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8-10-20基金项目:2017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Moodle的有效教务管理模式探究(2017SCG367)。
作者简介:黄佳(1983-),女,浙江浦江人,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管理应用与实践———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黄佳袁陈仲委(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315100)摘要:教学信息化是当前教学建设与方法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与支持。
Moodle系统因兼容性好、功能全、互动式应用以及与教学要求符合度高、标准化接口等特性,越来越受学习者和教学管理者的喜爱。
传统的教务管理停留在单一的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不尽吻合。
部分年长的管理工作者已无法适应现有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即使培训也无法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如果没有稳定、有效的信息平台支撑,那么校与院、院与系的教务管理信息传递就要靠教务管理人员层层传递和沟通。
这种管理方式直接造成信息存储分散、信息搜索困难、反馈沟通不完整、进度控制缺失、统计分析靠手工等一系列的低水平管理现象,协作水平、协作质量、协作效果都不理想。
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高质量地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纽带,对教学质量的保证起到关键性作用。
因此,依靠大量社交工具对高校教学管理是有害的,会造成信息传递碎片化、协作复杂化等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2Moodle平台的特点及对教学信息化的支撑作用2.1Moodle平台的特点Moodle是“modularobject-orienteddynamiclearningenviron-ment”的缩写,意思是“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1],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Dougiamas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2]。
第2期Moodle平台的特点如下:1)免费性、开源性。
Moodle是一款免费的软件,可以自由下载。
使用者可以查看Moodle的源代码,并可以根据使用者自身需求,对代码进行编辑,进行二次开发,构建属于自己的应用平台。
2)功能强大。
它具有强大的教学、管理辅助功能。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借助搜索框、日历等辅助学习;对于教师和管理者来说,可以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课程项目,还可以监督和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
3)模块化的结构设计。
Moodle具有模块化的特点,所有的模块都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用户可方便地进行修改和扩充,可为教学课程创建者和教学管理者提供很大的信息化选择和服务的空间。
2.2Moodle平台的应用Moodle教学平台具有开源性、安装简单、智能化升级等特点,其构建的学习互动、教学协作等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
⑴Moodle建构理论基础。
Moodle平台具备协作学习、协同工作的基因,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学习过程的共建、共享与复用。
它有强大的网站管理、课程管理和学习管理系统,包含丰富的评价、统计、记录和成绩管理功能,大大地提高了评价体系执行中的智能化、移动化水平,为学习评价体系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⑵资源的共建、共享。
便利的资源管理与服务模块,可实现全资源的共建、共享,其支持的静态资源包括:音视频、文本页、网页、外部链接、文件夹、文件及压缩包、帮助手册等。
它还具有在线浏览、离线下载和评价收藏等常用功能。
⑶形式的多元化。
多样化的活动模块可提供多元化的评价。
Moodle平台提供教程、测验、自动考勤、作业、讨论区、互动评价、投票、问卷调查等应用,这些能帮助我们实现各种形式的评价。
其既能实现面向课程活动的常规成绩评价,也能实现面向职业素质的能力评价。
动态化的成绩模块提供方便快捷的成绩管理。
Moodle平台的“成绩”模块是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学习情况的汇总,是所有学习活动的集中反映。
“成绩”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随过程动态的变化而更新。
⑷管理服务的提升。
完善的信息管理模块提供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
若对全程记录的基础数据进行扩展开发,即可实现强大的报表、统计与分析功能。
Moodle平台的“报表”包含日志、实时日志、课程活动、课程成员、活动进度、统计等板块。
通过这些原生板块,可对课程总访问量、各资源活动访问量、学生参与各资源活动情况进行精准统计和全程记录。
⑸进度跟踪贯穿于课程(活动)管理的方方面面。
它是平台的活动指标,可随时掌握各类资源的访问情况、活动的完成程度,并对每位参与者的活动进度做出评估和反馈。
3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管理应用创新Moodle平台主要以“活动”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完全符合合作教学的特点,也具备互动学习、协同工作的应用拓展性。
通过创新应用、扩展开发Moodle信息化平台,可实现校院两级对教师发展的学习活动、教学管理信息的系统化进行管理,达到学习与沟通高效、信息存储有序、管理统计快捷的目标。
