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困扰了我许久,于是我想通过分析主流的电商平台的首页,看看它们是如何处理首页信息分类的,总而来找寻下灵感,为我们平台迭代做准备。
平台分析1.淘宝(综合平台)
淘宝,大家最熟悉的电商品台了,信息应该是最多的,在信息分类排版上难度最大,下面看看它的处理。
淘宝虽然块头大,首页信息排列层级还是比较清晰的,一级分类不多用户记住难度小,用户先进入感兴趣的一级分类,再进二级细分定位。
2.京东(综合平台)
京东也是个大块头,一级分类铺开的尤其多,只要你愿意逛,就能找到各种购物频道。
京东二级信息分类太多了,且很多都展示在了首页,眼花缭乱的感觉。如果是随便浏览的用户,很多的标签铺在首页还是很直观的,可能逛着逛着找到想买的商品,但固定要找到某个频道就比较难了,考验记忆力。
3.苏宁易购(综合平台)
苏宁首页展示类似京东,平台定位也类似,主打电器。首页排版类似,尤其后半部分频道推荐,有些频道推荐的名称都差不多。
所以也是同样的问题,首页塞得满满当当的,适合随意逛逛。
4.小米有品(自营平台)
小米有品,异军突起的自营电商黑马,主打性价比。
小米的首页排版和其他综合性平台不太一样,很有自己的特色,UI也简介大气,信息分类简化不臃肿。
5.网易严选(自营平台)
严选是异军突起的自营电商平台,定位和小米有品类似,首页排布非常简介,以频道商品展示为主,不再把频道标签细分成二级三级,是所有综合电商平台频道推荐最简单的。
推荐上商品的信息分层不多,都直接商品展示,而不是像其他综合电商平台的二级分类三级分类继续往下分,感觉体验很好,东西太多了容易遗忘,用户也不会一直在首页一个个板块看,具体会点进哪个功能的随机性太大了。
6.网易考拉(垂直综合平台)
考拉也是网易系的电商平台,专注垂直领域海淘,很多女生买化妆产品的首选。
7.拼多多(综合平台)
拼多多,以拼团价格优惠切入,迅速分到蛋糕的综合性电商平台。
主要篇幅在展示商品列表,没有很清晰的频道标签的概念,让我想到了抖音,不知道拼多多的算法是不是很强大,商品推荐能够很精准。这应该也和它的用户年龄结构有一定关系,感觉身边用拼多多的中年人更多。
感悟与总结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总结成以下四个方法论:
下面是我针对我们平台首页的排布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也可以找我交流。
从上而下来说每一块功能:
本文由@季月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