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对一些自由行者做了随机访谈调查,几乎所有人都希望了解:当地有哪些旅游线路、住宿是否安全卫生、道路/停车场状况、特色美食和土特产、有没有临时状况发生。
这些都是出行必需的公共信息,但人们对获取信息的满意度并不高。一来各种信息都分散在多个平台上,需要不停切换,难免不知或遗漏;有的信息虽然搜索到了,但点击时已不能查看。二来大部分平台是用户生成内容,零散不系统,准确性也难以考量。三来用户生成内容往往有其偏好,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通用信息的需求。
平台运营主体
平台由各地文旅局主导,文旅部门具备专业性和权威性,便于打破信息壁垒,将已有的、分散在各主管部门的信息,如交通、景区/场馆、天气、文体活动、餐饮购物住宿等信息纳入同一个平台,对变更或临时状况做重点提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为使用者提供信息获得便利。
信息服务内容
细分旅游信息,可在一站式平台上设计多个栏目:如旅游线路地图、景区/场馆、道路交通、特色餐饮、土特产、当地歌舞、人文历史等,使用者一键进入,即可全面了解当地主要的旅游信息,不会因遗漏或不知在何处查询而带来烦恼。
(一)旅游线路地图。
提供全域旅游地图,包括自然景区、人文历史遗迹、博物馆等,一图让旅游者了解当地旅游资源全貌;同时设计若干条各有特色的旅行线路,帮助旅游者规划行程。
1.按旅游主题划分线路。
(1)人文历史类:以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古迹/遗迹/古道、民居/民俗风情等为主。越来越多的人对旅游目的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很感兴趣,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是他们的必到之地。(2)自然风光类:以草原、雪山、河湖、森林、动植物等为主。(3)美食品鉴类:以城市及周边餐饮为主。(4)多方兼顾:以同路线为主交叉。
2.按出行方式划分线路。
(1)徒步:城市近郊或有车可到达起点的徒步线路,既可以是市区,也可以是郊外,按半日、一日、二日等划分。提供住宿、餐饮、装备安全指南,如是否必需手杖、头灯、雨伞、雨衣、防晒等级、安全绳等。
(2)公交出行线路:现有公交系统(包括旅游专线)可直接到达,助力绿色出行、减少拥堵;同时,在公交站牌的站点上标注附近的景点,如景区、博物馆等,并在相应车站设置道路引导提示。
(3)自驾出行线路:按一日、二日等进行划分。提供租车、住宿、餐饮、行车安全等指南,如就近的加油站(充电站)、车辆露营地(洗漱、卫生间、公共厨房)、停车场、应急维修等。
(4)骑行线路:整合现有自发形成的骑行线路,注意自行车与机动车道分离,及时修复道路损毁,保证人身安全;提供出行安全、装备指南,如必须佩戴头盔、有自行车灯等。对以上各路线应做好路标/打卡点、途中休息站/观景台等的设置,主体醒目、美观即可,助力人们拍摄传播。
3.印制游览地图。
(1)将推介的旅游线路,以纸质、电子版游览地图呈现;可每条线路独立成图,或均呈现在一张图上,用不同颜色标记并命名;同时标注通用提示,如危险路段、野生动物避让、观景台、停车场和公共卫生间等。
(2)发行纸质旅游小地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手绘地图,如由美术爱好者或其他团体参与设计,具有收藏纪念意义,可按成本价出售;一类是以现有图册为基础绘制,大量印刷,象征性收费,如每张1元。旅游地图重在使用、提升服务、扩大影响,不以赚钱为目的。
(3)在当地机场、火车/高铁的出口和市内旅游热点等醒目区域,张贴大幅的旅游线路图供人们拍照留存使用,同时提供公益平台的二维码,方便人们通过手机了解更多信息。
(二)旅游信息及提示。
(2)临时信息:一些景区/场馆因临时因素关闭或调整票价等,都应在一站式信息平台上及时提示,以免人们白跑一趟,影响旅游体验。
2.道路交通信息。
(2)临时信息:现实中,因落石/塌方/冲毁/交通事故等,往往会导致临时道路阻滞。此类道路维护/抢修/故障处理等临时信息,应在平台实时提示,以免导致更严重的拥堵。
3.特色餐饮及土特产信息。
(1)常规信息:当地特色餐品如菜品、主食、土特产品种、商业街、农贸市场等,便于旅游者更好地体验当地生活。但不具体推荐某个品牌,除非是知名品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2)餐饮或土特产是打造旅游爆款产品的首选,可根据当地特产,结合消费时尚、用户群体发布独特的新产品信息,带动销售。
(三)文娱活动信息。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希望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如观看特色文艺演出,包括江浙的越剧和评弹、安庆的黄梅戏、新疆或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歌舞等。
(3)专题讲座:听讲座是了解当地人文历史的好方式。近年来,游学日益盛行,当地可根据著名历史人物/事件/遗址/文艺作品等,设计面向旅游者的专题讲座,可在博物馆进行,在线预约。
其实,很多旅游者,尤其是年轻人都很需要这些信息。笔者在新疆遇到几位自驾游者,他们想一路播放新疆歌曲,但翻来覆去都是几首老歌,很沮丧。
设置旅游服务窗口
在机场/火车站/长途车客运站的出口位置,设立醒目的旅游服务窗口,服务内容包括:
(1)提供官方公众号、小程序等扫码,以下载获取游览地图及其他旅游信息。
(2)在服务窗口张贴大幅游览地图、城市公交地图,供人们拍照留存使用,也出售游览小地图。
(3)提供其他咨询服务,如由餐厅、民宿、购物场所等提供的宣传页,方便人们浏览、寻找。
(4)提供城市公交线路、火车、飞机、轮渡等交通指南。
近年来,一些城市的旅游因为某款商品、某个事件或某项活动爆红出圈。如何将这种火爆流量转化为持续流量、转变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增量因素,终究要取决于当地整体的旅游服务质量,其中旅游信息服务既是基础也容易切入,其关键在于以合作共赢、构建政府旅游服务生态系统的思路,打破各自为政的信息壁垒,做好信息集成。
笔者认为,通过一键都知道的一站式平台,提供全面而及时的旅游信息服务,是在当地与旅游者之间建立持续连接的好方式,也为“爆红”提供了基础。各种爆红有其随机性,但更多的是当地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在深入了解旅游者多维价值需求的基础上,真诚提供符合旅行者需求的服务。那些容易引起“爆红”的商品或活动,往往具有群众性、普适性,并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具有一致性而形成地方特色,因而容易被发现并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使旅游升华为更多的情感享受和情绪体验,并由此带来广泛的口碑传播效应。而这些,也可借助一站式平台传播,如在平台设立“我看”,以旅游者的视角发现当地的旅游价值,这部分由用户生成的内容,为平台增添了个性化内容,可以满足多样化的旅游信息需求。
同时,一站式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上沉淀的大数据,还可以为优化旅游服务、加强部门合作和挖掘独特的旅游价值等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使旅游这一老生常谈的无烟工业,焕发出时代魅力和活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增强城市品牌影响力,充分展现当地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