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了真是什么都能见到,比如马斯克和扎克伯格相约“笼斗”?
双方先是在各自的社交媒体上喊话约架,而后马斯克的母亲出来帮儿子否认,澄清了约架传闻。再后来两人又似乎要打了,且双方都请了格斗教练来辅导。
最新的消息是两人会在古罗马斗兽场比赛,但很快被意大利文化部长否认。
网友只想表示,烦死了,你们到底打不打了?
更有网友热评,我以为的商战:狂敲电脑,办公室的落地大窗前,西装革履运筹帷幄。真实的商战:直接约架,平台直播!
01
马斯克与扎克伯格要打架
男孩们爱打架,不是吗?
我们所说的“男孩”是科技界的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他拥有特斯拉、SpaceX和最近收购的Twitter,以及马克·扎克伯格,他创立了Meta(前身为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
尽管马斯克和扎克伯格在网上不停打嘴仗,终极格斗冠军赛(UFC)总裁达纳·怀特(DanaWhite)也表示“两个人都绝对是认真的”,但网友们总怀疑这只是场玩笑。但如果是真的,这绝对会是终极格斗冠军赛轰动一时的大场面。但某种程度上,扎克伯格和马斯克已经通过约架,达到了各自的宣传目的。
在上周8月11日,马斯克称他在与意大利总理和文化部长商定,表示这场战斗将在罗马的一个历史遗址举行,人们纷纷猜测约架地点在古罗马斗兽场。(但意大利文化部长之后表示,这场战斗不会在罗马发生。)马斯克发推文强调,这场比赛将是一场慈善赛,收益将捐给“退伍军人”和“意大利的儿童医院”。
扎克伯格不停在网上发布自己训练备战的图片。现在,扎克伯格暗示他和马斯克之间的约架已经结束,扎克伯格在Threads(Meta推出的Twitter竞品APP)上发帖说马斯克并不“认真对待”,现在“是时候向前看了”。扎克伯格说他提议在8月26日,也就是几天之后比赛。但马斯克没有确认比赛日期,反而要求先和扎克伯格“练习”。
与此同时,马斯克的声誉在2022年一落千丈,据“晨间咨询”2022年底数据显示,马斯克在美国成年人中的好感度下降了13个百分点,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也因此受创。
“我认为不能低估他们的自恋。”威尔科克斯说。
02
两人有多大的过节?
虽然听起来像是发烧了说的胡话,但实际上,马斯克与扎克伯格的矛盾由来已久。2016年,SpaceX的一枚火箭搭载了一颗Facebook旗下的卫星,为他们之间的"恩怨"埋下了伏笔。这颗卫星原本被Facebook(现称为Meta)计划用来为非洲部分地区提供互联网服务,发射失败后,这颗卫星被摧毁了。
对扎克伯格而言,他已经十多年没有发推特了。自从2018年涉及特朗普的“剑桥分析数据丑闻”后,马斯克也删除了特斯拉和SpaceX在Facebook的页面。
虽然这两个人并不是朋友,但马斯克与扎克伯格的比赛,实际上是两家竞品公司的竞争。尤其马斯克2022年(不情愿地)收购了Twitter涉足社交媒体后,两人的竞争加剧。自从被收购,Twitter的服务稳定性下降,它向用户收费授予蓝色小勾勾身份认证,以及马斯克越来越明显的右翼尖刻薄仇恨言论(比如2023年夏天,马斯克在Twitter上说“顺性别”简直扯淡),一直被网友抱怨和嘲讽。
的确,Meta是一家规模大得多的公司,市值近7470亿美元,所有应用的总月活用户38亿。相比之下,Twitter在马斯克收购前的市值约为410亿美元,2022年月活用户约为3.68亿。但这种言论也是马斯克的惯用套路,他把自己塑造为普通人的拥护者,反对暴虐的君主,承诺创造一个平等的、言论自由的城市广场。
03
马斯克VS扎克伯格,谁会获胜?
