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改现场复核访谈培训资料汇编

质量是产品或服务对使用者或服务对象需求的满足程度。依据产品的使用者或服务对象的需求来制定质量标准。

(二)什么是诊改?

“诊改”是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的简称,是高职院校依靠自身建立保证体系来提升质量,履行质量主体责任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诊改有什么特点?

诊改的特点可概括为“人人”“处处”和“时时”。

人人——学校要变自娱自乐为服务需求,人人是质量保证主体;

处处——变外部保障为内部保证为主,工作与保证责任兼负;变脉冲式激励为常态化改进,诊改成为一切工作的组成环节;

时时——变回顾总结为实时监控,信息化平台成为质量保证支撑。

(四)什么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全面提高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它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把人才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各个部门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网络化、全覆盖的有机整体。

(五)什么是内保系统?

“内部质量保证监测系统”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内保”是指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

“五个层面”是指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

“大数据平台”即打造一个人人参与、处处覆盖、时时共享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

(六)什么是两链?

“两链”是指“目标链”和“标准链”。

“目标链”是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为纲领,逐层分解目标规划,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形成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上下衔接、左右呼应的目标体系;

“标准链”是指依据目标建立支持目标实现的各层面标准体系。

(七)什么是“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

“‘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简称为“8字螺旋”,“8字螺旋”是由大循环(静态螺旋)和小循环(动态螺旋)两个螺旋累加而成。简单说,大循环为一个周期诊改循环,小循环为实时监控循环。

(八)什么是双引擎?

双引擎是指“机制引擎”和“文化引擎”。

机制引擎:建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诊断报告与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各部门有效建立并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开展以实时数据为主要依据的自我诊改,重点在于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改进创新。

同时,完善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和个人奖惩措施挂钩,形成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动力机制。

文化引擎:学校领导重视诊改,扎实推进;师生员工普遍能接受诊改理念,并落实于自觉行动中;质量保证全员参与,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师生员工对学校诊改工作满意和并且有获得感。

二、学校诊改工作开展情况

(一)诊改工作有哪几个阶段?

学校诊改工作历程分五个阶段进行,各阶段按边学习、边建设、边实施、边诊断、边改进、边提升方式交替推进,全员参与,全面诊改。

第一阶段:提升理念、制定方案

第二阶段:构建体系、开发平台

第三阶段:平台试行、全面诊改

第四阶段:完善机制、常态运行

第五阶段:持续改进、培育文化

(二)诊改实施有哪些过程?

1.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了诊改工作委员会,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主任;成立了质量管理办公室,设诊改办主任;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诊改工作组、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组和质量文化建设工作组)和若干工作小组,主要在各系部,各级机构均赋有相应职责。

2.组织培训

院领导带队多次进行校外学习调研,共开展集中培训和分层培训28场,做到理念先行,理论指导实践。

3.构建体系

学校构建诊改体系的建设思路是“3个一、3个三”。

3个一是指:围绕一个目标(全国一流、全省前列、培养“赣鄱工匠”的示范性高职院校)、运用一个方法(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建设一个平台(智慧校园信息技术平台)

3个三是指:实行三阶任务(规划任务-年度任务-月度任务)、实施三类诊改(常态性诊改+周期性诊改+专题性诊改)、实现三个人人(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

按照这个建设思路,搭建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对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横向层面的目标体系、标准体系、运行机制、过程监测等进行系统化的建设,将“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纵向管理系统运用于五个层面,通过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形成横向衔接、纵向贯穿、动态循环的诊改体系。

4.两链打造

我们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为纲领,逐层分解目标规划,形成规划—计划传递链(目标链),并建立与之呼应的标准体系(标准链)。

(1)学校层面

一是目标体系。构建了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12个专项规划—各教学系部子规划三级目标体系。

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目标,每年形成学校工作要点,落实到学校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目前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任务分解143项工作任务、省级优质院校建设方案任务分解95项工作任务,已经分年度、分月度落实至各个部门和教职工。

二是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岗位工作标准、管理服务规范标准和考核诊断标准三个方面。共编制了18部质量管理手册。

