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前,依托钉钉平台以及云计算,东方希望集团快速实现了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业务、场景、流程完全透明地集成于一个数字化平台之上。疫情期间,东方希望作为一家拥有160余家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通过集成在钉钉端的54个微应用,覆盖集团在远程办公和业务协同的全部场景,利用钉钉平台的组织在线,整体提升了复工复产的组织效率。
东方希望集团创立于1982年,是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民营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市。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目前已成为集农业和重化工业等为一体的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所涉及的领域竞争力居行业前列,年产值超1100亿元。东方希望集团曾多次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世界十大电解铝及氧化铝生产商之一,也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之一。
东方希望集团共有员工26000多名,在国内外拥有子公司160余家,这导致公司内部的沟通效率一直不太理想。“企业各项制度、标准以及指令,通过发文张贴逐级培训的模式,不仅效率低下,效果也特别差,由于信息逐级传递必然导致信息的衰减,一线人员接到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率不到50%,从而易使管理失效。”东方希望集团CIO黄兴胜说。
东方希望集团基于钉钉平台,集成了包括智慧行政和后勤、生产管理、系统集成(企业资源计划ERP、人事系统EHR和制造执行系统MES)等三类54个微应用,覆盖了公司办公的几乎所有场景。首先解决的就是集团层面的无缝办公和智能人事的管理。
以往员工想要申请各项证明,需要人事人员手工填写员工证明,效率低、流程长,现在可以直接实现移动端的申请,各项证明可自助打印、下载,流程从6级简化为2级,员工满意度极大提高。同样,考勤、请假审批、培训、绩效管理等在钉钉上全面实现信息化移动化。
东方希望集团还整合了包括MES、物流系统、智能物料管理平台、智能后勤管理、客商服务、出勤、点餐、EHR、快递管理、协调办公等多个微应用,提高了内部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和外部供应商的结算效率。
比如,智能物料管理平台,通过大中台、小前端、微服务、模块化的系统架构设计,实现了对集团大宗物料的计量、采制样、化验、结算一体化、集团平台化管理;通过建成云服务体系提供后台服务,打造高效稳定的云智能物料管理平台;全面实现身份证实名刷卡,取消司机换卡动作,提高物流流转效率。
物流管理系统,整合集团内外物流行业业务模式,致力于解决物资在途跟踪管理。平台由PC端和移动端组合,满足汽运、铁运、船运多种运输模式组合的多式联运场景。实现司机线上注册接单,一键入厂,指定区域交货、线上结算形成闭环业务。平台设计通过不同角色视角,灵活控制权限。满足甲方、物流承运商、客户对于在途跟踪的不同管理需求。细化在途数据,实时管控各节点物资状态,实现企业大物流管理。
智能后勤管理,实现人员门禁、车禁、访客、视频等各模块业务场景的互联互通互控。同时便于集团总部管理人员可以管理和监控子公司的情况,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可以独立管理本公司的后勤业务,达到集团所有后勤业务统一集中到智能后勤管理平台的目的。
更主要的是,借助钉钉,即使位于新疆、内蒙古偏远小村的生产基地,来自集团总部的通知也可以直接触达,并让发布者看到谁读了,谁没读;通过员工撰写的日志,发布者还可以看到最基层员工对于通知的理解,形成战略发布与执行的闭环。所有的工作打破了时空限制,线下工作线上化,这种扁平化是传统管理手段下需要5~7层才能触达所不能比拟的。
传统情况下,工人师傅通过巡检和操作台数据了解工厂运行情况,每个班组、车间及厂部级都配有统计及分析兼岗人员,每年一个班组一年累积下来人工记录的生产报表就有厚厚一摞,而整个集团有上千个班组,数据量可想而知。更不用说产线上任何异动情况,例如发电厂汽轮机转速异常,电流电压负荷异常,以及原料采购价格异常,过磅数据异常,等等,很难做到实时预警和及时处理,不可避免给企业带来重大安全隐患以及经济损失。
东方希望集团还通过钉钉平台接入智能生产管控系统,负责人随时随地查看生产数据、生产指标,不仅实现对生产情况进行及时决策参考,还对环保排放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实现了随时随地的高效安全工作。据集团CIO黄兴胜介绍,东方希望对环保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通过钉钉上的应用,东方希望丰都水泥可以实时监测设备排放数据,确保排放数据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设备运行的闭环管理、高危作业的闭环管理、异常指标的闭环管理,这三个关键的业务闭环已经做到了互联互通互控。
据东方希望集团CIO黄兴胜介绍,自2016年集团决定实现全面信息化和全方位高效协同这一改变以来,集团一直在研究、思考如何实现既好又快,又能低成本达成全面信息化的目标。
“据了解,我们的同行,某大型制造企业花了9000万元购买的某知名公司的软件系统和配套的传感器、仪器仪表,但目前还在优化中。”黄兴胜说到,“而我们基于钉钉开发,只花了不到90万元就达成了设计的管理目标。”
基于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东方希望集团还正在整合自身经验,未来,接入旗下所有工厂和联盟工厂,搭建行业平台。
撰文:阿里云研究中心李双宏、王岳责编:斌卡(转载及媒体合作请后台联系小编)