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唐山市“文明标兵”评选发布组委会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12月份第一期“周文明标兵”名单。他们是:
1.扑火救人、真情为民的辅警王学超王飞
2.志愿服务、奉献爱心的社工张玉芳
3.创办平台、服务生活的网络人张璐丹
4.播撒余热、传递爱心的老年志愿者崔春秋
5.爱生如子的辛勤园丁刘畅
6.守护盐碱稻田37载的研究员张启星
7.消防救援、守护家乡的好村民李佳新
8.履职尽责、兢兢业业的基地主任付文昊
9.兢兢业业、救死扶伤的主治医师田永超
10.安全巡检、倡树新风的网格员李玉梅
11.拾金不昧、感动外地客商的好市民郭荟颖
12.心系家乡、热心助人的青年企业家张梦佳
13.路遇患者、出手抢救的白衣天使赵凤芸
14.冲锋在前、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好民警王亚东
15.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饭店经理何一国
16.救助摔伤老人的民辅警李伟刘保伟
17.悉心照料亲人十四载的好媳妇乔玉荣
18.以“网”为媒、扎根农村的普法专家王增学
19.热心公益、伴父左右的好儿子陈树举
20.为学生考试推迟手术的好老师沈迎曦
12月份第一期“周文明标兵”事迹
扑火救人、真情为民的辅警
王学超王飞
王学超、王飞,玉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中队辅警。11月7日上午,玉田县医院西侧十字路口处突发一起险情,一辆正在行驶的轿车突然起火,火势蔓延迅速,正在执勤的王学超、王飞闻声疾速跑到事发现场,发现司机刚从驾驶室内翻滚着挣扎出来,身上的羽绒服和头部呼呼冒着火苗。二人立即上前奋力脱掉司机着火的上衣,扑灭他头部的火苗,待司机脱离危险后,王学超又与另外两名路遇的司机手持灭火器共同向着火轿车喷射,直至消防队员赶来一起把火扑灭。王学超、王飞以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志愿服务、奉献爱心的社工
张玉芳
张玉芳,路北区光明街道西站铁路楼社区工作者。在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期间,她积极参加“五个一”暖心志愿服务,在火车站用微笑和热情迎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贵宾。9月24日,一位旅客带着行李在志愿服务站躲雨,由于疏忽手机不慎掉落,并未察觉。张玉芳及时发现并主动提醒,避免了旅客损失。志愿服务期间,张玉芳身兼多职,既是迎宾员、引导员,又是服务员,时刻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为宾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对于那些行动不便或年长的来宾,她帮助他们搬运行李、送上饮用水,让其在唐感受到了宾至如归。张玉芳坚信“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唐山志愿服务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
创办平台、服务生活的网络人
张璐丹
张璐丹,唐山久点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她创办了多个生活服务平台,致力于提升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让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不仅为当地商家提供了展示和销售产品的渠道,也为餐饮、美容、教育等中小商家带来了更多的客流。疫情防控期间,张璐丹在带领公司团队居家办公时,曾成功开发出“生活物资保供平台”小程序,保障了居民能够正常购买生活必需品。此外,张璐丹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慰问军属和爱国拥军活动,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以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彰显了社会责任和担当。
播撒余热、传递爱心的老年志愿者
崔春秋
爱生如子的辛勤园丁
刘畅
守护盐碱稻田37载的研究员
张启星
张启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在过去的37年里,他几乎每天都“浸泡”在水稻试验田里辛勤工作。因连续干旱少雨,滨海稻田撂荒面积达123余万亩,张启星意识到提高水稻耐盐的重要性,引进了国内外水稻种质数千份,带领水稻科技创新团队开展耐盐种质筛选、创新品种选育攻关,育成了耐盐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张启星团队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联合制定了国家首个“水稻耐盐鉴定技术规程”行业标准,从2800余份种质中鉴定出12份强耐盐种质,育成了多个突破性水稻新品种,部分型号填补了省内空白,享誉京津、出口日本。张启星30年来始终为京冀主栽糯稻品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消防救援、守护家乡的好村民
李佳新
