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获得免费畅听价值989元全栈运营微课的资格。
其实早在2017年,马化腾就有意推出这个功能。但直到今天,才正式映入大家的眼帘。
通过订阅号列表右上角“…”进入“我的付费内容”,用户可查看自己曾经付费过的订阅号和对应的付费内容。
·关于付费订阅的价格,公众号提供了35个价格档位,运营者可在1——208元区间选择合适的定价,不支持自定义价格。
·内容创作者在苹果端收益会有官方抽成,而安卓端款项没有渠道成本,暂不抽成。
·媒体和政府、企业帐号在灰度测试期间不可开设付费阅读
此功能一出,网友们都表示支持,认为可以让公众号提供更优质的内容产出。
看起来,这是对内容创作者的一个利好消息。但是付费订阅真有那么好吗?我就以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来说一下我的想法。
两个用户场景和用户心理截然不同,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显然付费阅读带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会更大一些。
我的答案是:不会。
很多自媒体大V通过写书变现,其实就是一种交付形式。这就像是我买一个手机,你是在天猫卖还是在专卖店卖,这个方式不是最重要的,手机其实是最重要的。
还有,就是内容形式的不同,各个平台产生了天然的壁垒。
比如像喜马拉雅、得到这样的内容平台是以音频为主。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的内容形式是视频;知乎、分答是问答;kindle是电子图书;付费社群也算是付费内容,但内容形式会多样一些。
再有就是,公众号的付费订阅是单篇付费,喜马拉雅上付费订阅可以获得一个系列的内容,对用户的吸引度来说,显然后者更具优势。
所以说,公众号开通付费订阅,只会让优质内容的生产者获得更多变现的渠道,但不会对现有内容平台有多大冲击。
现实是,大多数公众号正常推文都不适合开通付费订阅。
即使付费订阅完全开放后,我认为依旧是免费内容占据主导。付费订阅更像是给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大号准备的。
未来也许会迎来爆发,但是短期很难。
我认为,公众号的付费订阅这种习惯,一旦被发掘出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机会。那将是优质内容生产者的春天。
我们往好处想,如今内容多元化的移动互联网,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创作者。只是因为流量与平台机制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内容创作上赚钱养活自己。
这样创作者对待公众号的态度,除了慎重、认真,更多的是投入精力在内容上。
但是,内容付费的机会是给那些常年坚持学习和写作,具备内容创作能力的人准备的。如果你在这方面又没有任何准备,就不要做了。
但是就现在来说,能做到「非你不可」的公众号,有多少呢?
所以说,如果公众号创作者想要去做收费内容,那一定是另起炉灶再去设计自己的付费订阅内容。
如果你保证公众号内容有足够的稀缺性,那最好了;但如果你做不到,这里我给大家推荐几种内容形式:
(1)小说
这是我最先想到的内容形式。它有可以调动用户长期跟随订阅的属性。小说的故事情节,走向,悬念,是可以令读者持续上瘾的。
(2)利益指导
用户花钱就想有收获。你写一份时事点评、热点点评、球评、食评等等,都不能让用户感受到有足够的利益收获。
(3)文字游戏
公众号运营者构造一个故事或游戏,读者付费进入游戏,然后通过关键词回复互动的形式,体验后续不同的场景或剧情。这有点类似于B站的互动视频。
除了我上面提到的几种内容形式,你还可以利用试读展示的比例。
因为试读内容是可以自由设置的,那么你就可以在要付费展示的内容之前挂一个彩蛋或者诱饵。
目前得到灰度测试的自媒体账号,设置的付费价格大多都是1元钱,目前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如果你对自己的定价没有信心,也可以就从1元做起。
想要吸引用户付费订阅,可能又会让标题党或开头党有用武之地了。
我当然不希望大家为了诱导用户付费做一个标题党,这样会伤害用户。还有就是违规内容一定要避免,不要涉黄涉暴,以及一些危害社会的言论。
还有就是盗版。假如一个知名作者的付费内容被别人挂在电商平台售卖,这个该如何解决呢?
更何况,已经有人抢先一步了。有新媒体厂家做了一些破解操作,比如通过安装浏览器插件的方式阅读收费内容。
也有部分网友提到了老罗的“大爆炸”功能的妙用。
还有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很多通过内容实现变现的渠道都已经很成熟了,比如知乎、喜马拉雅等。
这些平台的用户也养成了付费习惯,对于一个内容创作者来说,会面临一个选择,究竟是在公众号做付费内容,还是用别的途径变现?
至少目前来说,很多人对订阅号的付费都不看好。
公众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短信成为一种基于连接品牌和订户的群发工具,并且有效地避免垃圾短信。群发的内容并不是重点,应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内容都应该是可以的,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而付费的种类,如果在多元化一点呢?比如频道订阅,按数量订阅等等,当然也是我的一点猜想。
总结一下
如果你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利用一些小技巧或者设置也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但是大家还是要记住,内容付费的机会是给那些坚持学习和写作,具备内容创作能力的人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