(2)专业层面

一是目标体系。建立了学校—学院—专业三级体系(对应的责任主体分别是:教务处—学院—专业),按国家级重点(2个)、省级重点(4个)、院级重点(7个)、院级一般(其他)四个级别设立了建设目标,分别落实到六个系部30个专业。

二是标准体系。学校分级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教学运行标准,各专业制定了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

(3)课程层面

一是目标体系。建立了学校—学院—专业—课程四级体系(对应的责任主体分别是:教务处—学院—专业—课程组),按国家级重点(2门)、省级重点(9门)、院级重点(33门)、院级一般(其他)四个级别设立了建设目标,分别落实到六个系部30个专业116门课程。

二是标准体系。学院分级制定课程建设标准和课程教学运行标准,各课程组制定了课程建设方案和课程标准。

(4)教师和学生层面

一是目标体系。建立了学校(人事处、学工处)—系部—专业—个人(教师、学生)四级体系,全体教师按年度编制了个人发展规划,2019级学生按学年制定了成长成才规划。

二是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教师发展标准按照新聘教师、助理讲师、讲师、副教授、教授五个级别制定。学生的发展标准按照合格和优秀2个级别制定。

5.螺旋运行

五个层面每个责任主体,按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要求,依托信息技术平台进行“8字质量改进螺旋”的运行。

事前进行任务设置。主要是各层面的年度、月度任务以及诊断点设置。

事中进行监测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监测预警系统,对年度、月度工作任务和诊断点进行监测(常态纠偏)。目前平台已发布工作任务3400多条,五个层面共设置诊断点58个,共处理预警320项。

事后进行诊断与改进。以年度为周期进行自我诊改(周期诊断),2022年共形成各层面诊断报告4683个(以专业层面为例,形成了1个学院专业建设诊断报告,6个系部专业建设诊断报告和30个专业诊断报告);教师层面形成了413名教师个人诊断报告;学生层面形成了4056名学生个人诊断报告。

6.平台建设

(1)学院校本数据平台

校本数据平台是以信息化硬件为基础、数据交换平台为纽带、业务系统为支撑、大数据技术为保障、服务诊改为目的的信息化智慧校园平台,包括顶岗实习系统、科研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就业系统、学工系统、教务系统、资产系统、低值耐用系统、人事系统、OA系统等10个信息平台。

(2)学院诊改信息平台

学院按智能化要求对诊改信息平台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规划,引进内部质量保证监测系统、内部质量保证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学院、专业、师资、课程、学生五个层面发展目标和标准管理,通过对质控点目标值、标准值、预警值对比,实现自动预警功能。

7.引擎驱动

(1)机制引擎

建立了工作质量管理手册18部,质量保证制度225项,教职工绩效考核激励机制10项,这些制度对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2)文化引擎(由表及里)

环境文化:通过道路、楼宇命名、场所布置和景观建设,打造校园特色文化;通过学院诊改专题网站建设,校外新闻媒体平台专题报道,营造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

制度文化:围绕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院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和标准的建设和运行,让师生有认同感和归宿感,成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精神文化:粮食文化是特质文化,“五粮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粮缘中的敬与礼、粮情中的勤与俭、粮品中的诚与信、粮安中的责与献、粮艺中的传与新),其内涵就是崇尚品德、崇尚质量,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校风校训传承、校情校史教育,让“质量立校、质量兴校”深入师生骨髓,变为师生追求质量、创造质量的行动自觉。

三、各部门诊改工作内容有哪些?

1.各部门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12个专项规划年度任务分解和学院年度工作要点,制定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分年度重点任务、常规任务和改进任务。

2.各部门编制了包括部门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常规工作清单、工作流程图以及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等建设标准的部门质量管理手册,保障各项工作有效运行。

3.各部门依据部门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每年度每月度按时发布工作任务,认真执行工作标准,构建并运行部门工作质量改进螺旋。

4.各部门依托学院“内部质量保证监测系统”,对照部门工作计划和运行的诊断点,实时监测部门工作质量,并定期对预警问题进行汇总通报,保障体系的顺利运行。

5.各部门每年度12月底前开展系统的自我诊断,结合日常自我诊断结果,撰写部门年度自我诊断报告,总结成效,找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升部门工作质量。五个层面牵头负责部门除每年度撰写部门整体工作自我诊断报告之外,还要针对部门2-3项重点任务开展系统的自我诊断,撰写重点任务自我诊断报告。

6.学院办公室寒假放假前对各部门进行年度考核、诊断,明确问题,督促改进,并撰写学院层面整体诊改报告。质量管理办公室对各部门诊改体系构建和运行实施情况进行专项考核。

四、专家常问问题解答

1.诊断点是如何设置的?