李佳新,遵化市铁厂镇莫家屯村民,村消防志愿服务队发起人。2020年3月,李佳新与2名爱心人士购买消防车和消防设备,成立了莫家屯村消防志愿服务队。他们的志愿行动吸引了周边村庄的年轻人加入,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消防志愿服务队,成为保护家乡的第一道防线。李佳新参加火灾救援30余次,多次将危险扼杀于萌芽状态,保护了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021年河南洪灾,他随同中国红十字会及岭峻救援队参与抗洪救灾,连续参与多地救援23天。作为村医他守护村民的健康,作为消防志愿者他义务守护家乡父老,他的勇敢和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带动着当地更多青年以他为榜样接力前行。
履职尽责、兢兢业业的基地主任
付文昊
付文昊,迁西县民兵训练基地主任。自担任基地主任以来,他立足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努力打造集精细化、现代化、多功能于一体的训练基地。今年秋天,他父亲突发脑梗,经抢救后记忆力受损严重,语言功能缺失,生活不能自理。当时正值省、市军区对迁西民兵训练基地开展清理整治工作的关键时期,他虽是家中独子,但毅然决定舍小家、为大家,放弃了陪伴父亲,默默回到工作岗位完善整治方案资料,清理平整训练场地。在他的感召下,其他干部职工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付文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兢兢业业、救死扶伤的主治医师
田永超
安全巡检、倡树新风的网格员
李玉梅
李玉梅,路南区女织寨镇定福庄村网格员。她始终将片区居民的安全放在心头,每天出门第一件事,便是深入网格的每个角落仔细巡查,一旦发现设施破损或安全隐患,就及时与物业取得联系,确保问题及时解决。李玉梅将网格内的独居老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定期前往老人家中慰问,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村里的温暖。她还组织村里文艺队伍编排和导演节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三句半”、评剧、舞蹈等节目中,以群众的“生活小事”生动展现“社会大文明”,丰富了片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李玉梅为村民的安全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网格“贴心人”的角色。
拾金不昧、感动外地客商的好市民
郭荟颖
郭荟颖,迁安市卫生健康局基妇科副科长。11月19日,她带孩子在广场游玩,看见椅边遗落一个手提袋,无人看管。她走过去打开手提袋,发现里面是装订整齐的项目计划书和一个加盖印章的合同文本,日期正是前一天。郭荟颖意识到失主一定非常着急,急忙拨通合同上的手机号码。核实情况后得知失主是浙江人,来迁安洽谈农产品加工项目,在广场休息时不慎将手提袋遗失。面对失而复得价值30多万元的合同文本,失主十分激动,并当即掏出了500元表示感谢,但被郭荟颖婉言拒绝。后来,失主为郭荟颖送上了锦旗,表达了真挚的谢意和赞扬。
心系家乡、热心助人的青年企业家
张梦佳
张梦佳,滦南县布拉格家庭农场总经理。她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建立布拉格家庭农场,成为滦南有机农业的先行者。多年来,她不忘带动周边乡亲共同致富,为多名生活困难妇女提供工作,实现富余劳动力零距离就业、家门口就业。她每年定期召开有基层农民技术员参加的座谈会,热心向周边农户传授宝贵经验,帮助带动村民增收创富。此外,她还为在读大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岗位,为部分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捐助,累计助学金额达30000余元。同时,她每年坚持走访慰问困难老人,累计捐赠慰问金38000余元。张梦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新时代青年企业家的风采。
路遇患者、出手抢救的白衣天使
赵凤芸
赵凤芸,乐亭县中医医院主管护师。10月18日,赵凤芸在河边跑步,突然发现一中年妇女昏迷在路上。她迅速前去查看,触摸到妇女的脉搏很微弱。赵凤芸大声呼唤并轻拍妇女的肩膀,昏迷的妇女手指稍微动了一下,指向了裤兜。赵凤芸立刻掏出口袋里的速效救心丸,倒出来喂给她。妇女的嘴张不开,赵凤芸轻轻地摁着她的下颌,把药倒进嘴里。过了几分钟,妇女慢慢苏醒过来,赵凤芸帮她联系了家人。原来,获救者散步时突发心脏病昏迷倒地,幸好遇到了赵凤芸。赵凤芸的及时救助和护理技能挽救了生命,彰显了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
冲锋在前、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好民警
王亚东
