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随着知识的不断迭代和信息的爆炸,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值得信赖的内容、提升科研效率、与领域内的同行建立高效的交流与合作,成为科研工作者日益面临的挑战。
我们发现,创新的工具和开放的社区或将成为提升科研工作效率、促进交流合作、增加转化可能性的重要手段。如何搭建一个以科学家为核心的科研社区,将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一站式科研社区络绎科学应运而生
在数据积累和服务的纵深不断加强的同时,DeepTech也在持续探索如何使用新兴技术推动学术服务,满足科研工作者的核心诉求,其中一个答案就是围绕着工具、科技媒体和内容打造一个有全链条服务配套的学术社区,致力于构建成为一个科研ROS(ResearchOperatingSystem)。
DeepTech认为,一个完整的科研服务应该覆盖研究、讨论和再创作等三个重要环节,而且应该具备工具、数据库和社区三大属性。络绎科学顺应科研行业深刻而自觉的趋势变化,以科学家为核心,先从小需求、小社区、小功能做起,从“在线学术会议”和“科研知识管理”切入,致力于逐步构建一个一站式的科研工具社区。
同时,依托DeepTech在科技数据智能分析和研究方面的多年沉淀,络绎科学通过结构化、标签化和本土化处理构建了一个具有高度延展性的科研数据和文献内容平台,内容覆盖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医学、物理学、数学、统计学等等多个核心学术领域,帮助科研工作者更高效地获取信息和得到启发。
纵深科研场景,为科学家定制高效装备
近年来,学术服务行业在国内初现繁荣,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活跃的科研成果转化也给予了行业宝贵的发展机会,诸多满足不同科研场景的产品出现在用户视线当中。然而,真正能从科研流程优化到科研交流、始终以科学家需求为核心、高度解析科研场景和简洁好用的产品目前还是凤毛麟角。
这也正是络绎科学秉承的使命和理想:做最懂科学家的产品,让科研更高效。络绎科学发现,科研工作者从研究方向的确立、进行研究和论文撰写、论文发表再到科研成果传播及产业落地机会挖掘等等,不同阶段的需求侧重点大不相同。
在功能方面,络绎科学深度摸索科研人员需求,破译科研场景,积极探索聚焦全球创新视野下的学术交流路径。让学术会议、内容速递、论文检索、圈子交流、求职招聘、知识管理都能在络绎科学系列产品上“一体化”开展。
未来,络绎科学还将围绕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课题申请、学术成果传播、科研流程管理等需求进行功能设计,为科学家提供更多样化的全链条服务。
以强工具属性为基础,打造专业的科研社区
过去一年多,络绎科学探索了从文献检索到视频会议的诸多需求场景,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爱思唯尔集团等国内外机构、团队以及百余位青年科学家进行了深度讨论和合作,累计举办了200多场在线学术会议,并获得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种子用户。
以科学家为中心,络绎科学的背后是一群具备强认知刷新能力、强资源链接和整合能力、垂直专业学科背景的团队。驻扎在后方的产研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高科技公司工作背景,首次在学术产品中创新应用了跨终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确保“搜得到”、“推得准”。在前线的核心管理和运营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头部科研院校或机构,与用户形成强共鸣的同时做到自己即用户,为科研工作者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构建坚不可摧的护城河。
DeepTech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全球新兴科技要素,肩负科研成果传播和为科创产业服务的责任。以络绎科学为核心,DeepTech还将重点围绕前沿STM(Science,Technology,Medicine)内容和数据、科研交流网络、科技成果产业化、青年科学家人才社区以及科研评价等板块,加大服务力度,帮助提升发现科学、传递科学,探索创新的学术交流形态,让络绎科学成为最懂科研工作者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