答:是根据各层面确定的目标和标准,确定量化监测的指标为诊断点。

2.各层面的分层级标准是如何设计的?

答:专业、课程层面是按国家重点、省级重点、院级重点、院级一般进行分层;教师层面是按职称级别进行分层;学生层面是按合格和优秀进行分层。

3.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诊改周期是什么?

答: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诊改周期均为学年

4.诊断点预警是如何处理的?

5.诊改与绩效考核是否关联,具体如何进行绩效考核?

答:是关联的,各部门、个人的绩效考核都与诊改工作完成度直接关联,诊改工作完成度高的部门和个人考核优秀,在年终奖励、评优评先和个人晋升方面都有倾斜。

6.诊改建立了哪些激励机制?

答:各级各类考核都体现了诊改工作开展情况。

7.请谈谈你开展诊改以来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答:围绕诊改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部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

8.诊改的实施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惑?

答:围绕进一步深入推进诊改工作进行提问,例如,在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时如何更好地指导各层面制定更加科学合适的目标;除了绩效考核之外还可以有哪些激励手段等。

9.目标值、预警值、标准值、实际值这四个值如何使用?四个值中哪一个值是最高的,哪一个值是最低的?

答:目标值是最高的,标准值是最低的。通过预警值进行常态纠偏,实际值应该是实时的,如果实际值低于了预警值,就会触发报警,提醒我们要进行常态纠偏。

周期诊断和预警值有没有关系?

答:没有关系,预警只在常态纠偏小循环。

常态纠偏要不要画像

答:常态纠偏不画像,画像应该是周期诊断的结论性展现。

诊改和PDCA循环的区别在哪里?

答:PDCA循环是工业化的全面质量管理,诊改和PDCA的区别是更柔性化了,人是会思考会创新的)

13.目标值应该如何定?

答:应该根据质量主体实际情况来定,能通过努努力,跳一跳就能达到的目标就是合适的目标。

14.目标一定确定之后能否轻易修改?

诊改是新东西吗?

答:不是。诊改就是自我完善,是把好的东西引进,不好的东西抛弃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会立刻见效取得成绩的过程。

诊改增加了大家的工作负担吗?

答:诊改应该是让大家工作量减少,工作效率更高的一种方法,不应该增加大家的工作负担,只要大家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这种工作方法就能提高效率,而不是为了诊改而诊改。

17.诊改只是教学方面的工作吗?

答:不是,诊改是全校所有人所有部门都要参与的,目的是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院各项工作的质量。

18.信息化是为教学服务的还是教学要适应信息化?

答:信息化是为教学服务的,信息化的使用要方便,不用深入培训即可使用。

19.诊改的实施应不应该一开始就大范围深度开展?

答:我认为应该有一个渐进过程,从一个小切口开始,慢慢展开,逐步推广。

个人访谈主要内容整理

1.访谈分管校长和教学校长

重点了解学习在机制、文化两引擎设计中的具体做法;两大引擎作用的发挥及成效;了解教职员工对推行诊改制度建设的态度及最大阻力,并就两天来对学校诊改复核的一些看法与具体交流。

2.访谈信息中心主任

3.访谈教务处处长

(1)编制学校层面专业和课程建设规划的依据、是否对全校各专业和课程规划进行了审查与评估。

(2)学校层面对专业和课程建设质量管控的方法、手段

(3)建有哪些专业和课程诊改运行制度,有效性如何?