2014年以图1Moodle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协作型教学活动黄佳,陈仲委: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管理应用与实践———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2019年3月浙江万里学院学报来,Moodle在我校的课程教学中得到普及,教师、学生认同度很高。
我校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流程重塑、模块重构与推广培训上。
Moodle平台具有很强的功能,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但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对该平台的应用需要克服用户的恐惧心理和工作惯性,提高教学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3.2优化路径,提高教学管理效能利用Moodle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服务,则工作流程和管理路径需要优化。
优化的重点是协同工作和反馈机制。
首先,梳理管理与服务的常用任务,根据协同工作、规范服务的目标,按照不同类型、特点与Moodle的活动模块、管理模块进行匹配,实现任务上线操作。
其次,根据不同的要求,将服务划分为实时服务和延时服务,进一步优化信息流通路径,满足各类任务的有效进度计划和跟踪控制的需要。
3.3融合资源,营造自主管理与学习环境基于系统平台功能,将面向教师服务的各类多媒体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在Moodle中部署。
信息资源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确保有主题、有目录、有内容、有过程的信息化成果积累,为教师提供线上、线下的融合服务。
由于教师已经具备良好的Moodle平台使用经验,因此,只要按要求创建学习课程,按时完善网上资源库,及时发布活动通告,就可以将教师发展的学习活动形成网上互动交流的沙龙。
这既能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也可提高管理者和教师的工作自主性和协作意识。
3.4打破壁垒,实现跨部门教学管理协同在Moodle中可以按照主题进行活动与资源的任意划分与组合,从而按照管理服务的需要分别建立规范的工作板块,由各层教学管理部门、二级学院共同参以实现协同工作。
主要的协同工作模块包括数据库填报、WIKI共创资源、项目化组织管理以及论坛。
在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全校教师、学生和教学管图2管理模式比较图图3Moodle信息化平台协同管理服务模式第2期理者之间以Moodle的协同模块为工作纽带,逐渐形成信息化管理建设与应用的共同体,建立教学管理服务的协同工作体系。
4Moodle信息化平台教学管理应用实践效果本团队的研究成果是基于Moodle信息化平台二次开发的管理和应用,通过高校教师、学生、管理者三大活动群体在Moodle教学平台上的应用与实践,实现教师、学生、管理者“三元互通”的信息化管理服务。
4.1信息化管理的带动力不断显现(1)教师的教学管理应用。
教师进入Moodle教学平台后,可以全面控制课程的所有资源设置,包括设置其它教师、学生的参与(如平行课程),可以实现资源有效共享。
(2)成果拓展应用。
Moodle教学平台能使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相互融合和信息的系统化整合,方便教师之间信息传达,方便管理人员高效服务,达到高效的教务管理目的。
在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的这条路径上,它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学生与管理者在教、学、管等方面的素质提升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4.2教师线上活动参与度显著提升借助Moodle信息化平台,线上教师培训教学资源的教师点击率随着活动的开展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教师享受线上实时学习、信息实时提取的便利,这也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效能。
以报名服务为例,Moodle的预约模块和问卷调查模块都可以实现不同需要的报名预约服务。
4.3管理者服务能力不断提升(1)分类定制。
利用现代化设备和信息化手段,借助校园门户等信息系统,在大量的管理信息中提取主要信息,筛选出有价值、可利用的信息,编辑便捷的操作界面。
管理者通过学习和思考,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做到了按类定制的信息化管理服务。
(2)注重实效。
这些体现了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实效性。
图5近2年教师使用Moodle浏览学习流量图4全校近2年使用Moodle资源与班级数关系图黄佳,陈仲委: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管理应用与实践———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2019年3月浙江万里学院学报(3)分步实施。
只有良好的教学运行管理,才能维护好学校的教学秩序。
管理者从教学计划到教学组织、教学活动,将Moodle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服务贯穿始终。
Moodle信息化平台良好的信息化服务效应得到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广泛认可。
5结束语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线上高效服务成为一种趋势。
Moodle平台凭借其免费性、开源性、交互性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青睐。
今后还要继续优化和完善平台,以实现更多的高效管理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