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0》中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应用较多的行业在:远程办公和加速数字化系统开发及上线应用。分别占到了98.0%和96.0%。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0)》是由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主编。研究了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能源、教育、房地产等十余个行业、五十余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此次报告中,批发和零售业排在第三,是觉醒意识比较早的行业,零售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较好,所以在数字化转型时会有优势。
在2020年,全行业实现数字化升级,国家从政策层面也在推动企业数字化升级转型。
那么,对实体零售行业来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哪些?
我们认为是数字化运营。
那么,数字化运营对企业来说,是否能有立竿见影的运营效果?低垂的果实红利期是否还在存在?企业如何搭建好数字化运营体系呢?
我需要给很多企业敲响一个警钟:有些基础的准备工作现在再不做,后面会步步被甩开。
现在非常多的数据分析工具例如神策,或者新出圈的火山引擎等,都是基于企业的数据基础来做运营,如果一个企业自己的数据基础都没有,后期连乙方的服务公司都不会将您作为服务的对象;
我认为一个企业数字化运营的架构中,3个基础的数字化建设是必须要有的:
企业CRM和ERP属于信息化系统,企业如果在第三方平台上的推广,则属于投放渠道;地推属于地推渠道;门店属于线下门店自然客流渠道,不同渠道的数据是否有承接的方案是数字化的核心步骤。
企业数字化升级有一个通用痛点:数据丢失和数据孤岛。第一个是没有有意识的设计用户数据收集点,另一个是多种系统,多种渠道的数据无法汇总统一识别,导致大量的数据无法发挥其价值。
数据基建包括两部分:数据收集工具,数据存储工具。
将不同渠道的数据分门别类存储下来,但是仅仅存储数据还远远不够,必须同时提供好的用户体验和用户互动方式做承接,运营要有效果。
用户的行为标签:扫码用户,扫码报名用户,扫码领取用户。
这是数据基建带来的效果;不同的渠道用同一份基础,存储的数据放在一起,彻底解决了1、数据丢失和2、数据孤岛的问题。
另外,除了二维码基础的收集,最常见的,比如你的线上商城,你的私域直播,你的社区圈子,你的活动工具,你的CRM系统。这是你的私域数据基建。
以及你在各大平台上的账号。
抖音上的用户,小红书上的用户,淘宝天猫京东平台上的用户。凡是品牌和用户发生交互产生数据的工具或平台都是你的数据基建。
你的数据基建搭建的怎么样了?
对话通道,是用户营销的基础。我们要和用户建立对话通道,可即时触达到用户,才可能做转化。
我们接收到的APP弹窗,就是各家大平台和我们的沟通通道。我们每次在大的购物平台如京东,淘宝,美团等,每次收到的弹窗,都是一个大的运营团队,设计了复杂的运营策略,通过弹窗的形式推送给我们。
这个弹窗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打开APP,去浏览,去消费,去转化,提升留存,提升ROI。
所以我们在做数据基础时,就要和用户建立对话通道。
对话通道有了,接下来就是我们要和用户做互动了。
殊不知,推送测量有非常多的成熟的方法论。例如RFM模型的分层,例如购买后跟随,例如沉睡用户激活等等。基于企业不同的目标和策略,可以有非常多的解决方案。这些成熟的方法论在C端红利时代,已经被大平台的数据运营证实有效,直接可以拿来用。
但是这些策略,是否可以我直接打包成工具,我拿来之后,直接用呢?
这就是MA(营销自动化)的好处。
我们买过手机后,会推送手机壳,我们自己也应该收到过类似的推送;这些都是营销自动化的应用案例。我们都是被数据和算法设计的营销对象。
反过来,我们可以利用成熟的策略和方法对我们的客户进行营销,做转化。
如果你的数字化运营体系还没有搭建数据基建,没有运营体系,没有那么在下一阶段数字化的竞争路上,你已经和其他的企业差了一个时代。
比如我在做一个会员卡转化页面的时候,我把会员卡里的权益价值提前暴露出来,引导你去到我的详情页里面,看我更多的权益。
运营前置类似于剧透,把最高潮的剧情提前告诉你,引起你的兴趣,引导后续的转换。很多交互设计师在设计页面的时候可以用到这个小技巧,我们再去策划一场活动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这个技巧。
比如某平台的会员卡转化页面,一开始仅在个人中心上提供一个会员卡的入口,后续的优化增长方案呢,是把会员权益的价值外露露出来,结果他的一个转化率提升了5%。这就是运营前置的转化效果。
比如一个私域平台的自媒体的公众号,内容讲了非常多的干货,提前报了出来,目的就是为了推当个周末的直播,这种运营方式也为一些老师去推崇。这种效果是非常好。
(1)“低垂的果实”
企业私域运营体系的搭建。如果还没有做,刚开始做的时候,他能够得到非常好的效果,我称之为低垂的果实。收获低垂的果实的方法非常简单,通过流量收割计划可以很方便快捷有效果的,把所有沉淀的老客户收割到你的私域平台上来。
有了第1波的种子,客户后续做增长的时候,我们就有了杠杆。
但可惜的是很多企业不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去行动。
我们在跟很多企业做私域运营,流量收割的时候一开始效果都非常好,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只需要去做一两个动作,数据就会非常好看。
相对于低垂的果实,持续的增长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
如何能摘到高处更饱满的果实呢。
那就引出了第2个运营锦囊-闭环思维。
(2)闭环思维
闭环思维指的是我们做运营的时候,要有目标,有路径,有关键节点,有最终结果。
不要做短线行为,要长远考虑,不要乱拳出击,要有序搭建。
比如社群运营一定是基于你的商业模式来搭建的,并不是为了建群而建群。
比如GDP平台的搭建,一定是为了数据的应用或企业决策而设计的。不是为了做平台而做平台。
比如一场活动一定是为了特定的目标来去策划的一个活动,后续要考虑品牌的长久信任力的积累,考虑不同维度用户的转化要求。
现在企业都已经在开始沉淀企业的数据资产,国家已经把数据资产作为了评价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运营前置的设计思路,可以提高运营效果;闭环思维有助于设计长效方案。希望企业在数字化运营的基础上,能稳扎稳打,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