4.访谈人事处处长

5.访谈学工处处长、团委书记、系部党总支书记、辅导员

(1)学校学生层面诊改工作的实施过程;

(2)学校学生层面两链打造的基础、依据、思路和方法

(3)学校和二级系部对学生层面诊改螺旋的实施情况。辅导员对诊改工作的理解和感受。

(4)学校与学生层面有关的考核激励制度。

(5)访谈对象改进诊改工作的想法。

(6)对学校改进学生层面的诊改提出建议。

6.访谈分院院长

(1)**专业建设目标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2)是否依据学院的专业规划确定了**专业规划(契合度)

课程、教师、学生层面专业层面以上问题

7.访谈专业教师

(1)专业作为省示范、特色专业,现建设目标确定为省级骨干专业是否准确?

(2)通过教学诊改专业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教师获得感如何?有哪些意见建议?

专家现场提问

1.诊改平台和哪些业务系统做了业务对接,(如:和人事系统对接了哪些常用表)

THE END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部署,深入实施《“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梳理总结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发展情况,开展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编制形成《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Y4NTcxOA==&mid=2247506805&idx=1&sn=4675fce52e888e524de212620fd050d4&chksm=ebe85d67493047998d4dda1258c2e9dc12930dacc5fbe0908ba426f7247aacdf303fc1c7e1ea&scene=27
2.信息化平台是什么信息化平台是指某个领域、某个区域或某个组织为信息化的建设、应用和发展而营造的环境。 信息化平台包括: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体系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的实践活动框架开始由工业平台进入到信息平台(information platformhttps://edu.iask.sina.com.cn/jy/2CqxrVEuB0t.html
3.什么是信息化平台?一文简介信息化平台的定义及应用信息化平台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信息流通的平台,它可以将各个部门、企业、地区之间的信息和资源集成起来,形成一个高效便捷的信息化体系。信息化平台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提高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共享效率,使得管理更加科学化、智能化。 https://www.jiandaoyun.com/fe/xxhptddyjy/
4.考核信息化管理平台(源码+文档+部署+讲解)工作流本文将深入解析“考核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项目,探究其架构、功能以及技术栈,并分享获取完整源码的途径。 系统概述 考核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系统,旨在为组织提供全面的考核和指标管理解决方案。通过管理端和H5端,系统实现了指标管理、工作流、系统管理、日志管理和系统监控等功能,帮助用户高效地进行考核信息的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KTIT1R0556A0H0.html
5.信息化海上作战平台是指包括水面舰艇和潜艇在内的各种作战舰艇信息化海上作战平台是指包括水面舰艇和潜艇在内的各种作战舰艇 网站导航:试题大全11>正文 题目题型:判断题 难度:★★★9.5万热度 信息化海上作战平台是指包括水面舰艇和潜艇在内的各种作战舰艇 该题目是判断题,请记得只要1个答案!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797/24352864.html
6.信息化作战平台是指装有大量电子信息设备,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信息化作战平台是指装有大量电子信息设备,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坦克、火炮、飞机、舰艇等武器载体。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信息化信息技术技术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c20715db5b5e43c0971ee187667576f4.html?fm=bd1b4023d4801ee232f2c4980f21a087bb
7.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平台?企业信息化平台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用于整合和管理企业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的软件系统。它的目标是优化企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以支持企业的科学决策和竞争力的提升。 1. 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定义 企业信息化平台是指在企业内部搭建起来的,用于整合和管理各类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https://cn.smartmore.com/article/post/9470.html
8.医院信息化架构是指什么内容医院信息化总体架构医技医辅系统解耦后,共享医院信息平台主数据,与基础支撑平台实施统一安全认证与单点登录,并与HIS数据中台实时共享医嘱与医嘱执行记录,使用HIS业务中台实现统一的医嘱执行与划价计费功能。 医技医辅系统解耦后,让医院各医技医辅部门有机会选择更加专业的业务系统,实现医院及科室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https://blog.51cto.com/u_12207/7852674
9.智慧公安情报信息化作战平台开发,情指行一体化平台建设智慧公安情报信息化作战平台是集基础信息采集、情报信息研判、数据查询、全警种配合作战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应用平台,从底层数据采集到高端研判应用自上至下贯穿公安局情报信息化业务。其中包括四重采集平台、网上作战平台、情报研判平台、合成作战平台等四大功能模块,为公安局信息化作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丰富了民https://blog.itpub.net/69967535/viewspace-2750440
