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互联网平台颠覆传统的产业生态系统
所谓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种新兴制造业生态系统,在这种生态系统中,众多行业及众多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流通与售后服务等产品生产过程,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上,都被迁移到云数据中心,并通过一个统一的云操作平台实现远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颠覆传统的产业生态系统,不仅有别于当前的工业制造业,也有别于现有的电子商务类平台。
1.与现在的工业制造业相比,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崭新的特征。
2.与当前的各类电子商务平台相比,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有着本质的差别。
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服务于产品的交易和流通环节;而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此基础上还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等环节,电子商务充其量只是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一部分。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要远比目前已经出现的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亚马逊等)重要得多,未来将跨越国界、跨越行业界限,成为超级平台,从而全面地配置全球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毫无疑问,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对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贸易格局与全球化产生重大影响。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颠覆“两化融合”的“补课”思维
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对工业信息化的实现路径和方式方法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突出地表现为这样两个方面:将日益成为全球工业制造业的首要基础设施,成为集聚全球工厂、工业产品、市场用户的第一入口;将借助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加速全球制造业的“两化融合”进程,无论是处于工业1.0、工业2.0的企业还是工业3.0的企业,都将被无奈、无情地“裹挟”到代表工业4.0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上。因此,谁控制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谁就具备了实时跟踪、优化配置甚至是全面掌控全球工业制造业发展命脉的实力。毫无疑问,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全球领导权竞争的核心内容。
三、合理规划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路径
为克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总体落后局面,要充分发挥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作为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主打方向,分层次地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第三,鼓励和支持部分有较强技术与市场实力的龙头企业,启动建设本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为此,要建立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多方协同参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机制。尤其重要的是,一方面,要根据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要求,引导、优化各地正在开展的“双创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克服“泛娱乐化”趋势,引导BAT等互联网企业真正地参与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中来。
四、促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健康有序发展
2016年年底,我在国内一些媒体上发表了要求尽早启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论文,引燃了国内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热烈讨论。2017年4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开始在国家政策层面启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近来,国内很多大型制造业企业纷纷发布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案,如海尔集团提出了COSMO平台、三一重工集团提出了“树根互联”平台、航天科工集团提出了“航天云网”平台等。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正在迎来快速发展局面。
五、冷静应对国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激烈竞争
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改变了企业发展战略的竞争方向,也丰富了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内涵。当前,国际两大企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加紧进入中国的步伐,并在诸多领域进行战略布局,给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需要强调的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目的应该着眼于提高我国建设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应该依托“中国制造”的现有优势,采取平台对平台方式,鼓励上述三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国外平台展开交流与合作;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走出去”、做大做强,并鼓励全球制造业企业加入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尽快做大其国际规模,加快树立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国际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