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平台是指整合了众多内容创作者并拥有一定用户流量基础的平台。它是连接内容创作者和内容阅读者的桥梁,一方面让内容创作者的作品可以在内容平台上获得曝光和展示,另一方面让内容阅读者可以看到想看的内容。
内容平台的特点
互联网上的内容平台往往具有极高的相似性,最明显的就是红利曲线高度相似,且都有强者愈强、内容为王的特点,下面进行详细讲解。
1)红利曲线相似红利曲线是指一个平台从建立到完善的过程中对于内容创作者的机遇波动曲线。
(1)流量红利
任何一个平台在刚建立的时候,由于内容比较少,所以会积极邀请一些知名创作者为平台提供内容。同时因为内容少用户对于内容质量的要求相应会低,如果这时社群运营者进人平台,进行内容创作就有机会很轻松地获得流量。这就是流量红利。
(2)内容红利
(3)红利消退
当平台“供大于求”的时候,阶层结构逐渐固化。一些优秀的创作者占有了平台上绝大多数的用户和平台资源,因为他们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出一些优秀内容,会逐渐发生“虹吸效应”,从同行手中掠夺用户,成为该类别下的“寡头”。这个时候除了平台可能发起的“补贴”活动外,整个平台已经没有红利,甚至因为内容创作者太多还产生了运营阻碍,新加入的内容创作者会举步维艰.难以发展。只有极个别新用户可以靠着内容或资源实现在这个平台上的崛起。
2)强者愈强
平台为了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一定会重点推荐有名气、内容优秀的创作者,来吸引更多的内容阅读者进人平台,而不会推荐默默无闻甚至内容-般的创作者。这就使得“头部”创作者越来越受欢迎,“尾部”创作者持续无人问津。
同时对于营收来说,“头部”创作者的收人也占了整个平台的绝大比例。例如喜马拉雅、蜻蜓FM这样的平台,它们主推的都是那些大咖的节目,最好的曝光位置一直被少数名人的内容占据,一个爆款内容的销量可能就达到上千万。而普通创作者得不到足够的曝光,营收情况自然没法和“头部”创作者相比较。
“头部”创作者有了充足的资源补给后,会抓紧优化自身,提升竞争力,建立起“护城河”,以保住自己的“头部”地位。而没有足够资源的创作者,面对“头部”创作者强大的竞争力,很难有超过他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