王亚东,唐山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刑侦大队三级警长。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持续战斗在刑侦工作最前线,多次参与市级重大安保任务,并先后破获多起刑事案件。2月7日,高新分局刑侦大队接群众报案称,其手机在某市场被盗。接警后,王亚东和同事火速赶往现场,立即开展现场勘验、走访调查等工作,并与多部门协同作战,最终成功锁定两名嫌疑人。2月8日上午,王亚东带领战友在龙王庙市场布控,仅用15小时,就将欲再次作案的两名嫌疑人抓获归案。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对扒窃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王亚东也成功为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王亚东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忠诚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饭店经理
何一国
何一国,海港开发区渝香干锅鸭头饭店负责人。他坚持以诚信为本,秉持商业道德,赢得了业界和顾客的广泛赞誉。11月11日晚,何一国在饭店包间发现了一个遗失的白色手提包,内有49000元现金,但无失主信息。何一国将手提包妥善保管起来,但一天之后仍未有人前来认领。于是,他主动将手提包交到了派出所,在民警的协助下,最终找到了失主。失主拿到手提包后非常感动,多次提出要酬谢何一国,但都被他婉言谢绝。“开饭店遇到这种事情是常事,咱必须这么做。”何一国说。何一国拾金不昧的事迹彰显了诚信的力量,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也为社会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救助摔伤老人的民辅警
李伟刘保伟
李伟、刘保伟,唐山市公安局汉沽分局北陈庄派出所民警、辅警。10月13日,二人在日常巡逻时,发现一老人独自坐在马路边,神色迷茫,额头上有血迹。他们立即上前询问,老人称自己刚刚摔了一跤,脚扭了,但不严重,不需要去医院治疗,但身上没有手机,家住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友谊路。李伟、刘保伟二人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查看老人伤势,在确认老人无大碍后,将老人背上了警车,送他回家。当警车行驶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友谊路上时,老人却表示家不在这。李伟、刘保伟立刻将老人情况反馈给派出所,向天津滨海新区警方寻求支持。经两地派出所协作核实,老人今年69岁,由于记忆力减退,经常独自外出迷路。最终,李伟、刘保伟将老人送到了属地派出所,老人与其家人汇合后,他们才返回继续巡逻执勤。
悉心照料亲人十四载的好媳妇
乔玉荣
乔玉荣,丰润区银城铺镇三里屯村村民。14年前,乔玉荣的丈夫因患脑出血瘫痪在床,丧失全部劳动能力,乔玉荣对丈夫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其生活起居。乔玉荣在丈夫患病之初,便保持着平和的心态,用爱心、耐心跟丈夫沟通,疏导患病丈夫压抑的心境。经过她的努力,丈夫的心态逐渐平和。2014年母亲也因病同样卧床不起,兄妹三人轮流照顾母亲。每当轮到乔玉荣照顾时,她就把母亲接到自家,同时照顾母亲和丈夫。乔玉荣每天精心照顾两位瘫痪在床的亲人,不管多劳累辛苦,她还是努力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积极面对生活。她14年如一日伺候瘫痪在床丈夫和母亲的善举,感动着村民,也成为了大家争相赞誉和效仿的榜样。
以“网”为媒、扎根农村的普法专家
王增学
王增学,丰南区东田庄镇政法委书记。他扎根基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打造网上+网下的普法模式,创建公职律师工作室,开设普法直播间,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此外,他还直播讲解燃气安全、道路安全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解答民间借贷、人身损害赔偿、婚姻继承等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今年6月,他成功为一因伤离岗的妇女李某某申请了双倍工资赔偿。截至目前,王增学共计开播4期,线上解答法律问题8个,受益群众达1200余人,在他的带领下,东田庄镇政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当地群众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为基层法治建设作出了贡献。
热心公益、伴父左右的好儿子
陈树举
为学生考试推迟手术的好老师
沈迎曦
沈迎曦,路南区万达小学教师。她始终认为,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最大的幸福与价值。她爱生如子,曾毫不嫌弃地为孩子们清洗粪便弄脏的衣物,家中有老人生病时她宁愿医院学校两头跑,也不耽误学生上课,甚至有一次自己因子宫肌瘤导致贫血需立刻手术,可为了即将小升初的孩子们她还是把健康排到了第二位,直到考试结束才去手术。她对班上患有严重多动症的孩子格外关心,课上有意识地让他回答问题,并在课间常和他聊天,每当发现孩子情绪失控时,她会立即拉住他的手,耐心疏导安慰。从教三十年,沈迎曦始终坚守教育一线,在陪伴千名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用爱耕耘着知识的课堂,用心关怀着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