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靠前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周末不打烊等模式,推进常态化开展“交房即交证”,截至今年6月,已有200多个项目实现“交房即交证”,涉及房屋13万余套;
“清零行动”为308.8万套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惠及300万户群众,各级财政增收102.72亿元……数治转型,为山西不动产登记事业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率先构建以“‘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一体化服务模式,不断扩大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的“朋友圈”;
补办不动产权证书实现“立等可取”,让群众无需再等15日……
不动产登记事关千家万户、影响各行各业。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不断推动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提高群众和企业满意度。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房证同交,我省基本实现全覆盖
日前,晋中市兰田传奇小区项目七期“房证同交”颁证仪式现场,业主梁先生高兴地说:“房本、钥匙同时拿到手,不用再四处跑腿,真是又舒心、又放心。”当日,50余名业主与梁先生同时领取到不动产权证和入户钥匙,大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22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广“房证同交”“地证同交”改革意见》。省自然资源厅牵头协调住建、税务、审批、人防等部门,通过靠前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周末不打烊等模式,打通服务企业和民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常态化开展“房证同交”。
实现“房证同交”,多部门联动发力是核心。我省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积极参与,通过重塑业务办理流程、并联启动竣工验收、提前介入过程管控等多项改革措施,建立多部门并联联动机制,并辅以信息化手段,将原先需要1至2年才能办理完成的房屋竣工验收缩短至15天左右,为实现“交房即交证”奠定了基础。
省自然资源厅先后赴太原万科、山西建投、山西碧桂园等企业开展上门服务,积极协调解决房企融资贷款、竣工验收、预告登记、首次登记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房企减成本、提效率、降风险,推动提升房企品牌形象、全力畅通登记办理、提振群众购房信心。
目前,除个别县(市、区)暂无新交付项目外,全省“交房即交证”基本实现全覆盖和常态化。
数治转型,开启“最多跑一次”模式
“这样省得再去一趟登记中心大厅排队办了,省时又省力!”近日,省城市民李女士收到山西省政府服务APP“三晋通”发来的一条消息提示,显示房地产开发商线上录入不动产登记信息待确认,只需刷脸验证后,就能线上确认登记信息并缴纳税款,转移登记手续全部通过线上办理。
随着省级“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不断研发升级,如今系统通过“三晋通”APP和山西省政务服务网(PC端)面向公众,通过“银行端”面向金融机构,通过“中介端”和“开发商端”面向企业,为群众和企业单位随时提供在线查询、在线预约、在线申请、在线缴税等服务,实现不动产登记高频业务随心办理“一次都不跑”。
为确保“清零行动”在2年内顺利完成目标任务,各地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完善办事流程,制定工作清单,规范材料要件,实现全省政策尺度一致、工作流程一致、办事清单一致、申报材料一致,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压缩了办理时限,全面优化了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级财政通过“清零行动”增收102.72亿元,大幅增加了国有土地上房屋登记总量,扩大了二手房交易合法基数,激发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数治转型,为山西不动产登记事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跨省通办,异地购房不再是梦
“本来以为办理不动产登记得山西、天津两地来回跑几趟,没想到选定房子后,其他手续在山西都能办,真是太方便了!”2023年9月,我省不动产登记开通“跨省通办”业务后,省城市民张磊成为首个领取到不动产证书的业主。
当年年初,张磊在天津市武清区购买了一套新房,回到太原市不动产登记大厅提交登记申请后,天津市武清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线上完成审批,不到一小时就为张磊核发了不动产电子证照。
2023年,山西在全国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全省“域内通办”,首倡推动“跨省通办”,实现同京津冀蒙陕豫六个省份不动产登记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山西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周边省份“跨省通办”全覆盖的省份。
据悉,随着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今后我省将不断深化“异地受理、无差别办理”服务,持续共享改革成果,动态更新“跨省通办”事项清单,进一步降低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补办不动产权证书立等可取
目前,全省各登记机构均已实现补办不动产权证书“立等可取”,及时让广大办事群众和企业享受到国家政策红利,对优化营商环境起到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