抢占更多的用户,才能够走的更远。
KESION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供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向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驱动商业革新,让商业变得更智慧!
科汛专注于在线教育软件及私域社交电商SaaS平台解决方案,让商业经营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