10.心理测评软件phpmysql心理降管理信息化平台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又被称作为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是指借助科学、客观、标准的方式,将测量者的心理测评结果以量化的形式展现出来,*终实现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衡量,以为个体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数据。 借助心理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及时的测评出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及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647489/article/details/114017729
11.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什么?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功能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集成,管理和分析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对企业,机构或地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高效,科学管理的一种平台.https://www.tvrsmart.com/kdetail/94.html
12.档案管理论坛档案三个平台是指什么论坛 档案信息化论坛。档案三个平台是:查档服务平台、宣传教育平台、网络信息平台,积极发挥档案和档案工作存史、资政、惠民、育人独特作用,努力为加快建设新福建作出更大贡献。 有谁知道有哪些档案论坛的 最好的档案界论坛已经关闭了,目前中文网上除了一些商业性质比较浓的打着档案旗号的网站,暂时https://www.danganj.com/news/20164.html
13.2021年10月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模拟题自考第二章,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1.计算机按规模和性能可分为巨型、小巨、大中型、小型、个人、工作站六类 A .四大类 B .五大类 C .六大类 D .七大类 2.个人机也称 A .小巨型机 B .小型机 C .微型计算机 D .工作站 3.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应当包括 https://www.educity.cn/zikao/305769.html
14.研发部工作计划(15篇)在做好信息化平台资源库的建设和技术资料库的建设后才能依托这些资源库更好的为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技术服务工作。 七、技术培训及技术引进 20xx年准备与XX合作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引进培训焊接智能设备。 八、四新技术的应用及现产品的开发 20xx年准备引进XX的波纹腹板H型钢生产线。 https://www.cnfla.com/gongzuojihua/3111966.html
15.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15篇综合卫管理、健康档案、公共卫生等加强卫生信息化方面的建设逐步建立起适应老百姓需求卫生信息化平台更好地承担起卫生医疗服务职能。收集和整理国家、行业及国际上的各种卫生信息代码标准,建立茂名市统一的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必要时建立市级的地方性卫生信息代码标准作为补充,作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采集、存储、交换的标准https://www.qunzou.com/gongzuo/413168.html
16.信息化建设整体方案(通用16篇)二是逐步推进。结合政府采购制度,逐步拓展政府采购电子信息系统在采购预算、采购执行、信息发布、签订合同、资金拨付上的应用,逐步实行集政府采购管理各环节通畅、操作功能完善、运行程序公开、全过程监控和网络安全可靠与一体的系统管理。 三是加强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积极构建统一的财政信息化平台。 https://mip.oh100.com/a/201703/503785.html
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规ICS 13.100 CCS G09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3957—2020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规 范 Data spec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work safety of chemical enterprises 2020 - 12 - 15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1 - 15 实施 发布 DB32/T 3957-2020 目次 前言 .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bc970a81b86eebb53c5bafc664f943131669ca49c136a87445f44c66e2cff252
18.全民降信息平台是什么?全民降信息化建设内容框架现状及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是中国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效率,而建立的一个国家级信息化平台。该平台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医疗健康数据的集中管理、共享和应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等公共卫生需求。 http://www.schia.cn/show.jspx?id=2764
19.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体系全面介绍对于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导手册(2021 版)》等文件有明确说明:企业应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双重预防信息化平台,平台包含电脑管理端和APP移动端。 电脑管理端具备动态监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 隐患排查任务推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跟踪监督、机制运行 效果评估、异常状态自动预警及考核奖惩等https://www.in-road.com/?p=2466
20.高校资产管理改进措施9篇3、可有效跟踪资产动态。采用条码系统管理高校固定资产后,资产购置、出入库、盘点、调拨以及报损等各环节数据均实现了自动采集,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与整个资产管理工作流程彼此更为契合,衔接更为紧密,信息化平台的管理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4、资产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应用条码系统有利于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单价较低的https://www.gwyoo.com/lunwen/jjgl/zcgllw/201508/60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