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校园里的池塘》研学课程教案(90分钟)
指导单位:珠三角研学产业发展研究所
编辑单位:衢州莲合研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年龄段:10——12岁
负责老师:X老师
一、课前准备:(1分钟)地点:暂定
大家好,我是本次研学的指导师,X老师,欢迎大家来体验《生态系统——校园里的池塘》的研学课程。
二、池塘生态系统(14分钟)地点:暂定
活动目标:
了解池塘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食物链的概念
活动准备:
PPT
嗯,说的都不错,池塘的生态系统里什么,怎么分类呢?我们一起往下学习。
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我们可以按照下图给生态系统进行分类。
池塘生态系统是指生活在同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由生态物质组成的,包括所有的水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我们来探讨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环境因素。
在池塘中,生物生存的前提是有水、阳光、土壤等。如果没有水,鱼虾就无法存活;没有阳光、土壤,植物也不能正常生长。
环境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物质及能量,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其可以为生命的养成提供最为基础的条件。
接下来就是生产者,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如池塘中的芦苇、青草、荷花、藻类等。这些植物可以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同化,为浮游生物、小鱼、小虾等生物提供能量。
而消费者便是浮游生物、小鱼、小虾等生物,它们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能量。
消费者也有着不同的级别,例如小鱼小虾靠浮游生物为生,而大鱼又会捕食小鱼小虾来生存。
你是否思考过,那些小动物、昆虫、植物的残骸都去了哪里?它们最终都会经分解者之手,化为能量与养分再次回归到自然中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作为大自然的“清道夫”,连接着生物与环境。
由此可知,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1、生产者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许多微生物,它们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者的物质通过被消费者消耗,而被转移至消费者身上,同时一部份能量亦会一并转移。
2、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受精和种子传播有重要作用
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又称异养生物(相对自养生物而言)。消费者通常都是动物。素食动物通过吃生产者以维持生命(为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然后再由肉食动物把素食动物消化(为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
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在生产者内的物质会被转移,有关能量亦一并转至消费者,但不会全部转移。其余能量与物质一部分流向分解者,或以遗体方式保存。
3、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分解者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无法循环,物质将被锁在有机质中不能被生产者利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终止,整个生态系统会崩溃。分解者的作用不是一类生物所能完成的,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生物来完成。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亦称“营养链”,这种摄食关系,实际上是太阳能从一种生物转到另一种生物的关系,也即物质能量通过食物链的方式流动和转换。一个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一个植物,一个以植物为食料的动物和一个或更多的肉食动物。食物链中不同环节的生物其数量相对恒定,以保持自然平衡。
思考一下,如果一个生态系中少了或多了一个部分会导致什么后果?
三、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40分钟)地点:暂定
了解池塘中的传统水生植物荷花、睡莲、水烛、芦苇等,观察鸭子、蜻蜓等
PPT、笔、纸、捞网、玻璃瓶
现在同学们带上笔和纸,一起去池塘边了解池塘生态系统中!
荷花: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
睡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肥厚。叶柄圆柱形,细长。叶椭圆形,浮生于水面,全缘,叶基心形,叶表面浓绿,背面暗紫。
水烛:多年生沼生草本,匍匐根状茎粗壮。生于水池中、水稻田内或湿润空旷地方。是中国传统的水景花卉,用于美化水面和湿地。花序可作切花或干花。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古时古人用芦苇制扫把。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芦苇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大面积的芦苇不仅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所形成的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
豆娘的外形和蜻蜓相近,要注意不要混淆。
2.翅膀的形状:属于蜻蜓目的蜻蜓,其前后翅形状大小不同,差异甚大;属均翅亚目的豆娘,其前后翅形状大小近似,差异甚小。
3.腹部的形状:蜻蜓的腹部形状较为扁平,也较粗;豆娘的腹部形状较为细瘦,呈圆棍棒状。
4.停栖方式:蜻蜓在停栖时,会将翅膀平展在身体的两侧;豆娘在停栖时,会将翅膀合起来直立于背上。
5.胸部:蜻蜓的胸部肌肉较发达,健壮,宽阔,而豆娘比较狭小。
青鳉:为淡水小型中上层鱼类。生活于沟渠、稻田、池塘及江、河、湖泊、水库沿岸水草丛中。喜群游于静水及缓流水区。摄食棱角类、桡足类、蚊虫幼虫,亦食蓝藻、绿藻、硅藻、植物碎屑、公鱼卵、鱼苗。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
田螺:田螺学名中国圆田螺,食性杂,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喜食人工饲料,如蔬果、菜叶以及各种动物的下脚料等。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喜欢栖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如湖泊、田洼或缓流的河沟里。
水黾:是一种常见的水中昆虫,独特的身体造型和腿部特征,能够在水面之上优雅的滑行,由于长得像个大蚊子,也被叫做水蚊子,主要是以掉落在水上的其他昆虫、虫尸或其他动物的碎片等物为食。水黾就像蜘蛛捕猎一样,都是传感性能极强的捕食者,只不过蜘蛛依靠的是蜘蛛网,而水黾则是依靠在水面上的脚,水黾的脚能够从水面上感受到细微的变化,当有细微的小虫掉落在水面,产生很细小的震动,水黾就会像箭一样的飞奔过去。
池塘里除了这些看的见动植物,还有一些看不见的生物,老师用玻璃瓶取一瓶水,我们回去观察一下。
(25分钟)
同学们记录好认识的动植物后,我们回到室内。请你们用记录的动植物,如下图所示,完成一张食物链网。
四、池塘里的一滴水(30分钟)地点:暂定
用显微镜观察池塘里的一滴水
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池塘里的水。
同学们先3人一组,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里面的水,看看有什么!
你们还记得如何使用显微镜吗?
1.口诀: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细调找物像。
看完低倍找高倍,九退整理镜归箱。
2.显微镜使用的四个“先后”:
(1)先低后高:观察时先使用低倍物镜,再使用高倍物镜。
(2)先大后小:对光时,先使用大光圈,再使用小光圈。
(3)先下后上:观察时,先使镜筒缓缓下降,再缓缓上升。
(4)先粗后细:观察时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再使用细准焦螺旋。
3.观察时,先让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要看着物镜,目的是防止物镜镜头压碎玻片,然后眼睛观察目镜,此时镜筒只能上升,不再下降。
同学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举手问老师哦!
说的不错,今天的家庭任务是,把假期和家人一起,从家附近的水域取一瓶水,密封放在阳光下,每周观察一次,看看会发生什么?
六、结束语
今天的研学课程到这里就结束啦!非常感谢同学们陪老师度过的愉快时光,期待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