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指导师基本素养》试卷(A卷)
D《"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A1次B2次C3次D1-2次
A、旅游类B、教育工作者类C、服务类D、商业策划类
A、创新B、不可控C、时代D、动态
A劳动课B研学旅行C科学课D科学课
A经验B实验C实践
A.个性特征B.家庭情况C.学习能力D.社交能力
A.食品卫生B.食品营养C.食品美味D.餐饮服务
9.智慧旅游应当是基于(B),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
A旅游电子政务B新一代信息技术C数字化景区D旅游电子商务
A智商B情商C情绪D情感
A项目开发运营B策划咨询C线路设计D课程开发等运营E管理及服务
A、价值取向B、职业理念C、职业承诺D、教学方式E、学生为先
A人文底蕴B科学精神C学会学习D健康生活E责任担当F实践创新
4、课中阶段是研学旅行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要做的事情更多,而且全部是行动,最容易出现问题。概括起来,课中阶段主要包括(ABC)三项核心内容。
A.乘车管理B.食宿管理C.活动管理D.成果管理
A云计算B大数据C物联网D人工智能
1.研学旅行指导师要参与制订学校研学旅行方案,负责制订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并在领队老师、辅导员等人的配合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研学旅行教育服务。(√)
2.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根据《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研学导师职业为试点,有序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职业能力等级评价基础性工作,并与9月发布《研学导师》职业能力等级评价标准。(×)
3.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岗位本质就是教育工作者。(X)
4.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研学旅行指导师必须同时具备教育工作者和研学旅行指导师人员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V)
5.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6.中小学课程按任务分,有基础课程,扩展课程,研究课程。()
7.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054-2016),提出在研学旅行承办方人员配置中应至少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三名研学导师。(×)
8.策划活动形式是要以突出主题为原则。(√)
9.智慧课堂,则是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及智慧教室的最直管的体现,其中不仅可体现智慧环境的感知性与互动性,更为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智慧教学模式。(√)
四是懂安全的统筹协调人才。
3、从自身的专业成长中坚定职业理想。
(5)参加科学实践。可通过走访、调研、访谈、考察、参观、宣传、实验、表演、展示、交流、总结等学习交流活动学习。
研学旅行课程的“四环节”是指确定目标、选择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环节。
《研学旅行指导师基本素养》试卷(B卷)
A研学导师B教师C导游D辅导员
A课程方案B活动方案C实践方案D策划方案
A、基本条件B、基本前提C、行为基础D、基本品质
A、行为规范B、行为准则C、行为标准D、行为守则
A、科研精神B、不畏难精神C、创新精神D、仁爱之心
A敬业精神B职业道德C人文素养D科学素养
A.课前阶段B.课中阶段C.课后阶段D.成果评价
A.300kmB.400kmC.200kmD.100km
A非语言信息C信号B语言信息D代表
1.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体系培养的(ABD),将有效提升执业的规范化,促进行业规范,维护研学旅行秩序,持续提升服务品质。
A标准化B专业化C系统化D职业化
A职业素养B核心素养C通用素养D专业素养
A、个人因素B、家庭因素C、专业因素D、机会因素E、社会因素
1.按照职业能力结构化特征和岗位职业能力模型理论,构建“111”研学旅行指导师基本素养体系,即:1项行业通用素养、1项职业基本素养、1项职业特定素养。(×)
2.研学旅行安全涉及到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住宿安全、身体安全、心理安全、财产安全、景点安全、活动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3.职业理想主要是指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在自己工作类别的选择和将要达到成就的一种期望与追求,是一种美好但不易实现的愿望。(X)
4.提升研学旅行指导师政治素养的核心要领包括:讲诚信、讲大局、讲原则、讲责任。(X)
5.国际上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6.人文素养指的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集体,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7.研学课程分为三阶段进行,分别是”研前引导、研中学习、研后总结”。(√)
8.研学旅行指导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10.研学旅行指导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
一是研学旅行成果指导。二是研学旅行成果的展示。三是研学旅行成绩评价。
2.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文素养养成方法有哪些?
(1)加强人文知识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项培训、调研活动以及专家讲座。通过自我学习,在书本中和现代化各类网络信息学习平台汲取知识,通过阅读和思考从中西方经典著述与前人积累的丰富经验中获取思想的火花。
(2)加强实践训练。除了参与和指导日常研学旅行活动不断积累经验,还应当不断拓宽视野,向专家、学者和同行学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开拓创新,提高自身思想与专业技能,学以致用将新理念贯彻实施在教育教学中。
(3)不断反思提升。不断反省自己的人文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
3.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是?
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第六个禁忌:过分紧身。
2.结合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自己做个职业生涯规划。(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