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这个“价格卷”“流量贵”的流量时代,IP营销可以成为流量入口,也可以成为整合碎片化流量的抓手。那么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局面中,怎样通过IP营销实现破圈和流量转化?
企业IP:把握消费趋势,树立品牌人格
中顺洁柔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内容官吕白,曾出版多本畅销营销书籍,他介绍了中顺洁柔用新媒体的思维来做品牌,用品牌IP化实现低成本传播的做法。吕白认为,现在消费传播渠道粉尘化,消费受众被很多类的博主分割,品牌主难以覆盖如此多的渠道,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人设。吕白以中顺洁柔的霸道总裁人设、国货联盟、最美公关事件等传播为例提出,在传播渠道粉尘化的时候,如果没有吸引人的内容,离竞争的核心地带会越来越远。从品牌公司到消费者集团,从自己做产品到和用户共创产品,谁有批量的内容,谁有更好的内容,谁能有更吸引消费者的内容,谁才能更好的和用户共创。
企业家IP:展示真实自我,拒绝虚假人设
迪思传媒副总裁、高级品牌顾问,中国传媒大学品牌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志祥谈了领导人IP的体系化打造。刘志祥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家都想通过自己个人的知名度、影响力来为企业带来流量的增长和销量的变化。但实际上这条路该不该走,适不适合每个企业家,有很多的争论和争议。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是有深度,有情感,有个性,甚至有瑕疵的人。在塑造或者帮助一个领导人打造IP的时候,去塑造一个不存在的、完美的虚假人设,最后带来的是灾难。刘志祥提出,IP的内核不是建立在虚假人设,所谓的角色代言之上,而是一个真实的自我。刘志祥提出,一、领导人的IP不是打造出来的;二、领导人的IP是立德立言立行的真实榜样;三、领导人的IP内容是文化和品牌,不是销售和直播带货;四、新媒体是后互联网时代领导人的沟通渠道,不是IP的惟一平台。
IP机构:顺应大趋势,把握新赛道
当下,文旅短剧已经可以在10天内带来4个亿的经济增长,同时,据预测2027年短剧的市场规模可达到1000亿,短剧是一个新的赛道。柠萌影视-好有本领总经理郑安迪以其公司推出的系列剧《二十九》为例,提出了短剧的内容方法论:第一是独特的选题。第二,极致的人物关系。第三,共情的主题表达。第四,符合算法的剧情节奏。第五,具备传播力的金句和台词。第六,实时的热点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