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星链友店”我们之前也有过报道,并提醒大家对这个平台要保持警惕。
“星链友店”的国资背景是怎么回事?
资料显示,“星链友店”最初由怡亚通(002183.SZ)孵化。怡亚通是做什么的?怡亚通成立于1997年,于2007年在深交所A股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183,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供应链企业。
2019年3月,“星链友店”获得央企背景的中融国际信托1亿元Pre-A级投资,并从怡亚通分拆出来独立运营,股东为怡亚通和3家有限合伙企业,法定代表人由怡亚通董事长周国辉变更为陈方权,陈方权系怡亚通380生态执行总裁、星链友店CEO。
从怡亚通分拆出来之后,“星链友店”就由深圳市星链供应链云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深圳市星链供应链云科技有限公司是怡亚通的参股子公司。所以,这就是“星链友店”所谓的国资背景。
2019年3月19日,“星链友店”举行发布会,面向全球发布《星链通证经济白皮书》。发布会上,星链友店CEO助理熊先林宣布,星钻总数量为100亿,其中2019年第一期拟发布5亿,同时公布了百万现金奖励星钻持有人的首次激励方案。据了解,以截至2019年3月20日12:00持有的星钻,每枚星钻给予约0.0175元等值奖励发放至持有人星链卡账户,用于在平台消费,不能提现。不过,此次发布会上宣称“面向全球”发布的白皮书却不对外公开。怡亚通证券部人士称,鉴于商业保密的原因,白皮书不便于对外公开。有人贴出的白皮书截图显示:发行人每年拿出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30%向星钻(已流通)持有人分配收益。
香港某知名数字资产交易所COO就曾指出,判断一个项目是不是真正的区块链,主要看三点:一是白皮书是否公开,二是源代码是否公开(私人的项目可以不公开),三是整个服务设计是否具备去中心化。
如果前两个都不公开,发了多少币、有没有滥发、分红比例是多少,这些都由项目方自己说了算,这恐怕是伪区块链。
“星链友店”模式被指涉嫌打传销的擦边球
那么,“星链友店”模式真是利用了区块链概念吗?据推广人员介绍,在星链平台上获得的星钻奖励会变成数字资产陪伴着你,星钻持有者未来会因为这些数字通证而共享平台发展红利。
那什么是星钻?什么是星力值?它们能干嘛?
但记者在股吧里却看到:
随后,记者下载“星链友店”APP发现,要购买商品,还需要填写推荐人的手机号码或邀请码,否则无法进入下一步。据推广人员讲,消费380元产品即可成为银卡会员,拥有运作“星链”的资格,所以也并非宣传的“零成本”。
成为银卡会员之后,推荐一个朋友成功购物380元商品,即奖100元外加3.5个星钻,二层送1000星力值(约35个星钻)。直推5个朋友,就成为“专员”,没有周分红,但可以增加星力值,并参与上市以后的分红;以此类推,成为“主管”,小区不少于5个专员,每周分红工资:1000/7000元;成为“经理”,小区不少于5个主管,每周分红工资:4000/50000元;成为“总监”,小区不少于5个经理,每周分红工资:20000/150000元;“副总裁”,小区不少于5个总监……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晋升条件中,考核的不是普通商品的销售量,而是拉来“下级”的数量。这种多层级激励的“拉人头”的机制,也让外界对“星链友店”传销模式的质疑从未间断。
不过,“星链友店”与典型的传销模式也有一些区别,比如,它并不强制要求用户,如果用户不想成为店主,可以作为普通消费者正常消费,若不满意也可以退换货。
那“星链友店”这种模式是否涉传?有律师就表示,这种模式至少属于打擦边球,它与部分微商和传销类似,主要卖点不在于商品的品质和服务,而是通过招揽下线获得提成,下线越多、下线的下线越多,自己获得的奖励就越多。明面上看,“星链友店”只是一款单纯的购物APP,更多的“门道”需要通过咨询邀请人或进群之后了解。消费者应该对平台予以一定警惕。
在灵鲲金融风险查询举报中心,记者发现“星链友店”目前已被标记899次,主要标签是“发展下线拉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