很难预测马斯克或扎克伯格到底谁会获胜。
威尔科克斯说:“每当有业余的非运动员尝试参加格斗运动比赛时,预测就不可能。你真的不知道谁会赢,因为从未见过他们参加格斗比赛。"
对扎克伯格而言,他最接近的成绩是业余柔术比赛的最低级别,在柔术比赛中获得了白带——专业技能五级中的第一级。这可能会让他比马斯克略胜一筹,后者似乎从未参加过类似的比赛。扎克伯格也比马斯克年轻12岁,他的身体可能更敏捷。这让综合格斗界的一些人把赌注押在他身上。
但是马斯克体型更大,尽管他最近减肥了,据说是服用了奥泽匹克特效药的缘故,这让马斯克在综合格斗中有很大的优势。马斯克自己也承认:“我有一个杀手锏,我称之为'海象',我只需要躺在对手的上面,什么都不用做。”马斯克重187磅(约85公斤),扎克伯格则不到154磅(约69公斤)。
不过,把赌注压在任何一方都十分冒险。虽然他们俩都不大可能将对方击倒,但这场比赛可能会非常恶劣。这让人想起2000年代初的一些名人拳击比赛,例如70年代情景喜剧明星罗恩·帕里洛(RonPalillo)被《救命下课铃》的戴蒙德残酷殴打。威尔科克斯把那场比赛比作"罗马人把大象和狮子一起关进角斗士笼子里的故事,大象被活活打死,场面十分悲惨,拥挤的罗马斗兽场上的观众都看吐了。"
如果马斯克和扎克伯格要通过UFC决出胜负,就必须受到监管,其中可能包括安全要求,例如头盔,从而限制其危险程度。
威尔科克斯说:“我向你保证,唯一的比赛结果是,两个人都会很难堪。如果其中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有明显的身体优势,除非你喜欢看人被殴打,否则观看不会令人愉快。
04
不过,为什么两个互联网界亿万富翁要挥拳相向?
我们都如同仓鼠沉迷在注意力经济的滚轮中,这两个社交媒体的拥有者对此更是心知肚明。几十年来,科技界的亿万富翁们一直被当做当今的“上帝”。他们的净资产不仅取决于他们声称的颠覆级技术,还取决于受众认为他们有多酷、多精明、多天才。
以埃隆·马斯克的拥趸们为例,他们将马斯克的推文当做上帝的福音。早在收购Twitter之前,马斯克就已经获得了与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一样的个人崇拜。有趣的是,乔布斯的传记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Isaacson)也正在撰写马斯克的生平。多年来,马斯克也非常清楚地表明,他希望别人把他看作是一个"屎壳郎",一个不把这一切太当回事的随性网络"巨魔",一个绝对不会因为别人侮辱他而生气的酷哥(从他滥用"笑哭"表情就可见一斑)。
相比之下,扎克伯格从未有过巨大的人气声浪,尤其是在2018年“剑桥分析数据丑闻”之后。《晨间咨询》关于马斯克的支持率下降的研究也表明,在所有调查的首席执行官中,扎克伯格的公众好感度最低。
科技公司常常以令人目眩的速度迅速蹿红。回看一下过去六个月人工智能领域发生的事件,如今有多少人知道了ChatGPT的创造者、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但他们也可以以同样快的速度暴跌。2022年,亿万富翁、加密货币宠儿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Bankman-Fried)因在巴哈马群岛欺诈而被捕时,世界见证了他的陨落,以及刚刚开始服刑11年的伊丽莎白·霍姆斯(ElizabethHolmes)。
问题的关键在于,硅谷明星的崛起和陨落都以光速进行,而其中很大程度取决于炒作,而炒作又可以通过一位有前途的初创公司创始人的讨喜程度(或者至少是娱乐性)来支撑或减弱。回头来看,人们可能会觉得难以置信,居然有人会相信霍姆斯空口白话,或者没人早早地对班克曼·弗里德和FTX(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审查。但当散布这些影响深远、代价高昂的谎言的人都是有影响力的名人,他们拥有大量受众,进而媒体行业也会放大他们的言论,骗子们不仅被轻信,还受到追捧,并因此敛财数十亿,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正如他们在我们面前表演一场荒诞的笼中格斗,并问道:"你们不觉得有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