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日电(记者安俐)“剪云纹、贴鬃毛、粘狮尾……”在YY直播炬光联盟“非遗筑梦计划”公益活动现场,十几名小朋友拿起糨糊和剪刀,制作属于自己的小狮头。小学三年级的王雅雯(化名),拿着拳头大小的狮头,在老师的协助下仔细装饰,不到一个小时,手上就出现了一只袖珍版佛山狮头,狮子的下巴一开一合,十分有趣。“我非常喜欢做手工,我家里已经有一个‘大狮头’,这次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的小狮头彩扎,可以和家里的‘大狮头’作伴。”王雅雯说。
YY直播炬光联盟“非遗筑梦计划”公益活动现场。活动主办方供图
如今,直播成了不少青少年获取新知的途径。一些原本艰涩难懂的知识、正襟危坐的讲堂变成了随时可以打开、可以互动的直播,借助新形式,那些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通过手机“飞入寻常百姓家”,青少年在全新的文化场景中,领略传统文化的匠心之美。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持续扩大,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互联网成为未成年人日常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问题也频频登上热搜榜。为治理有害信息、打造清朗网络环境,“青少年模式”应运而生,通过近年来的实践验证,其在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方面卓有成效。当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进入一个新阶段,“青少年模式2.0”路在何方?如何让青少年通过直播获得新知?YY直播从“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迈进,持续围绕“青少年模式”精耕细作,从“技术”和“内容”两个方向不断发力。
青少年模式不断升级,做未成年人安全用网守护者
如今,打开直播平台,弹窗出现的“青少年模式”早已是家长和青少年们习以为常的“标配”。
YY直播青少年模式设置了非常严格的防绕开屏障。为了防止青少年用户通过重置密码的方式绕开青少年模式,YY直播在受理找回密码申请时,用户除了需要输入手机号和身份证号码,还需要提供4张照片进行核实。
多管齐下,“人工客服+智能AI”共同守护未成年人上网环境
2019年,YY直播在平台内联合技术研发、内容运营、安全审核、客服等多个部门组建起“清风熊护苗小分队”。小分队分为日常运营、活动策划与推广、安全保障三个专业团队。2021年4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广东省扫黄打非办、广州市扫黄打非办联合授予YY直播平台“护苗工作站”牌匾。2021年12月,YY直播“清风熊护苗小分队”一举拿下南方都市报评选的“音视频及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创新典型案例”,获得了行业认可。
YY直播还不断提升人工审核的专业性和效率。针对涉未成年人违规不良信息等内容,平台对审核员开展专项业务培训,提高人工审核的专业性和效率。同时,完善人工审核的各流程环节机制,执行“审核+复查+质检”三道内容安全机制,保证对违规内容的准确判定和及时处置。
线下与线上结合,让优质直播内容成为青少年发展的助力
青少年模式不仅要打造更坚硬的技术盾牌,而且要丰富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推送样态。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以健康优质的内容吸引未成年人,让未成年人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
如今,通过直播学习知识、认知美好生活已然成为当下青少年流行的生活方式。这些书本以外的知识不仅可以扩展他们的认知范围,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多维发展。
YY直播持续加大未成年人模式下内容池供给,用适合未成年人年龄段的优质内容,丰富未成年人精神生活。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文博机构合作,创作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优质直播内容,助力未成年人学习与成长,目前内容池下优质点播内容数量超10000条。
同时,YY直播还开展了“非遗公开课”系列活动,在丰富青少年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助力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传播。
截至目前,该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四场,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佛山狮头彩扎省级传承人黎婉珍工作室为核心展开。至今,已有百名青少年走进工作室,在黎婉珍的指导下体验狮头帽扎作和文创产品狮头冰箱贴彩绘。
2020年,YY直播与番禺区扫黄打非办共同策划“护苗行动进校园”活动,在小学设立“扫黄打非”游戏摊位,采用亲子制作标语牌、有奖问答等形式,使青少年理解“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意义。
2022年6月1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之际,来自广州市番禺区公安局万博派出所的民警通过YY直播的直播间,以“未成年人如何防范网络诈骗”为主题,对常见的涉未成年人被诈骗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为孩子和家长们献上了一份有意义的儿童节礼物。
如今,直播、短视频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优质直播和短视频有助于青少年成长,关键在于怎样善用、巧用、活用。未来,YY直播表示,YY直播表示,希望与行业组织、行业联盟共同探索直播行业在未成年保护方面的创新模式和精细化应用,通过各方通力合作,最大限度助力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